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分化(language divergence)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語言分化
- 外文名:language divergence
- 所屬學科:語言學
- 公布時間:2011年
語言分化(language divergence)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
語言分化(language divergence)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定義兩種或更多的語言或語言變體變得越來越不一樣的過程。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分化後的語言變體可以形成獨立的語言。出處《語言學名詞》第一版。1...
指一種統一的語言產生方言差別,甚至由方言差別進而分化為不同語言的情況。語言隨著社會的分化而分化,社會分化是語言分化的先導。一個統一的社會由於某種原因分化為兩個獨立的部分,時間一久就會形成兩種方言,這時如果語言的分化繼續下去,...
人口語言結構變化規律是指人口語言結構發展變化的客觀必然趨勢。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口語言結構先後出現兩種趨勢:(1)分化發展趨勢。人類發展的早期,人口語言結構比較簡單,由於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們居住地逐漸向未來開發的地域擴展。人口的...
語義分化術就是用來確定個體對這些概念的理解究竟處於“語義空間”的哪一部分,它在實質上類似於歐氏幾何空間,只是這種空間的“坐標值”是按一定規則賦予的。這種判斷概念的體系,在使用不同語言的不同文化中都比較穩定。語義分化技術所...
語言的統一,“語言的分化”的對稱。指兩種或兩種以上方言或語言之間共同點增多、互相接近直至完全混同的情況。語言隨著社會的統一而統一,社會統一是語言統一的前提條件。主要形式有:(1) 民族共同語的形成。歐洲各國方言差別的消失和語言...
它主要根據某一共同母語在分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共同特徵(語音、辭彙、語法方面的共同成分)來劃分語言。譜系分類和區域分類,都具有明顯的歷時性。在19世紀以前的好幾百年中,《聖經》關於人種分布的傳說對語言分類的研究產生過影響。1786...
第一,都是語言分化的結果,是語言發展不平衡性的體現。第二,都沒有全民性特點,社會方言通行於某個階層,地域方言通行於某個地域,當然,就地域而言,地域方言在一定的範圍內是有一定的全民性的。第三,都要使用全民語言的材料構成。
四 文字適應語言和文字的相對獨立性 五 漢字與漢語拼音 第五節 書面語 一 口語和書面語 二 書面語的保守性和書面語的改革 三 書面語的規範 第七章 語言演變與語言分化 節 語言演變的原因和特點 一 社會、人際交流是語言演變的基本...
在氏族時代,語言的分化占優勢。在進入階級社會後,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國家,語言發展是分化和統一交叉並進。中國的漢語就是在中央集權制國家形成後,經過長時間的融合、統一、發展形成的。相反,中央集權制崩潰,一個國家和地區長期分裂,...
民族的語言分布與其地理分布、民族分化與語言分化、民族遷徙與底層地名、異 民族的地緣關係對語言的影響都有密切關係。民族語言學必須與地名學、語言地理類型學和區域語言學結合 起來,研究語言的發展和民族的發展,研究語言和民族的分化和...
dissociation)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定義 語言單位按語體特徵的分配或修辭色彩的分化。同義語言單位經常各自適用於不同交際領域,這些語言單位就具有不同的修辭功能,表現不同的感情色彩,形成功能分化。出處 《語言學名詞》第一版 ...
《漢語方言聲調分化研究》是2016年1月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莉寧。內容簡介 本書利用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方言地圖集資料庫”930個調查點的材料,通過與中古音進行比較,對漢語方言的聲調分化現象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考察,同時,利用...
漢語方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種不同程度的差異,從而構成了不同的方言區屬。漢語言十分複雜,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就有“十里不同音”的說法。漢語方言是和國語相對而言的,是漢語的地方性變體。分區原則 方言分區是不同語言...
地域方言,是一個語言學領域術語,指全民語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語言分化造成地域方言的產生 一個生產不發達的統一的社會,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疆域的日益擴大,經濟上,政治上都不能保持統一的局面,這就會在地域上形成不完全的分化...
三、蒙達語族,蒙達語族語言零星分布於印度北部地區,包括蒙達語、科爾庫語等近20種語言。四、尼科巴語族,包括尼科巴語等語言,分布於尼科巴群島和蘇門答臘西南部。語系特徵 語音方面,南亞語系諸語言的主要特點是輔音系統比較整齊。塞音...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方言的劃分主要根據區別性語言結構特徵的分布。侗台語族 侗台語系的發源地在中國浙江、福建、廣西、廣東一帶。從基本辭彙的分歧來看,侗台語系的分化可追溯到距今2500年到3000年。漢藏語系的語族之一。又稱侗泰語族或侗...
語義分析法(method of semantic differential)又稱語義分化法、語義差異法、雙極形容詞分析法,由美國心理學家奧斯古德(Charles E.Osgood)和其同事所創立的。語義分析法是運用語義區分量表來研究事物的意義的一種方法。含義簡介 通過人...
唐宋時期的閩方言,不斷吸納外來語言因素,逐漸形成一支獨特的方言。宋代以後,隨著大規模的移民入潮和潮州地區經濟的開發,文化不斷發展,以潮州為中心的粵東地區與閩南地區相匹敵,加快了潮州方言從閩方言中分化出來的步伐。明代以後,潮語...
畲語,是指畲族所使用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畲語總體上是從原始苗瑤語分化和演變的結果。畲族人主要使用的語言,一是畲族自身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在廣東的海豐、博羅、惠東、增城等山村里約1200多人,稱 “...
在這種假說中,就分化漢藏語系起源的另一種假說則認為該語系來自當今中國的西南部四川。持這種理論的學者認為,漢藏原始語言的歷史更為悠久,大約在一萬年前就已開始分化為不同的語言。即使在同一種假說內部,就發源時間等問題也存在爭議...
閃-含語系,全稱閃米特-含米特語系(Semito-Hamitic languages),又稱亞非語系(Afro-asiatic languages),是375種語言的統稱。主要分布在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和北非的一個主要語系,包括阿拉伯語、希伯來語、豪薩語和阿姆哈拉語等主要語言。...
雙方言現象 雙方言現象(bidialectalism)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定義 群體或個人能夠使用兩種方言的現象。出處 《語言學名詞》第一版。
納西語,納西族的語言。納西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但也有學者認為納西族語言處於羌語支和彝語支分界點上,與這兩種語言具有雙向相似性。納西語分化為以麗江壩區為代表的西部方言和寧蒗永寧為代表的東部方言。西部方言主要通行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