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役,讀音為diào yì,漢語詞語,意思是賦稅和徭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調役
- 拼音:diào yì
- 注音:ㄉㄧㄠˋ ㄧˋ
- 釋義:賦稅和徭役
調役,讀音為diào yì,漢語詞語,意思是賦稅和徭役。
調役,讀音為diào yì,漢語詞語,意思是賦稅和徭役。解釋 1.賦稅和徭役。出處 《後漢書·光武帝紀下》:“時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書調役,務從簡寡。”《南史·孝義傳上·陳玄子》:“建武三年,明帝詔表門,蠲調役。”宋...
役調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yì diào ,釋義為服役與征戶稅。解釋 服役與征戶稅 出處 《三國志·蜀志·趙雲傳》“以 雲 為翊軍將軍” 裴松之 注引《雲別傳》:“ 益州 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
役(拼音:yì),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此字本義指役使,引申指僕役、差夫,由此引申為動詞,指服役、戍邊。亦引申指職事、微官、門生等。(基本信息欄來源:)字源演變 會意兼形聲字。商代甲骨文從人...
唐 柳宗元 《與友人論為文書》:“其間耗費簡札,役用心神者,其可數乎?”唐 元稹 《敘詩寄樂天書》:“五六年之間,是丈夫心力壯時,常在閒處,無所役用。” 《新唐書·食貨志四》:“是時增調農人鑄錢,既非所習,皆不聊生。
北齊於河清三年(564年),與均田制同時頒行賦役令,實行租調力役制,以18歲至65歲授田民輸租調,一床納調絹1匹、棉8兩,墾租2石、義租(交納義倉的稅糧,以備荒年)5斗。奴婢交納普通民戶租調之半。牛,沒頭納調2尺、墾...
到了隋朝,規定百姓可輸錢免役,由政府僱人代替,稱為“庸”,“租調役”於是變成了“租庸調”,這一制度為唐朝沿襲。唐朝的“租庸調”制:每年輸粟二斛,稻三斛,為租;輸絹二匹,綾、絞二丈,布加五之一,綿三兩,麻三斤,...
中國古代統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 、雜役、軍役等。古代,凡國家無償徵調各階層人民所從事的勞務活動,皆稱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兩部分。它是國家強加於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負擔。起源很早,《禮記·王制》中有關於周...
還減少了像漢代統治者那樣不斷向農民“調租米”、“調鹽鐵”、“調役”、“調馬”、“調縑素”及“調賦錢”等等“橫調”的額外剝削。因此,“戶調”制的創立,也有使貧弱下民部分解除“兼賦”之苦的稅極作用。
僧尼有免役調租稅特權,寺院的依附民也不向國家納租稅出調役,這已播下官方和寺院間矛盾的種子。當僧眾人數少,依附人口不多,僧眾又能勸人為善,服從統治時,這矛盾還不突出。等到僧眾人數多,嚴重影響官方稅收,僧眾又在民間不...
駱統(193年-228年),字公緒。會稽郡烏傷縣(今浙江義烏)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學者,陳國相駱俊之子。駱統二十歲時已任烏程國相,任內有政績,使得國中民戶過萬。又遷為功曹,行騎都尉。曾勸孫權尊賢納士,省役...
正月 農民軍首領盧循自稱征虜將軍,率眾2000餘人自永嘉入晉安郡。晉安太守張茂度與建安太守孫蚪之“受其(盧循)符書,供其調役”。八月,劉裕率晉軍到晉安征討,盧循率眾南逃番禺。後盧循敗,“余種悉遁入閩”,散居閩海,其後裔...
從這些關於中國古代戶籍管理的早期記載,可以看出戶籍管理與役使人力的密切關係。戶籍與賦役 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生產事業是農業,絕大多數的人口是農業人口,所以歷代的戶籍管理又與土地賦役有著密切的聯繫。戰國時期,在韓、趙、魏、秦...
差科頭 差科頭,讀音chà kē tóu,漢語詞語,意思為官府中征調賦役的頭目。解釋 官府中征調賦役的頭目。出處 唐·白居易《自詠》之二:“一家五十口,一郡十萬戶。出為差科頭,入為衣食主。”此以指郡。
道猶金石,一調不更;事猶琴瑟,每弦改調。故法制禮義者,治人之具也,而非所以為治也。故仁以為經,義以為紀,此萬世不更者也。若乃人考其才而時省其用,雖日變可也。天下豈有常法哉!當於世事,得於人理,順於天地,祥於...
2)明初的賦役徵調得到了保障,國家機構得以正常運轉。顯而易見,編制軍籍黃冊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徵調賦役,黃冊檔案是重要的依據。所謂“有田則有賦,有丁則有役 ”,體現了編戶齊民對王朝的主要義務。有人研究發現,明代田賦以里甲“...
文久三年(1863年),島田加入當時正在召募隊士的壬生浪士組(新選組前身),並擔任諸士調役兼監察。在新選組內的島田發揮自己的才能貢獻許多,後來也任二番隊伍長一職。許多新選組的大小行動與戰役島田幾乎都有參與到,隨著新選組奔波...
在六月的池田屋事件,身為諸士調役兼監查的山崎和島田魁一起探查長州藩士及激進尊王攘夷派人士的動向時。追查到激進尊王攘夷派里的其中一人古高俊太郎的住宅、枡屋。枡屋就是宮部鼎藏等重要志士的密會場所,由於他們尾隨宮部的僕人...
竇允,出自寒門,清尚自修。少仕縣,稍遷郡主簿。察孝廉,除浩亹長。勤於為政,勸課田蠶,平均調役,百姓賴之。遷謁者。泰始中,詔曰:“當官者能潔身修己,然後在公之節乃全。身善有章,雖賤必賞,此興化立教之務也。謁者...
服部武雄(天保3年(1832年) - 慶應3年11月18日(1867年12月13日))。通稱三郎兵衛。 播州赤穂藩出身。 新選組諸士調役兼監察。本名 服部武雄 別稱 三郎兵衛 所處時代 天保3年 出生地 播州赤穂藩 服部 武雄...
新井忠雄,(天保六年農曆二月七日-明治二十四年農曆二月十五日(1835年3月5日-1891年)),新選組諸士調役兼監察及擊劍師範。陸奧磐城平藩出生。新井忠雄,是磐城平藩藩士的兒子,繼承了母系的新井家。自18歲起於江戶生活,元治...
是役斃傷日軍近千人。日軍在退卻中,竟施放毒氣以阻我軍窮追。經此一役,皖北一帶的日偽軍,如驚弓之鳥,再也不敢輕舉妄動。“馬鬍子軍”的聲譽也傳遍了敵占區,使敵膽寒。書本簡介·作者:王玉貴 ·出版社:江蘇古籍出版社 ·頁碼...
直到此時,明朝方才醒悟,開始調集各處將領和兵馬與緬軍決戰。黔國公沐昌祚帶兵移駐洱海,雲南巡撫劉世曾也率軍移駐楚雄,迅速征調漢人和當地土駐軍隊數萬,命令參政趙睿鎮守蒙化,副使胡心得鎮守騰衝,陸通霄鎮守趙州,僉事楊際熙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