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詩苑譯林:葉芝詩選
- 作者:威廉•巴特勒•葉芝 (William Butler Yeats)
- 類型:文學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0456627
- 外文名:William Butler Yeats
- 譯者:袁可嘉
-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頁數:488頁
- 開本:32
- 品牌:湖南文藝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葉芝詩選(套裝共2冊)》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葉芝詩選(套裝共2冊)》的作者葉芝是愛爾蘭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192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對他的評語是:“他那永遠富有靈感的詩歌,以一種高度藝術的形式表現了一整個民族的精神。”
作者簡介
作者:(愛爾蘭)威廉·巴特勒·葉芝 譯者:袁可嘉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愛爾蘭著名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因“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1923年度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葉芝一生創作豐富,其詩吸收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徵主義和玄學詩的精華,幾經變革,最終熔煉出獨特的風格。艾略特曾譽之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英語詩人”。
袁可嘉,詩人,翻譯家,浙江慈谿人。1946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英國語言文學專業。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文學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出版過《半個世紀的腳印——袁可嘉文選》和多部文學研究學術著作。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愛爾蘭著名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因“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1923年度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葉芝一生創作豐富,其詩吸收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徵主義和玄學詩的精華,幾經變革,最終熔煉出獨特的風格。艾略特曾譽之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英語詩人”。
袁可嘉,詩人,翻譯家,浙江慈谿人。1946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英國語言文學專業。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文學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出版過《半個世紀的腳印——袁可嘉文選》和多部文學研究學術著作。
