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相結合的學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相結合的認知神經科學,定位為“心智的生物基礎”,旨在闡明認知活動的腦機制,即人類大腦如何調用各層次上的組件,包括分子、細胞、腦組織區和全腦去實現各種認知活動。了解認知神經科學的主要內容和目標取向,對理解人類大腦—心智—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

基本介紹

定義,原理,產生與發展,任務,套用,研究機構,

定義

認知神經科學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是一門由認知科學神經科學交叉結合而產生的新興學科,融合了心理學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等領域的研究,從基因—腦—行為—認知角度來闡明認知活動的腦機制。目前認知神經科學有巨觀和微觀兩個研究層次:巨觀方面,包括對腦損傷病人進行神經心理學臨床研究和對正常人進行腦功能成像研究;微觀方面,採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對不同機能進化水平的動物進行分子、細胞、神經環路等多層次的神經生物學研究。當前認知神經科學在巨觀和微觀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深刻影響了傳統心理學的研究範式
認知神經科學是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的結合,定位為“心智的生物基礎”,旨在闡明認知活動的腦機制,即人類大腦如何調用各層次上的組件,包括分子、細胞、腦組織區和全腦去實現各種認知活動。了解認知神經科學的主要內容和目標取向,對理解人類大腦—心智—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
認知神經科學的核心仍是解決根本的認知問題,正如科萊考爾(John W. Krakauer)所強調的,僅將重心放在神經科學的研究上無法做到理解人類行為,只有通過理論和實踐對行為的認知過程進行分解,並輔以神經科學研究對因果關係進行檢驗,才能真正理解大腦,真正理解認知,進而解釋人類行為。

原理

認知神經科學這一領域主流趨勢的形成,直接原因在於神經成像技術的發展及其在認知心理學研究中的套用,主要是為解決大腦加工模式究竟是分不同的功能模組還是作為一個整體對信息進行加工的認知問題。不同於心理學研究中普遍參照的行為指標,認知神經科學會使用更為客觀的腦成像技術作為研究依據。其中主要包含了時間解析度較高的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 EEG)和腦磁圖(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以及空間解析度較高的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技術(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產生與發展

就產生和發展而言,認知神經科學可視為認知心理學的一個研究取向,即採用神經科學範式研究人類認知過程,解決有關人類心智的根本問題。與外顯行為不同,認知心理學關注的是那些不能直接觀察但卻構成了人類行為基礎的內部機制和過程,如意識的起源、思維的產生和信息的加工等。
過去二十年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讓人們對於大腦和認知有了新的理解,但人們尚不清楚大腦在普遍且具有生態意義的環境下是如何運作的,即社互動動。以往研究受限於實驗範式和研究設計,難以將互動考慮在內,僅能研究孤立的大腦。但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相比於個體如何解釋和加工信息,人們更應該關心人類在互動中如何形成共享的認知空間,使得在個體信息加工差異存在的情況下還能夠在溝通行為中實現快速的相互理解。
在社會互動背景下,依託於多人互動同步技術,即對執行社會互動任務中的不同被試進行同時的、多人的記錄(多EEG、多fMRI或多NIRS同步記錄)來測量人類在交流時大腦間的神經活動,探討認知和心理活動是如何實現相互聯繫的。庫倫(Anna K. Kuhlen)指出,通過多人互動同步技術能將大腦置於人際互動背景中,人們能夠根據自己對互動對象的認識和理解對溝通方式進行適應性的調整。這使得大腦互動研究成為可能,更為解決某些無法解釋的社交障礙提供基礎,為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增加了新的生態現實意義。
認知神經科學之父麥可·加扎尼加表示,技術的發展需要積累,一次成功的突破可能會帶來很大的改變,但改變是否能帶來真正的進步,是無法預判的。

任務

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旨在闡明認知活動的腦機制,即人類大腦如何調用其各層次上的組件,包括分子、細胞、腦組織區和全腦去實現各種認知活動。

套用

認知神經科學的魅力,在於能夠直接衝擊人類對於“我是誰”的哲學思考,解決人類行為產生和形成的問題,並為人工智慧的發展開創新的路徑,未來的發展和貢獻可期。

研究機構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2005年3月創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