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保嬰撮要》卷七。具有健脾化濕,溫胃止嘔之功效。主治小兒傷乳食,瀉後脾胃虛,噦,吐瀉。
基本介紹
- 名稱:調中湯
- 出處:《保嬰撮要》卷七
- 功用:健脾化濕,溫胃止嘔
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保嬰撮要》卷七。具有健脾化濕,溫胃止嘔之功效。主治小兒傷乳食,瀉後脾胃虛,噦,吐瀉。
調中湯藥物組成人參、黃耆、炙甘草、白芍(酒炒)、白朮、木香、陳皮。 【處方來源】《片玉痘疹》卷六。 【方劑主治】痘瘡吐瀉止後。 用法用量加大棗為引,水煎...
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保嬰撮要》卷七。具有健脾化濕,溫胃止嘔之功效。主治小兒傷乳食,瀉後脾胃虛,噦,吐瀉。...
(四子調中湯)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來源】《萬病回春》卷三。【組成】青皮1.5克(去瓤...
大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入門》卷八。主治血虛而挾痰火者。...... 大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入門》卷八。主治血虛而挾痰火者。...
(化滯調中湯)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來源】《證治準繩·類方》卷二。【組成】白朮4.5...
加減調中湯 藥品類型 中藥 編號 30393 出處 《醫學入門》卷四 組成: 白芍1錢半,茯苓8分,白朮8分,麥門冬4分,生地5分,陳皮3分,桔梗2分,烏梅2分,甘草2分...
名稱:小調中湯 別名:小調中湯 組成:茯苓1錢,當歸1錢,白芍藥1錢,陳皮1錢,白朮1錢半。 出處:《濟陰綱目》卷十三。 功效:補脾胃,行瘀血。 主治:產後一切...
加減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入門》卷四。主治冬溫及春月暴暖,煩躁,眠食不安,或{脫欲作傷風狀者。...
四子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古今醫鑒》卷五。具有行氣化痰,降逆和胃之功效。主治翻胃,或大小便閉,及痰氣壅盛。...
止瀉調中湯編輯 鎖定 痘六七日後泄瀉不止,或十餘日後泄瀉,及痘後抽風兼泄瀉者。藥品名稱 止瀉調中湯 主要適用症 痘六七日後泄瀉不止 或十餘日後泄瀉 劑型...
化滯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準繩·類方》卷二。具有健脾理氣,消食和中之功效。主治食滯脹滿。症見脘腹脹滿,痞塞疼痛,噯氣嘔惡,吞酸吐腐,不思飲食,睏倦...
術苓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玉案》卷三。...... 術苓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玉案》卷三。中文名 術苓調中湯 主要原料 白芍,豬苓,茯苓,澤瀉 主治 ...
組成沉香2兩,木香,白豆蔻1兩(用仁),甘草1分,腦子1錢,麝香半錢,人參半兩。功效調脾胃,寬中順氣。主治婦人心下臍上結硬如斗、按之如石,以瓜蒂散吐之之後...
當歸調中湯用於和中順氣。主治脾胃不和,腸鳴腹痛,四肢無力,大便難,小便數,或大便便血,飲食無味,久而面黃肌瘦,漸潮熱,發作有時。...
當歸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二十五引《海岱居士秘方》。具有和中順氣的功效。主治脾胃不和,腸鳴腹痛,四肢無力,大便難,小便數,或大便便血,飲食無...
白朮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十二。為芳香劑,具有溫中健脾,化濕和胃之功效。主治中寒,痞悶急痛,寒濕相搏,吐瀉腹痛,上下所出水液澄徹...
益智調中湯是一劑藥方,主治因服寒藥過多,致脾胃虛弱胃脘痛。...... 益智調中湯是一劑藥方,主治因服寒藥過多,致脾胃虛弱胃脘痛。藥品名稱 益智調中湯 主要...
芩芍調中湯加減 編輯 熱盛,加酒炒黃連。詞條標籤: 科學, 醫學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4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鋼鐵兄貴狹抑4...
連芍調中湯摘錄 編輯 《醫學傳燈》卷上詞條標籤: 科技術語 , 科學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印成蓉...
溫表調中湯是由 蜜炙黃耆2錢,人參1錢,白朮1錢,白茯苓1錢,官桂1錢,川芎1錢,當歸1錢,炙甘草1錢,炒乾薑1錢,防風8分,白芷5分,丁香5分,附子5分製成的一...
連芍調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傳燈》卷上。主治疰夏胸中不寬,兼中熱。...... 《醫學傳燈》:“連芍調中湯。枳殼、厚朴、山楂、澤瀉、陳皮、桔梗、白芍、...
調中大成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三。具有補氣調中之功效。主治流注潰後,膿水清稀,飲食減少,不能生肌收斂。...
六月十六日正祖命令呈上四順清涼飲、金蓮茶與五顆牛黃,之後又服用了乳粉托里散和三仁田螺膏、貝母膏、香薷調中湯。六月二十五日服用了龍腦安神丸和牛黃清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