圖書目錄
《詩苑譯林——葉芝詩選Ⅰ》目錄:
譯序
《十字路口》
快樂的牧人之歌
衣,船和鞋
印度人致其情人
葉落
被盜的孩子
去水中一個小島
柳園裡
摩爾·梅吉之謠
獵狐人之謠
《玫瑰》(1893)
致時間十字架上的玫瑰
群仙歌
茵納斯弗利島
搖籃曲
愛的憐憫
愛的傷痛
當你老了
白鳥
夢見死
天堂里的女伯爵凱瑟琳
衰老者的哀歌
兩棵樹
致未來愛爾蘭
《蘆葦叢中的風》
永恆的聲音
情人訴說他心中的玫瑰
空中的鬼魂
進入曙光來
安格斯漫遊歌
老母親之歌
情人為失戀而哀哭
他責備麻鷸
詩人致其所愛
他給愛人一些詩行
致他的心,叫它別害怕
帽子和飾鈴
他訴說卜全的美
他聽見菖蒲呼喚
他想到那些說他愛人壞話的人
情人向友人為老朋友辯解
寧靜姑娘
他祈求愛人死亡
他祈求錦繡天衣
杜納的琴手
《七片樹林中》(1904)
箭
勸慰之詞的虛妄
憶舊
別把心全掏盡
樹枝的凋零
亞當的噩運
老人臨水自賞
雜亂的樹林
噢,別愛太久
《綠色頭盔及其他》(1910)
一個荷馬謳歌的女人
文字
沒有第二個特洛伊
和解
安寧
反對無價值的讚美
種種困難之事的魅力
飲酒歌
致一詩人,他要我稱讚某些壞詩人,他和我的模仿者
面具
在阿貝劇院
……
《責任》(1914)
《柯爾莊園的野天鵝》(1919)
《麥可·羅伯蒂斯及舞者》(1921)
……
《詩苑譯林——葉芝詩選Ⅱ》
譯序
《十字路口》
快樂的牧人之歌
衣,船和鞋
印度人致其情人
葉落
被盜的孩子
去水中一個小島
柳園裡
摩爾·梅吉之謠
獵狐人之謠
《玫瑰》(1893)
致時間十字架上的玫瑰
群仙歌
茵納斯弗利島
搖籃曲
愛的憐憫
愛的傷痛
當你老了
白鳥
夢見死
天堂里的女伯爵凱瑟琳
衰老者的哀歌
兩棵樹
致未來愛爾蘭
《蘆葦叢中的風》
永恆的聲音
情人訴說他心中的玫瑰
空中的鬼魂
進入曙光來
安格斯漫遊歌
老母親之歌
情人為失戀而哀哭
他責備麻鷸
詩人致其所愛
他給愛人一些詩行
致他的心,叫它別害怕
帽子和飾鈴
他訴說卜全的美
他聽見菖蒲呼喚
他想到那些說他愛人壞話的人
情人向友人為老朋友辯解
寧靜姑娘
他祈求愛人死亡
他祈求錦繡天衣
杜納的琴手
《七片樹林中》(1904)
箭
勸慰之詞的虛妄
憶舊
別把心全掏盡
樹枝的凋零
亞當的噩運
老人臨水自賞
雜亂的樹林
噢,別愛太久
《綠色頭盔及其他》(1910)
一個荷馬謳歌的女人
文字
沒有第二個特洛伊
和解
安寧
反對無價值的讚美
種種困難之事的魅力
飲酒歌
致一詩人,他要我稱讚某些壞詩人,他和我的模仿者
面具
在阿貝劇院
……
《責任》(1914)
《柯爾莊園的野天鵝》(1919)
《麥可·羅伯蒂斯及舞者》(1921)
……
《詩苑譯林——葉芝詩選Ⅱ》
序言
威廉·勃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是愛爾蘭有史以來最傑出的詩人,也是20世紀英語詩壇最卓越的詩人之一。
他所走過的道路是曲折、複雜而又富於啟發意義的。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他從理想主義和唯美主義出發,歷盡艱苦的探索,在晚年終於登上詩的高峰;他緊緊擁抱愛爾蘭的民族傳統和現實生活,不斷吸收民間和外國的優秀詩藝,刷新自己的創作方法,最後終於高度融合了理性和感性,將象徵手法和寫實手法的巧妙互相結合,寫出為數不少的卓越詩篇、出色的詩論和幾十齣詩劇,成為影響深遠的一代宗師。
理想主義和唯美主義(1885—1899)
葉芝於1865年6月13日出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一個肖像畫家的家庭。在他童年時代,就從家鄉的農民和水手口中聽到過無數個民間故事,可說從小就接觸到愛爾蘭的民間文學傳統。同時,他父親又引導他閱讀英國古典文學,如斯賓塞和莎士比亞等作品。他在中學時代曾學了二年繪畫,但不久就放棄畫事,專心從事文學創作,立志當一個大詩人。1888年葉芝編寫了《民間傳說故事集》,後來又研究愛爾蘭神話和歷史,使它們成為他創作的主要題材。
