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對話論

語文教學對話論

《語文教學對話論》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尚文

基本介紹

  • ISBN:9787533851767
  • 作者:王尚文
  •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2月
  • 頁數:331
  • 定價:17.60元
  • 裝幀:平裝(無盤)
內容簡介
對話是人們日常言語交際中常見的現象,但此所謂“對話”,既不能理解得過於寬泛,以為凡是甲問乙答都是對話,對話以方必須是平等的、真誠的、合作的,其結果必是雙方都能通過對話而瑧於一個新的精神境界;但也不能理解得過於狹窄,以為只有甲問乙答才是對話,甲問乙答固然是對話的典型樣態,作講演、寫文章或聽演講、讀文章等也可以具有對話性,正如巴赫金所說的那樣,只要說者和聽者、作者和讀者之間具有“同情和反對的關係、肯定和補充的關係、問和答的關係”,處於“相互作用”的狀態之中,也應當看成是對話。 緒論 對話:語文教學的新概念 第一章 語文生活與對話 一 語文生活的本質:以言語能力為表征的精神存在 二 語文生活的課堂教學形態:文本對話 三 語言生活的最高境界:人的詩意棲居 第二章 語文教育與對話 第一節 傾聽:語文學習的精魂 一 傾聽的涵義 二 言語聲音是視域融合的最佳途徑 ...(展開全部) 對話是人們日常言語交際中常見的現象,但此所謂“對話”,既不能理解得過於寬泛,以為凡是甲問乙答都是對話,對話以方必須是平等的、真誠的、合作的,其結果必是雙方都能通過對話而瑧於一個新的精神境界;但也不能理解得過於狹窄,以為只有甲問乙答才是對話,甲問乙答固然是對話的典型樣態,作講演、寫文章或聽演講、讀文章等也可以具有對話性,正如巴赫金所說的那樣,只要說者和聽者、作者和讀者之間具有“同情和反對的關係、肯定和補充的關係、問和答的關係”,處於“相互作用”的狀態之中,也應當看成是對話。 緒論 對話:語文教學的新概念 第一章 語文生活與對話 一 語文生活的本質:以言語能力為表征的精神存在 二 語文生活的課堂教學形態:文本對話 三 語言生活的最高境界:人的詩意棲居 第二章 語文教育與對話 第一節 傾聽:語文學習的精魂 一 傾聽的涵義 二 言語聲音是視域融合的最佳途徑 (一)聲與氣 (二)聲音與文字 三 傾聽經驗是語文對話的前理解 (一)語感始於傾聽 (二)幼年傾聽經驗的價值 第二節 對話:回歸語文什麼必須回歸感性 一 語文教學為什麼必須回歸感性 (一)歷史與現實的雙重考察 (二)從“知識中心說”走向“語感中心說” 二 對話:回歸感性的必然走向 (一)“對話”的含義 (二)對話與語感提升 (三)在對話中走進言語的感性世界 三 教學方法舉隅 (一)朗讀和背誦 (二)抄寫和默寫 (三)對比閱讀 (四)語詞統計 (五)從對聯學語文 第三節 對話與語文感知 一 感知的個性化與創造性 二 語文感知:創造性的對話 (一)文本的未定性的空框結構召喚著創造性的語文感知活動 (二)創造性的感知活動生成文本的意義 (三)創造性的語文感知活動是一種平等的對話關係 (四)平等對話式的語文感知表現形式 (五)語文感知是一個具體人格的結晶體,具有人格的全息性 (六)語言的感知的性質 三 語文感知的創造性與人的發展 (一)語文感知的創造性是對學生潛能的開發 (二)語文感知的創造性能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三)語文感知的創造性有助於創造性人格的形成 四 閱讀教學中語文感知的現狀分析 五 對話教學,生成語文感知的創造性 (一)鼓勵自主探索精神 (二)強化發現問題意識 (三)開展言語實踐活動 (四)培養涵泳體悟習慣 第三章 閱讀教學的對話性 第四章 寫作教學的對話性 第五章 教材:特殊的對話者 第六章 對話:理想的師生關係 本書主要參考文獻 王尚文教授是浙師大碩士生導師、浙江省高校四名功勳教師之一,被譽為語文教改第三浪潮引領者。2002年6月份中央電視台 “東方之子”欄目曾專題介紹了他為語文教育事業辛勤耕耘四十年的感人事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