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認知不協調理論
- 提出時間:1957
- 所屬國家:美國
- 人物:L.費斯廷格
認知不協調理論包含兩個認知要素:一是關於自身特點和自己行為的知識;二是關於周圍環境的知識。認知要素之間的關係有3種:無關係、協調一致的關係、不協調的關係。...
認知不協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亦稱“認知失調”。個體的思想、態度和行為等認知因素之間出現不一致而產生心理上的緊張,即不舒適狀態。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於...
認知不和諧論又譯“認知失調論”。態度改變研究理論之一。1957年由美國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首次提出。他認為,在人的認知系統中包含多種因素,有的相互聯繫,有的...
認知理論(theories of cognition)是關於有機體學習的內部加工過程,如信息、知識及經驗的獲得和記憶、達到頓悟、使觀念和概念相互聯繫以及問題解決的各種心理學理論。持...
社會認知論是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它是一種用來解釋社會學習過程的理論,主要關注人的信念、記憶、期望、動機以及自我強化等認知因素。...
Leon Festinger:費斯汀格(1919-1989),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負和決策,並用實驗方法研究偏見、社會影響等社會心理學問題。他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有...
利昂·費斯汀格(1919-1989)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負和決策,並用實驗方法研究偏見、社會影響等社會心理學問題。他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有很大影響。...
較少導致更多效應指在個體做了違背自己態度的事情後,給予個體小的獎賞比給予大的獎賞,常常會使個體產生更多的認知不協調,從而導致更多的態度轉變。...
《影響力心理學》系統地總結了心理學在態度形成和改變方面的研究理論和實踐,從而...本書包括了社會影響的所有內容:說服,依從,從眾,認知不協調和自我歸因,條件反射,...
過度理由效應是從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L. Festinger)的認識不協調理論衍生出來的概念,根據認識不協調理論,如果人們一種行為本來有充分的內在理由,如興趣支持,則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