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即芬尼亞運動)逐步高漲,這個運動的領袖之一約翰·奧利瑞,在被監禁5年、流放15年之後,於1885年回到都柏林。葉芝是奧利瑞的崇拜者,在1886年初識奧利瑞以後,受到他很大的影響。葉芝承認是透過奧利瑞,“才找到了創作主題”——古代愛爾蘭的神話傳說,他們代表一個民族向另一個民族講話。葉芝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奧辛漫遊記及其他》(1889)描寫一個姑娘(愛爾蘭)被魔鬼(英格蘭)所俘虜,奧辛為她的解放奮戰了一百年,表現出詩人對愛爾蘭民族文化和民族獨立運動的熱愛和嚮往。1891年葉芝創辦了倫敦愛爾蘭文藝協會,次年又在都柏林建立民族文藝協會。他號召回到古代愛爾蘭的傳奇和神話中去,尋找庫胡林這樣的英雄人物來建立一個美好統一的國家。葉芝強調取材自自己的國家、民族和生活,“我的大部分作品是建立在古老的愛爾蘭文學上……古老的愛爾蘭文學成了我一生想像力的主要啟發”。(1923年葉芝在愛爾蘭上議院的講話)
19世紀的最後10年,英國和歐洲唯美主義盛行,葉芝也受到影響。葉芝和他的詩友們在1891年和1892年建立的“詩人俱樂部”和“愛爾蘭文藝協會”,一方面透過戲劇、音樂、民歌、語言創造出一個民族實體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帶有唯美主義色彩,表現出世紀末的悲哀和逃避現實的傾向。葉芝的早期創作中就有把古代愛爾蘭理想化與脫離現實社會兩種並存的傾向, 《被盜的孩子》召喚人們和神仙一道逃向仙境,“因世界充滿了淚水/非你能知曉”。著名的《茵納斯弗利島》表明他厭惡都市社會的不協調,希望遠離現實,去湖中島上過隱居生活。
《快樂的牧人之歌》認為“只有你心中存在真理”,萬物皆空,“唯有詞章真正美麗”。葉芝自己後來在給拉賓爾的一封信中說,他早期詩歌“有一種誇大了的傷感,一種多愁善感的美,現在我認為這是懦弱的”。
1889年對葉芝具有重要意義。這年的1月30日他會見了毛特·岡,一位畢生獻身民族自治運動、丰姿綽約的女活動家,使葉芝深陷情網長達15年不能自拔。這場持久的苦戀傷透了詩人的心,卻使他寫出了不少優秀的詩章,如著名的《當你老了》。葉芝的情詩包含許多不同時期的情緒狀態,如初戀時的狂熱,中期的自責到後期的體諒理解,真摯而深刻,有感情也有智慧,是他抒情詩中數量最大、質量最高的部分。葉芝深愛這對母女,在遭到毛特·岡的幾次拒絕後,又向其養女伊瑟爾德求婚,也遭到對方的兩次拒絕,直至1917年葉芝才與喬治·海德·李斯結婚,那時他已52歲。
葉芝雖不曾獲得毛特·岡的愛,卻得到了詩和別的益處,這位女革命家還推動葉芝參加眾集會和現實鬥爭。葉芝在1892年發表的《致未來愛爾蘭》中表明他和歷史上愛國的民族主義詩人是站在一起的,“要為撫慰愛爾蘭的傷痛而歌唱”。
1894年葉芝的著名詩劇《心愿之鄉》在倫敦上演,他的詩名大震。1896年他參加愛爾蘭共和國革命組織,但他反對暴力革命,自稱絕不是一般的“民族主義者”,他主要是在文化文學活動方面支持獨立運動。
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1900—1914)
二十世紀初,愛爾蘭在新芬黨領導下,開展了要求脫離英帝國統治、實現民族自治的運動。葉芝和劇作家格雷戈里夫人和約翰·辛格在1904年創辦了阿貝劇院,自己出任院長,上演關於愛爾蘭歷史和農民生活的戲劇。這個後來被稱為“愛爾蘭文藝復興”的運動有維護民族文化和語言、描繪農民生活的一面,是自治運動在文化領域的一個反映。葉芝自己寫過幾十齣詩劇,例如專為毛特·岡而寫的《胡拉罕的凱瑟琳》,是透過一個婦女號召人民參加民族鬥爭的故事,表達了愛國主義精神。1896年葉芝在巴黎會見窮愁潦倒的約翰·辛格,力勸他回到愛爾蘭的阿蘭群島生活和創作,使他成為現代愛爾蘭最著名的劇作家之一。
