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義網路理論

語義網路理論

語義網路理論是用於表示詞與詞之間的語義關係的一種網路理論,1973年由美國人工智慧專家司馬賀提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語義網路理論
  • 類型:網路理論
  • 提出人:司馬賀
  • 提出時間:1973年
基本介紹
用於表示詞與詞之間的語義關係的一種網路理論。1973年由美國人工智慧專家司馬賀提出。其原理是以句中詞的概念為網路的結點,以溝通結點之間的有向弧來表示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語義關係,構成一個彼此相連的網路,以理解自然語言句子的語義。
例如, John saw Mary dancing(約翰看到瑪麗跳舞。)這個句子,可用下面的語義網路符號來表示:
C1 TOKEN(see)
TIME PAST
dativeC2
OBJECT C3
C2TOKEN(John)
NUMBER SINGULAR
C3TOKEN (dancing)
TIME PROGRESSIVE PAST
AGENT C4
C4TOKEN(Mary)
NUMBER SINGULAR
這裡,C1,C2,C3,C4是語義網路中表示概念的結點。see的意義項是C1,John的意義項是C2, dancing的意義項是C3,Mary的意義項是C4。TOKEN表示詞項, TIME表示時態,NUMBER表示數,PAST表示過去時, PROGRESSIVE表示進行時,SINGULAR 表示單數, AGENT 表示主體格,DATIVE表示給予格,OBJECT表示客體格,它們都是深層格。根據這樣的語義關係,這個句子可用語義網路表示如: 採用語義網路來理解自然語言時,首先分解輸入句的句法關係,同時分析句子的深層格結構,記錄語義關係,最後求出輸入句的語義網路,藉以理解自然語言的語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