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規範與創新》是蘇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之一,這套教材根據《課程標準》中有關語言文字運用選修課的教學與評價建議編寫,從如何規範地使用現代漢語國語
內容簡介,教材特點,目錄,
內容簡介
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語言的規範和創新的教學目標出發,對於現代漢語的語言規範與相應的語言創新問題作了新的思考與實踐,目的在於使學生能通過選修課程的學習,在廣泛的實踐中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並在自己的語言實踐中發展創新思維品質。
《語言規範與創新》選修教科書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如何認識漢語的性質(漢語既是思維與交際的工具,又是根植於漢民族靈魂與血液之中的文化符號,是國家主權、民族尊嚴的象徵,是民族文化的標誌,是我們的精神文化家園);如何遵守漢語規範(包括語音規範、文字規範、辭彙規範、語法規範);如何運用語言手段(包括語音手段、辭彙手段、語法手段、修辭手段)進行語言創新。全書包括十個專題,每個專題包括導語、文本、資料連結、閱讀探討、積累與套用五個部分。
教材特點
這套教材的編寫理念及由此體現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以學生和教師發展為本
以學生為本,不僅僅是掌握語言文字知識體系中需記憶、需訓練、需量化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使語言文字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和個性養成。如專題一“做文化家園的守望者”就通過建立對於母語的性質的認識體現了這一特點。以教師為本,不僅要完成語言文字知識體系的講授,更重要的是滿足教師的精神探尋和實踐創新的需要,讓教師通過課改實踐,實現提高、發展。如專題十“給語言繡上幾道花邊兒”,就通過探討漢語中詞性選擇在修辭上的積極作用這一個新穎又典型的問題切入,啟發、引導教師由此及彼,全面地探討修辭學理論。
2、 以專題組織學習材料,創設學習情境
每個專題都能統整學習目標,形成塊狀結構,進而構成新的框架體系,拓寬學習天地,衍生出豐富的活動內容,創設新的語文學習情境,在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編者之間,構建多重對話的平台。如專題三,就是以“尊重並善待漢字”作為專題的人文話題,以導語“尊重漢字就是尊重我們的文化,善待漢字就是善待我們的文化”實現語言點和人文點的契合,以文本“漢字規範化與民族意識”、“漢字的造字法”切入探討,以資料連結“漢字之祖話倉頡”、“錯別字的五種成因”、“糾正錯別字的招數”構建知識體系,通過閱讀探討進行拓展探究,通過積累與套用實現整合。所有這一切,創設了一個完整的、有機的學習情境。
3、 以探究為核心設計專題,引導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變革
改變了過去的知識短文加語言點練習的顯現方式,設計了著眼於探究的學習過程結構方式,以促進學生改變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採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將引導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如專題七“給語言插上音樂的翅膀”,通過對於文本“從汪曾祺小說看語音創新”的研討,引導學生通過典型問題,探討漢語的音樂要素所形成的語音形象美感,並在研討的文本中大膽地提出: 在五四運動廢文言、興白話之際,即使像魯迅、沈從文這樣的現代文學大家,其作品如僅就語音形象而言,亦多瑕疵,帶有明顯的文言文向白話文過渡時期二者沒有很好融合的痕跡。這樣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不僅是通過探究掌握語言理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通過探究形成懷疑精神和創新精神。
4、 以開放的彈性機制,提供選擇和創造的空間
為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兼顧不同教學環境的需要,學生、教師、學校都可以在提供的模組、專題、學習材料和學習方案的基礎上,開發、創造和發展,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和個性化的教學。如專題十“給語言繡上幾道花邊兒”,文本僅提供了一個新穎、典型的修辭話題“漢語詞性選擇的積極的修辭作用”,師生完全可以由此及彼,舉一反三,深入進行關於語言手段實現的修辭效果的探討,既可以利用資料連結拓展,也可以綜合運用所學過的關於積極修辭和消極修辭的理論,進行個性化的教學。
目錄
致同學
守望文化家園
漢語的經濟性和藝術性
母語:民族精神文化的家園
講國語是我們的驕傲
國語語音的標準與北京話
國語語音學習的方言干擾及其規律
字音誤讀兩種
尊重並善待漢字
漢字規範化與民族意識
漢字之祖話倉頡
漢字的造字法
錯別字的四種成因
千錘百鍊鑄新詞
詞語選用的審美追求
煉意之法
精選詞語
句子的“守法”與“變法”
病句與佳句
實詞使用不當
虛詞使用不當
成分殘缺
搭配不當
結構混亂
不合邏輯
歧義多解
給語言繡上幾道花邊兒
“枯藤、老樹、昏鴉”與修辭
典雅風格
比喻
排比
對偶
小節不可隨便
標點符號的運用
運用數字要規範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修改
文章長短隨君意
語段的壓縮
壓縮語段四原則
語句擴展的表達方式
長句與短句
簡明、連貫、得體
簡明、連貫、得體之法
文章不憚千遍改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修改稿品評
達意、準確、精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