葉芝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發表演說,並主持劇院工作。此時他的詩風一變,從虛幻朦朧走向堅實明朗的世界,寫出了不少佳作。現實主義的因素大大加強了,象徵主義的手法卻還保持著,只是洗脫了原先浮泛含混的弊病,而與寫實手法結合起來,先前的夢囈式語言被明確具體的日常口語所代替。不過這段時間他寫下的情詩就完全是另外一種風味。例如《沒有第二個特洛伊》(1910),抒寫的還是那個令他心碎的毛特·岡,但他用的是冷靜、平實的口吻,理解對方的性格,體諒對方的難處,而不是昔日虛幻、朦朧、唉聲嘆氣、自作多情的味道。表現上不再風花雪月,形象上則增加了新奇有力的因素,例如說毛特的崇高信仰“單純得像火一樣”,“又像拉緊了的弓那樣美貌”,葉芝從唯美派走向現代派。
對於這一詩風的轉變,葉芝自己也有所記載,如在《一件外套》(1914)中他說要脫掉那“綴滿錦繡珠寶”的外套,“赤裸著身子走路了”。他努力使詩的語言與熱情洋溢,正常的語言一致,而這點給他的詩帶來了極大的真實性和力量。
攀登詩藝的頂峰(1914—1928)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後,1916年復活節起義,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以及天主教和新教兩派教徒之間的內戰(1922—1923),這些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吸引了詩人的注意力,進一步推動他的詩作向廣闊縱深處拓展。
這時他已是英語詩壇上的知名人物了。1914年他應邀赴北美講學,同年發表詩集《柯爾莊園的野天鵝》。1922年出任愛爾蘭自由邦參議員,接受都柏林兩所著名大學授予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23年12月12日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頒發的獎狀中說葉芝寫出了“始終富於靈感的詩歌……並以精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整個民族的精神”。
這話大體上是允當的。
這個時期,葉芝寫出了許多名篇佳作,如《柯爾莊園的野天鵝》、《駛向拜占庭》、《麗達與天鵝》和《在學童中間》等等。1916年4月24日的復活節起義是民族獨立鬥爭中的一個重大事件,參與其事的有不少是葉芝的朋友,包括他追求鄉年的毛特·岡。當時葉芝並不在都柏林。
起義慘遭鎮壓,許多人被捕,5月間起義領導人(包括毛特·岡已分居的丈夫)15名被處極刑。
這件事,不論公私,都使葉芝受到極大的震撼和感動。他在著名詩篇《1916年復活節》中歡呼,“一切都變了,徹底變了/一種可怖的美已經誕生”。
他雖仍寄幻想於英方的妥協,懷疑這種犧牲是否必要,但對起義壯舉還是作了肯定,讚美烈士們的英雄行為改變死氣沉沉的愛爾蘭社會,帶來了一種“可怖的美”。
葉芝的世界觀是很複雜的。他對新柏拉圖主義和東方神秘主義都深感興趣。
1925年初版的《幻象》中,他用幾何圖形解釋歷史循環的理論以及印度教的靈魂轉世說。他認為人類歷史是由正旋錐體(代表道德、空間、客觀)和負旋錐體(代表美感、時間、主觀)交錯滲透構成的。存在二千年的西方文明,如今氣數已盡,將在不久後被一種狂暴粗野的文明所替代,二百年後再轉變為另一種貴族文明。
他這種歷史觀點,可以說是機械的循環論,承認變化、不承認螺旋式的推進。他對貴族文化的崇拜也摻雜片面的理解。他從藝術家的需要出發,認為只有貴族階級擁有財富,深明禮儀,才能產生偉大的統治者和廉潔的政府,才能保護藝術,使藝術家有閒暇來創造藝術,使人民有知識來欣賞藝術。
這種觀點使葉芝在作品中屢屢歌頌以中古拜占庭為代表的貴族文明,認為在西元六世紀查士丁尼皇帝統治下的拜占庭王朝(527—565),精神與物質、文藝與政教、個人與社會得到了和諧的統一。著名的姊妹詩篇《駛向拜占庭》和《拜占庭》以這個角度要求擺脫物慾和時間的限制,透過淨化,走向理性和不朽。
