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里的人生

詩詞里的人生

詩詞里的人生》是2010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仇方迎。

基本介紹

  • 書名:詩詞里的人生
  • 作者:仇方迎
  • ISBN:9787206067938
  • 定價:34.00
  •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
  • 裝幀:平裝
作者簡介,內容介紹,首發感言,

作者簡介

仇方迎是科技日報社原高級記者,退休後筆耕不輟。《詩詞里的人生》收入作者1969年到2010年創作的舊體詩詞130首,新詩5首,以及從詩詞引出的人生故事17篇,關於詩詞習作的通信3篇,附有注釋和博友評論。該書為小16開本,共380頁,38萬字,配有30幅照片和手跡。

內容介紹

“本書最大亮點,是透過詩詞,切入人生,講述耐人尋味的人生故事,從一個側面折射人生心路歷程,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書中既有夏商周斷代工程、發現北京胡同等重要事件追蹤,獨家視角令人關注;也有像買肉、推煤、人生歷險等凡人小事,以點滴細節展示人生體驗。本書另一特點,是題材廣泛,激情洋溢,文筆細緻入微,情節扣人心弦。書中歌頌了偉大祖國的人傑地靈,探索人生真諦與價值,痛斥卑劣小人的市儈行徑,蘊含著逆境中拼搏進取的人生理念和堅守定力。作品在部落格互動時引起熱烈反響,在共和國同齡人中產生共鳴,是詩詞愛好者交流切磋的平台。”
有評論指出,該書為有相同經歷的一代人、為他們40年的蹉跎歲月而寫作。通過平平仄仄的詩韻,流趟出昂貴的感情,表達了“幾百萬人的一場大戲接近落幕,而依然蓬勃激越的生命卻何其不甘!”的追求與情結。

