調節ZEB1-EMT-MET-miR200c反饋環靶向治療黑色素瘤CD44+CD133+CD24+CSC

《調節ZEB1-EMT-MET-miR200c反饋環靶向治療黑色素瘤CD44+CD133+CD24+CSC》是依託東南大學,由竇駿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調節ZEB1-EMT-MET-miR200c反饋環靶向治療黑色素瘤CD44+CD133+CD24+CSC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竇駿
  • 依託單位:東南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腫瘤中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CSC,其是腫瘤拮抗化療放療、易復發與轉移的主要原因。從乳腺癌、胰腺癌、黑色素瘤等上皮來源具有高度轉移的腫瘤研究發現,它們存有ZEB1-EMT-MET-miR200c反饋環,對CSC復發與轉移起重要調節作用。本研究以我們已鑑定的鼠黑色素瘤B16F10細胞CD44+CD133+CD24+CSC為研究對象,將具有調節細胞增殖、凋亡及幹細胞分化等功能的miR-200c和能減低ZEB1表達的shZEB1轉染CSC,靶向調節ZEB1-EMT-MET-miR-200c反饋環,抑制CSC的EMT,促其MET,逆轉CSC侵襲轉移特性。從成球實驗、EMT與MET相關蛋白檢測和小鼠致瘤性等實驗,分析調節該反饋環靶向治療黑色素瘤CSC效應。本研究有望為靶向治療黑色素瘤CSC的突破提供新方法,並為靶向治療其它上皮來源的轉移性CSC,提供可借鑑的策略,研究有重大理論意義及潛在的臨床套用價值。

結題摘要

腫瘤中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CSCs,其是腫瘤拮抗化療放療、易復發與轉移的主要原因。對CSCs靶向治療,是根治腫瘤、減少化療放療毒副反應的有效途徑。我們先前研究發現,黑色素瘤CSCs存有ZEB1-EMT-MET-miR200c反饋環,對CSCs復發與轉移起重要調節作用。三年來的研究,以我們已鑑定的鼠黑色素瘤B16F10細胞的CD44+CD133+CD24+CSCs為研究對象,採用在B16F10細胞和B16F10CD44+CD133+CD24+CSCs中過表達miR200c和下調ZEB1的策略,通過一系列實驗,包括劃痕實驗、侵襲實驗檢、平板克隆形成實驗、體外增殖實驗、耐藥實驗和致瘤實驗進行本項目研究,具體研究概況見下: 方法: 1. 將構建的核心質粒與包裝質粒psPAX2 和包膜質粒pMD2.G,通過脂質體共轉染人胚腎HEK-293T細胞,並通過回收上清、超高速離心收集病毒並感染B16F10細胞,最後用極限稀釋法篩選出穩定表達miR-200c細胞株;同時以pSUPER-EGFP1為載體,構建靶向鼠ZEB1的三組shRNA真核表達質粒和一組不靶向鼠任何基因的shRNA。構建4個真核重組表達載體分別命名為ZEB1-shRNA1、ZEB1-shRNA2、ZEB1-shRNA3和scramble-shRNA。 2. 用免疫磁選技術分離獲取B16F10細胞以及B16F10-miR-200c細胞和B16F10-ZEB1- shRNA2中CD44+CD133+CSC。用q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檢測B16F10 細胞以及B16F10 CD44+ CD133+CSCs-miR-200c及non-CSCs中的miR-200c和ZEB1的表達。 3. 分別從細胞增殖活性、體外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襲性及體內致瘤性等方面綜合分析B16F10 CD44+CD133+CSCs中miR-200c過表達和下調ZEB1後對其生物學特性的影響。 結果: 1. 用免疫磁選技術分離獲取B16F10細胞中CD44+CD133+CSCs,經q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檢測,結果顯示B16F10 CD44+CD133+CSCs中的miR-200c與野生型B16F10細胞及non-CSCs相比,均顯示miR-200c低表達和ZEB1高表達,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