這時葉芝的詩歌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他把抽象觀念和豐富的形象結合起來,使詩作包含多層次的涵義,語言雄辯有力,這就是一種後期象徵主義或正統現代主義的詩了。在《駛向拜占庭》中,主要象徵體是拜占庭,涵義複雜已如上述,每詩段又各有輔助形象。
如第一段中以各類生物(鳥類、鮭魚、鯖魚)象徵物慾和暫存的世界:第二段以老年人歌吟人世破爛的衣裳(有限的生命)與音樂院校誦吟里程碑作品(不朽的藝術)相對照;第三段以教堂鑲嵌磚上的聖徒形象(不朽的人物和藝術)與自己“迷於六欲七情”的心靈相烘托;第四段總結全詩,提出超脫自然,臻於不休的願望(金鳥)都明確硬朗,而且涵義深遠,不再是浪漫派末流的虛幻朦朧、鬆散模糊的形象。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葉芝詩藝的推進,實際上是一場藝術革新運動,從唯美主義發展到現代主義,完整地體現了現代人的思想感情。
返璞歸真:對生活的最終肯定,一生詩藝的最後閃光(1929—1939)
葉芝早期的詩歌,由於失戀和對工業社會的不滿,也由於世紀末唯美主義思潮的感染,有脫離現實和生活的傾向;而且過多的哀怨和眼淚沖淡了生活的光輝。進入本世紀以後,經歷社會活動和藝術實踐的考驗,他日益肯定生活和現實的意義。
在他最後的十年中,他擺脫了象徵主義的繁複,轉而追求“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向傳統歌謠的單純學習,終於登上返璞歸真的更高境界。
那是現代化的歌謠,而非中古時代的牧歌。此時,他的一隻眼睛已經失明,耳朵也開始聾了,疾病增多且加劇。但這位銀髮滿頭、年逾七旬的老詩翁越老邁,越愛生活,越頌揚人情世俗,詩歌風格也益發簡潔粗放,語言更加斬釘截鐵。
他對於歌謠獨唱句的套用到了得心應手的程度,例如一些真摯的懷舊之作,如《重訪市立美術館》和《馬戲團馴獸的逃遁》等。著名作品《天青石雕》認為時間雖然會破壞一切,包括藝術品,但一切又會被人們重建,而重建的人們是快樂的,因此悲劇也是歡樂的。
葉芝晚年的詩是樂觀的,明朗的,雄辯的。《本·布爾本山下》雖不是他最後的絕唱,但因帶有遺囑的性質,它總被排在詩集的最後:
愛爾蘭的詩人們,學好本領,
只把製作精美的歌來唱吟,
蔑視正在湧現的那種
從頭到腳不成樣子的作品,
他們數典忘祖的頭腦心靈
是卑劣床榻的卑劣產品。
歌詠農民和拚命
騎馬賓士的鄉村士紳,
歌詠神聖的僧人
和喝酒者的狂笑豪情,
把歡樂的老爺太太歌詠,
他們已被埋入土中
長達七個英雄的世紀:
用歷史的模子采鑄造你自己,
使在未來的時代我們這些人
仍然是不可征服的愛爾蘭子民。
在本·布爾本山下面
葉芝在鼓崖安眠。
許多年以前,他的祖先
曾經是牧師,教堂在近邊,
路旁還有古老十字架。
不要大理石,不用俗套話;
在從當地采來的石碑上方,
他要求把這幾個字刻上:
冷眼看待 生與死
騎士們,前進1
1939年1月18日,葉芝因心臟病去世,享年73歲。1月3l曰他的遺體被葬於法國居山面海的羅蓋勃羅納的墓地,在場的僅有他的夫人等寥寥數人。
24小時後,來了一個遲到的也是唯一的花圈,那是葉芝的同鄉、著名小說家詹姆士·喬伊斯送的。1948年按照他生前的願望,葉芝的靈柩被驅逐艦護送到故鄉,安葬於斯拉哥的鼓崖陵園,墓碑上鐫刻著他生前撰就的雄壯的詩行。
不但騎士們要繼續前進,英國現代詩歌,由於葉芝為首的一群詩人的努力,也從唯美主義向現代主義跨進了一大步,這個事件的巨大歷史意義已經載入愛爾蘭、英國、歐洲以至全世界的詩歌史中。就在相隔遙遠的中國,葉芝也對一部分詩人(如40年代的九葉詩人)產生過影響。
這個譯本是根據麥克米蘭公司1985年出版的《威·勃·葉芝詩結集》選譯而成的,注釋部分曾參考傅浩先生編譯的《葉芝抒情詩全集》(中國工人出版社,1994),謹此致謝。
袁可嘉
1996年8月15日於北京
他所走過的道路是曲折、複雜而又富於啟發意義的。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他從理想主義和唯美主義出發,歷盡艱苦的探索,在晚年終於登上詩的高峰;他緊緊擁抱愛爾蘭的民族傳統和現實生活,不斷吸收民間和外國的優秀詩藝,刷新自己的創作方法,最後終於高度融合了理性和感性,將象徵手法和寫實手法的巧妙互相結合,寫出為數不少的卓越詩篇、出色的詩論和幾十齣詩劇,成為影響深遠的一代宗師。