首發感言

出書的想法:文化延伸生命
——《詩詞里的人生》首發感言
各位來賓:
下午好!
首先感謝王少華和藝術團兄弟姐妹們提供了這樣好的平台,使我有機會“借花獻佛”,和大家當面交流;
第二感謝列車長滕嶔和趙培夫婦為這個首發式做的協調和安排,也感謝為籌備這次聚會付出努力的朋友們;
第三感謝所有嘉賓在百忙中來參加首發式。在826列車啟動兩年之後,在這個難忘的夏日,我們再次聚首,切磋互動,真是非常高興。
關於《詩詞里的人生》這本書本身,我不想再說什麼了。我想把這本書送給大家,朋友們讀了之後,將來還有機會坐下來交流。
我今天想說的是;我為什麼要出版這本書?我想借用萬綠江同學的一個思想:“文化可以延伸人的生命”。我的感言是:“出書的想法:文化延伸生命”。
現在出書,出版社除了對名人出書和市場暢銷書感興趣之外,對其他書都不感興趣。即使是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書,因為印數太少,不產生經濟效益,出版社也不大重視。因此,普通人出書,要到處跑關係,買書號,承擔印刷費用,自己負責包銷等等,很多怪現象叫人啼笑皆非。儘管這樣,現在想出書的人還是很多,因為改革開放了,環境寬鬆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追求和愛好更容易實現了。
出書的方式,有公開發行的,有個性出版的;出書的目的,有為名的,有為利的,有為留做紀念的。什麼情況都有。
那么我出書的目的是什麼?
我出書的目的有三個:第一是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從中獲得成就感;第二是和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從中獲得知音感;第三是通過文化追求提高生活和生命質量,從中獲得幸福感。
先說第一個目的: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從中獲得成就感。
我們都是60歲上下的人了,有很多人生閱歷值得回顧和總結。我在通化的朋友李哉有一句名言:“人生難得一溜達”。我覺得這句話不僅僅是說遊歷名山大川,可以從中獲得人生感悟。它更大的價值,是說一個人赤條條來到這個世界上,本身就是一次大溜達。在這百八十年的溜達過程中,不管你是高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要經歷很多事情。到老的時候,回首反思,品味其中的滋味,是很有意思的事。把這些品味用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是很有價值的事。
表達有多種方式,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喜好做出選擇。有人用文筆表達,詩歌,散文,小說,戲劇,酸甜苦辣,盡在筆端;有人用音樂表達,作詞,作曲,歌聲,器樂,喜怒哀樂,叩人心扉;有人用繪畫和書法表達,或重彩濃墨,或淡雅留白,盡在縱橫想像之中;有人用口頭表達,講故事,侃大山,古往今來,天上地下,山呼海嘯,痛快淋漓;還有人用思維表達、用沉默表達、用煙表達、用酒表達,種種表達方式,不一而足。但不管用什麼方式表達,都要面對一個考驗:能不能表達到位?能夠表達到位,叫水平高,圓潤;不能表達到位,叫欠火候,不圓潤。表達是追求到位和圓潤的過程。表達是一種快樂。表達到位是一種快感。表達到位了,就有一種成就感。
再說第二個目的,和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從中獲得知音感。
2001年末,我去吉林市採訪了一位8歲的小學生趙荔,她出版了8萬字的校園紀實文學《3.1班的故事——我們的快樂時光》。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大家有時間可以在我這本書里找來一讀。這件事給我的震撼是,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她的心胸和世界那么廣闊,豐富多彩,遠不是我們大人想像的那樣狹窄。趙荔說,我想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快樂,有三分之一的人比較快樂,有三分之一的人很快樂。她自己就是很快樂的人。在孩子們心中,什麼是最大最重要的事?是快樂!快樂不是別人恩賜給的,而是本來就屬於自己應該擁有的。
由此我想到,快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非常重要的追求。小孩是這樣,大人不也是這樣嗎?我常常想建立一個快樂指數系統,像天氣指數、洗車指數一樣記錄人的生活質量。比如,10天之中,一個人如果只有一兩天快樂甚至總是不快樂,生活質量就不高;10天之中如果有5天左右的快樂,就比較好了;10天之中如果有7天以上快樂,就很有質量了。我自己就是有7天以上快樂指數的人。
我為什麼要說到快樂這件事呢?因為我發現自己周圍總是有人不快樂,總是不順心!常常生氣,忿忿不平,整天鬱悶,漸漸得了嚴重的抑鬱症,甚至不可理喻地走上絕路。為什麼會發生慘劇?因為不快樂,活得沒意思。為什麼不快樂、沒意思?因為對很多事情想不開,又過於封閉,缺乏溝通和交流。我覺得和人進行溝通和交流是很重要的事情;不和人進行溝通和交流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我說,封閉使人狹隘,開放使人豁達。從封閉到開放之間有一座橋樑,這座橋樑就是溝通和交流。在這座橋樑上賓士的,是通向明白事理的列車,這列火車就是人的表達,它的名字叫和諧!
人不是孤立獨處的野生動物,人是有理性的動物,是社會的人,你必須學會和社會的人和諧相處,共同生存,必須學會和人溝通和交流,並從中獲得啟發和教益。其實人應該想明白:世間不如意事常八九,順心之事僅二三。想通了這個道理,你就不會鬱悶和不平了。
我想特彆強調的是,溝通和交流是一種主動的、自為的快樂的事情,而不是別人硬加給你的被動的、不自願的痛苦的事情。首先你要做一個傾訴者,願意把自己心中的鬱悶傾訴給知心的人聽,請他幫助你排遣分析;同時你又要做一個傾聽者,能夠耐心地聽取朋友的心聲,感受他對你的信任。很多時候,事情本身並沒有實質的解決辦法,但是傾訴和傾聽之後,心中的鬱悶排遣了,一切也就雲消霧散了。這時候你心中的快樂就油然而生,因為你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而當一個人不願意溝通和交流,並且把自己心靈的窗戶嚴嚴實實地關閉起來的時候,就很難再進行溝通和交流了,那後果將會是很嚴重的。
最後說第三個目的,通過文化追求提高生活和生命質量,從中獲得幸福感。
有一部描寫清朝皇帝的電視劇說,“我真的還想再活500年。”這件事也許科學發達了會實現,但至少現在不可能。我看重的是在有限的百八十年中,努力提高生活和生命質量。“文化能夠延伸人的生命”是個很好的命題。有了文化追求,在空間上可以提高你的人生價值,在時間上可以固化並傳播你的很多想法。這好像是一縱一橫的坐標,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大大拓展了人的生命價值。
文化是什麼,文化是一種綜合的素養、境界和追求。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一件感觸很深的事情,你可以活龍活現、慷慨激昂地用口頭語言表達出來,可是當你拿起筆來寫的時候,往往詞不達意,怎么寫也不像說的那么好;還有的時候,一件事記憶猶新,可是過了若干年後再回憶細節,怎么也想不起來了,自己覺得非常遺憾和可惜。怎么辦呢?最好的辦法,是馬上靜下心來,把它重新想一想,寫下來。當你用文字記載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真的很難下筆。實際上這就是在思考、再認識、再創造、再加工的過程,漸漸就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所以我特別推崇“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因為記憶是不可靠的。可靠的是落在筆端。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叫《幸福經濟學》,是加拿大人馬克·安尼爾斯基寫的。書中有一個觀點,說“金錢對窮人具有最積極的影響。但是,一旦某人達到了最低生活標準時,其收入水平對幸福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實際上,是親近的人際關係而非金錢,才是幸福感的主要來源。”細琢磨,還真是這么回事。1957年,英國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到2005年,這樣的人只剩下36%。而在這段時間裡,英國國民平均收入提高了3倍。1957年,自稱“非常幸福”的美國人有35%,到2002年,則下降到了30%。還有另一種比較:青歌賽選手獲得金獎時是幸福的,我們藝術團演出成功時也是幸福的。這裡除了水平有所不同,幸福感是相同的。同樣,郭沫若發表了《鳳凰涅槃》是幸福的,而我出版了《詩詞里的人生》也是幸福的,這裡除了水平有所不同,幸福感是相同的。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套用這句式,反其意而用之。我的話是:鬱悶的人都是相似的,快樂的人各有各的快樂!文化追求是通向幸福感的重要渠道,我願意為此不懈追求。
我們扎旗知青是一個人才濟濟、藏龍臥虎的集體。我的發言只是拋磚引玉,我的小書只是拋磚引玉。希望我的拋磚引玉,能引出很多很多的美玉來,在不久的將來,還在這個舞台上,將會舉行第二場、第三場、第N場這樣的首發式、發布會,屆時我們大家將獲得更多的學習受益機會。我知道很多哥們正蓄勢待發!
謝謝大家!
2010年7月1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