鰳魚在中國漁業史上是最早的捕撈對象之一,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據山東省膠縣三里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曾多次在墓葬中發現鰳魚骨頭,以及在廢坑中還有成堆的鰳魚鱗片,都說明那時候古人已在海上捕鰳魚,不僅活著的時候喜歡吃,死後還要把它作陪葬品。
因而在古代文獻中,不乏有關鰳魚的記載。如:宋代《雅俗稽言》上有說:“鰳魚似鰣而小,身薄骨細,冬天出者曰‘雪映魚’,味佳,夏至味減,率以夏至前後以巨艘入海捕之”。如:明代《本草綱目》所述:“鰳魚出東南海中,以四月至,漁人設網候之,聽水中有聲則魚至矣,有一次二次三次乃至,狀如鰣魚小者,細鱗,腹下有硬刺,如鰣腹之刺,頭上有骨,合之如鶴喙形,乾者謂之“鰳鯗”,吳人嗜之。肉甘平無毒,主治開胃暖中,作鯗尤佳。”可見古人已把鰳魚作了較詳實的記載,並稱其狀如鰣魚。經近代魚類學者分析研究,確認鰳魚與鰣魚同屬於鯡形目,鯡科,本來它們就源於一族。
人們可能會問:鰳魚生活于海洋,而鰣魚卻在淡水中成長,又怎么會出自同一個祖先呢? 這就要追溯到億萬年前的太古時代,在地球表面出現了多次裂變,使海峽和江河逐漸形成或擴展,海水溫度、水質及生物類群隨之發生了無可避免的變化。作為海洋生物主體的魚類,在這巨大而漫長的變化中,通過移居和混合,發生著生態、生理,甚至外形上的演變。鰳魚原來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近海洄游性魚類,後來由於受到水溫變化及餌料生物的影響,逐漸向南部海域及沿岸江河移動,有些受著潮汐和江河急流的誘導,從河口逆流而上,尋找適宜的產卵場所,作為季節性的生殖洄游。它們的後代在江河中孵育成長,漸漸適應於淡水中生存,久而久之,使它們發生了形態和內部結構上的某些變化,最終成為定時定向的溯河性洄游魚類,即取名為“鰣魚”。
鰳魚和鰣魚既是同科魚類,故形態極為相似,體呈橢圓形,側扁,腹部邊緣尖削,有如鋸齒狀的棱鱗。身披圓鱗,無側線,背鰭和腹鰭均短小,尾鰭呈深叉形。體側為銀白色,背部黃綠色,背鰭和尾鰭淡黃色。一般體長40厘米,體重500克左右,最大的可達49厘米,重1公斤左右。
鰳魚為近海洄游中上層魚類,我國沿海一帶均有分布,其洄游季節性較強,游泳迅速,對溫度的反應敏感,在水溫低時,它們都在近海水域棲息,當水溫升高則靠近沿岸活動,每逢春、夏季,它們成群結隊地游到河口沿海產卵,即形成“漁汛”。
在中國沿海捕撈鰳魚多用流刺網,這是一種長方形的網片,放網時數十至數百片連結起來,對著潮流橫設在海中,好似一道道屏障,攔載了魚群的去路,當魚經過時即被網纏繞而捕獲之。
以上傳統捕撈生產,同時也帶來了傳統的加工方法,鰳魚以其獨特的肉質不僅鮮食可口,而且經過醃製加工之後,其味超乎其他鹹乾魚之上,如:廣東的“曹白鯗”,浙江的“糟鰳鯗”等,均久負盛名。以傳統的烹調方法製成的鰳魚罐頭,更別具風味,遠銷國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