理想主義和唯美主義(1885—1899)
葉芝於1865年6月13日出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一個肖像畫家的家庭。在他童年時代,就從家鄉的農民和水手口中聽到過無數個民間故事,可說從小就接觸到愛爾蘭的民間文學傳統。同時,他父親又引導他閱讀英國古典文學,如斯賓塞和莎士比亞等作品。他在中學時代曾學了二年繪畫,但不久就放棄畫事,專心從事文學創作,立志當一個大詩人。1888年葉芝編寫了《民間傳說故事集》,後來又研究愛爾蘭神話和歷史,使它們成為他創作的主要題材。
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即芬尼亞運動)逐步高漲,這個運動的領袖之一約翰·奧利瑞,在被監禁5年、流放15年之後,於1885年回到都柏林。葉芝是奧利瑞的崇拜者,在1886年初識奧利瑞以後,受到他很大的影響。葉芝承認是透過奧利瑞,“才找到了創作主題”——古代愛爾蘭的神話傳說,他們代表一個民族向另一個民族講話。葉芝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奧辛漫遊記及其他》(1889)描寫一個姑娘(愛爾蘭)被魔鬼(英格蘭)所俘虜,奧辛為她的解放奮戰了一百年,表現出詩人對愛爾蘭民族文化和民族獨立運動的熱愛和嚮往。1891年葉芝創辦了倫敦愛爾蘭文藝協會,次年又在都柏林建立民族文藝協會。他號召回到古代愛爾蘭的傳奇和神話中去,尋找庫胡林這樣的英雄人物來建立一個美好統一的國家。葉芝強調取材自自己的國家、民族和生活,“我的大部分作品是建立在古老的愛爾蘭文學上……古老的愛爾蘭文學成了我一生想像力的主要啟發”。(1923年葉芝在愛爾蘭上議院的講話)
19世紀的最後10年,英國和歐洲唯美主義盛行,葉芝也受到影響。葉芝和他的詩友們在1891年和1892年建立的“詩人俱樂部”和“愛爾蘭文藝協會”,一方面透過戲劇、音樂、民歌、語言創造出一個民族實體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帶有唯美主義色彩,表現出世紀末的悲哀和逃避現實的傾向。葉芝的早期創作中就有把古代愛爾蘭理想化與脫離現實社會兩種並存的傾向, 《被盜的孩子》召喚人們和神仙一道逃向仙境,“因世界充滿了淚水/非你能知曉”。著名的《茵納斯弗利島》表明他厭惡都市社會的不協調,希望遠離現實,去湖中島上過隱居生活。
《快樂的牧人之歌》認為“只有你心中存在真理”,萬物皆空,“唯有詞章真正美麗”。葉芝自己後來在給拉賓爾的一封信中說,他早期詩歌“有一種誇大了的傷感,一種多愁善感的美,現在我認為這是懦弱的”。
1889年對葉芝具有重要意義。這年的1月30日他會見了毛特·岡,一位畢生獻身民族自治運動、丰姿綽約的女活動家,使葉芝深陷情網長達15年不能自拔。這場持久的苦戀傷透了詩人的心,卻使他寫出了不少優秀的詩章,如著名的《當你老了》。葉芝的情詩包含許多不同時期的情緒狀態,如初戀時的狂熱,中期的自責到後期的體諒理解,真摯而深刻,有感情也有智慧,是他抒情詩中數量最大、質量最高的部分。葉芝深愛這對母女,在遭到毛特·岡的幾次拒絕後,又向其養女伊瑟爾德求婚,也遭到對方的兩次拒絕,直至1917年葉芝才與喬治·海德·李斯結婚,那時他已52歲。
葉芝雖不曾獲得毛特·岡的愛,卻得到了詩和別的益處,這位女革命家還推動葉芝參加眾集會和現實鬥爭。葉芝在1892年發表的《致未來愛爾蘭》中表明他和歷史上愛國的民族主義詩人是站在一起的,“要為撫慰愛爾蘭的傷痛而歌唱”。
1894年葉芝的著名詩劇《心愿之鄉》在倫敦上演,他的詩名大震。1896年他參加愛爾蘭共和國革命組織,但他反對暴力革命,自稱絕不是一般的“民族主義者”,他主要是在文化文學活動方面支持獨立運動。
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1900—1914)
