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十講:認知語言學十講

語言學十講:認知語言學十講

《語言學十講:認知語言學十講》是2019年12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正光、李雨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語言學十講:認知語言學十講
  • 作者:劉正光、李雨晨
  • 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 定價:5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466100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認知語言學十講》以認知能力為主線統領全書內容,力爭用通俗、簡明的方式讓讀者理解認知語言學中的""認知""與語言的關係。該書專題探究了:認知語言學對語言的三點不同認識及其理論啟發意義,認知的共性與個性及其創新性(範疇化與非範疇化),認知的主觀能動性(注意力分配、識解、虛擬性),認知的高效性(理想認知模型、認知域和框架作為知識的組織與運行的基本單位),認知的開放性(概念合成),認知的原型效應與網路效應(多義性),認知的整體性與文化性(構式作為語言習得與使用的基本單位)等話題。

圖書目錄

第一講 認知語言學對語言的認識
1. 認知語言學的產生
1.1 認知語言學產生的學術背景
1.2 生成語言學在解決語義問題上的困難
1.3 理論建設中的方法論問題
1.4 相關領域的研究發現
2. 對語言的三點基本認識
2.1 語言的基本單位是形義構成的整體
2.2 語言的創造性來自語言使用者
2.3 語言的文化差異性
3. 語言的三個基本特徵
3.1 語義是核心
3.2 語法結構都有意義
3.3 語言基於使用
4. 認知語言學關於語言的三個基本假設
5. 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體驗主義
6. 研究內容:認知能力
7. 研究方法:內省法與實證相結合
第二講 範疇化與非範疇化:認知的共性與個性
1. 經典範疇化理論
2. 原型範疇化理論
2.1 原型範疇化理論的兩個來源
2.1.1 維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論
2.1.2 羅絲的三個層次理論
2.2 原型範疇化理論的四個假
2.2.1 特徵不平衡性與使用限制的度
2.2.2 邊界模糊性與可接受性差異
2.2.3 輻射模型與多義網路
2.3 相似性與範疇的開放性與靈活性
3. 非範疇化:語言與認知創新的有效途徑
3.1 非範疇化的含義與特徵
3.2 非範疇化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
第十講 認知語言學與外語學習
1. 認知語言學的語言能力觀
1.1 認知語言學對語言及語言能力的基本認識
1.2 基於使用的語言觀及其意義
1.3 語義的中心地位、語法結構有意義與語言理據性
1.3.1 語義的中心地位
1.3.2 語言的理據性
1.3.3 象似性
2. 認知語言學對語言學習的啟示
2.1 基於語言理據的知其所以然學習
2.2 多義性:掌握其擴展理據與內在聯繫
2.3 對比分析與語言意識培養
2.4 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融於語言學習
2.4.1 語塊與文化學習
2.4.2 隱喻性語言與文化學習
2.4.3 同義性、多義性表達式與文化學習
2.4.4 語法結構詞或標記語與文化學習
2.4.5 融於語篇組織結構的賞析當中
2.4.6 翻譯與文化學習
2.4.7 語言對比與文化學習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