二十世紀初,愛爾蘭在新芬黨領導下,開展了要求脫離英帝國統治、實現民族自治的運動。葉芝和劇作家格雷戈里夫人和約翰·辛格在1904年創辦了阿貝劇院,自己出任院長,上演關於愛爾蘭歷史和農民生活的戲劇。這個後來被稱為“愛爾蘭文藝復興”的運動有維護民族文化和語言、描繪農民生活的一面,是自治運動在文化領域的一個反映。葉芝自己寫過幾十齣詩劇,例如專為毛特·岡而寫的《胡拉罕的凱瑟琳》,是透過一個婦女號召人民參加民族鬥爭的故事,表達了愛國主義精神。1896年葉芝在巴黎會見窮愁潦倒的約翰·辛格,力勸他回到愛爾蘭的阿蘭群島生活和創作,使他成為現代愛爾蘭最著名的劇作家之一。
葉芝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發表演說,並主持劇院工作。此時他的詩風一變,從虛幻朦朧走向堅實明朗的世界,寫出了不少佳作。現實主義的因素大大加強了,象徵主義的手法卻還保持著,只是洗脫了原先浮泛含混的弊病,而與寫實手法結合起來,先前的夢囈式語言被明確具體的日常口語所代替。不過這段時間他寫下的情詩就完全是另外一種風味。例如《沒有第二個特洛伊》(1910),抒寫的還是那個令他心碎的毛特·岡,但他用的是冷靜、平實的口吻,理解對方的性格,體諒對方的難處,而不是昔日虛幻、朦朧、唉聲嘆氣、自作多情的味道。表現上不再風花雪月,形象上則增加了新奇有力的因素,例如說毛特的崇高信仰“單純得像火一樣”,“又像拉緊了的弓那樣美貌”,葉芝從唯美派走向現代派。
對於這一詩風的轉變,葉芝自己也有所記載,如在《一件外套》(1914)中他說要脫掉那“綴滿錦繡珠寶”的外套,“赤裸著身子走路了”。他努力使詩的語言與熱情洋溢,正常的語言一致,而這點給他的詩帶來了極大的真實性和力量。
攀登詩藝的頂峰(1914—1928)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後,1916年復活節起義,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以及天主教和新教兩派教徒之間的內戰(1922—1923),這些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吸引了詩人的注意力,進一步推動他的詩作向廣闊縱深處拓展。
這時他已是英語詩壇上的知名人物了。1914年他應邀赴北美講學,同年發表詩集《柯爾莊園的野天鵝》。1922年出任愛爾蘭自由邦參議員,接受都柏林兩所著名大學授予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23年12月12日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頒發的獎狀中說葉芝寫出了“始終富於靈感的詩歌……並以精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整個民族的精神”。
這話大體上是允當的。
這個時期,葉芝寫出了許多名篇佳作,如《柯爾莊園的野天鵝》、《駛向拜占庭》、《麗達與天鵝》和《在學童中間》等等。1916年4月24日的復活節起義是民族獨立鬥爭中的一個重大事件,參與其事的有不少是葉芝的朋友,包括他追求鄉年的毛特·岡。當時葉芝並不在都柏林。
起義慘遭鎮壓,許多人被捕,5月間起義領導人(包括毛特·岡已分居的丈夫)15名被處極刑。
這件事,不論公私,都使葉芝受到極大的震撼和感動。他在著名詩篇《1916年復活節》中歡呼,“一切都變了,徹底變了/一種可怖的美已經誕生”。
他雖仍寄幻想於英方的妥協,懷疑這種犧牲是否必要,但對起義壯舉還是作了肯定,讚美烈士們的英雄行為改變死氣沉沉的愛爾蘭社會,帶來了一種“可怖的美”。
葉芝的世界觀是很複雜的。他對新柏拉圖主義和東方神秘主義都深感興趣。
1925年初版的《幻象》中,他用幾何圖形解釋歷史循環的理論以及印度教的靈魂轉世說。他認為人類歷史是由正旋錐體(代表道德、空間、客觀)和負旋錐體(代表美感、時間、主觀)交錯滲透構成的。存在二千年的西方文明,如今氣數已盡,將在不久後被一種狂暴粗野的文明所替代,二百年後再轉變為另一種貴族文明。
他這種歷史觀點,可以說是機械的循環論,承認變化、不承認螺旋式的推進。他對貴族文化的崇拜也摻雜片面的理解。他從藝術家的需要出發,認為只有貴族階級擁有財富,深明禮儀,才能產生偉大的統治者和廉潔的政府,才能保護藝術,使藝術家有閒暇來創造藝術,使人民有知識來欣賞藝術。
這種觀點使葉芝在作品中屢屢歌頌以中古拜占庭為代表的貴族文明,認為在西元六世紀查士丁尼皇帝統治下的拜占庭王朝(527—565),精神與物質、文藝與政教、個人與社會得到了和諧的統一。著名的姊妹詩篇《駛向拜占庭》和《拜占庭》以這個角度要求擺脫物慾和時間的限制,透過淨化,走向理性和不朽。
這時葉芝的詩歌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他把抽象觀念和豐富的形象結合起來,使詩作包含多層次的涵義,語言雄辯有力,這就是一種後期象徵主義或正統現代主義的詩了。在《駛向拜占庭》中,主要象徵體是拜占庭,涵義複雜已如上述,每詩段又各有輔助形象。
如第一段中以各類生物(鳥類、鮭魚、鯖魚)象徵物慾和暫存的世界:第二段以老年人歌吟人世破爛的衣裳(有限的生命)與音樂院校誦吟里程碑作品(不朽的藝術)相對照;第三段以教堂鑲嵌磚上的聖徒形象(不朽的人物和藝術)與自己“迷於六欲七情”的心靈相烘托;第四段總結全詩,提出超脫自然,臻於不休的願望(金鳥)都明確硬朗,而且涵義深遠,不再是浪漫派末流的虛幻朦朧、鬆散模糊的形象。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葉芝詩藝的推進,實際上是一場藝術革新運動,從唯美主義發展到現代主義,完整地體現了現代人的思想感情。
返璞歸真:對生活的最終肯定,一生詩藝的最後閃光(1929—1939)
葉芝早期的詩歌,由於失戀和對工業社會的不滿,也由於世紀末唯美主義思潮的感染,有脫離現實和生活的傾向;而且過多的哀怨和眼淚沖淡了生活的光輝。進入本世紀以後,經歷社會活動和藝術實踐的考驗,他日益肯定生活和現實的意義。
在他最後的十年中,他擺脫了象徵主義的繁複,轉而追求“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向傳統歌謠的單純學習,終於登上返璞歸真的更高境界。
那是現代化的歌謠,而非中古時代的牧歌。此時,他的一隻眼睛已經失明,耳朵也開始聾了,疾病增多且加劇。但這位銀髮滿頭、年逾七旬的老詩翁越老邁,越愛生活,越頌揚人情世俗,詩歌風格也益發簡潔粗放,語言更加斬釘截鐵。
他對於歌謠獨唱句的套用到了得心應手的程度,例如一些真摯的懷舊之作,如《重訪市立美術館》和《馬戲團馴獸的逃遁》等。著名作品《天青石雕》認為時間雖然會破壞一切,包括藝術品,但一切又會被人們重建,而重建的人們是快樂的,因此悲劇也是歡樂的。
葉芝晚年的詩是樂觀的,明朗的,雄辯的。《本·布爾本山下》雖不是他最後的絕唱,但因帶有遺囑的性質,它總被排在詩集的最後:
愛爾蘭的詩人們,學好本領,
只把製作精美的歌來唱吟,
蔑視正在湧現的那種
從頭到腳不成樣子的作品,
他們數典忘祖的頭腦心靈
是卑劣床榻的卑劣產品。
歌詠農民和拚命
騎馬賓士的鄉村士紳,
歌詠神聖的僧人
和喝酒者的狂笑豪情,
把歡樂的老爺太太歌詠,
他們已被埋入土中
長達七個英雄的世紀:
用歷史的模子采鑄造你自己,
使在未來的時代我們這些人
仍然是不可征服的愛爾蘭子民。
在本·布爾本山下面
葉芝在鼓崖安眠。
許多年以前,他的祖先
曾經是牧師,教堂在近邊,
路旁還有古老十字架。
不要大理石,不用俗套話;
在從當地采來的石碑上方,
他要求把這幾個字刻上:
冷眼看待 生與死
騎士們,前進1
1939年1月18日,葉芝因心臟病去世,享年73歲。1月3l曰他的遺體被葬於法國居山面海的羅蓋勃羅納的墓地,在場的僅有他的夫人等寥寥數人。
24小時後,來了一個遲到的也是唯一的花圈,那是葉芝的同鄉、著名小說家詹姆士·喬伊斯送的。1948年按照他生前的願望,葉芝的靈柩被驅逐艦護送到故鄉,安葬於斯拉哥的鼓崖陵園,墓碑上鐫刻著他生前撰就的雄壯的詩行。
不但騎士們要繼續前進,英國現代詩歌,由於葉芝為首的一群詩人的努力,也從唯美主義向現代主義跨進了一大步,這個事件的巨大歷史意義已經載入愛爾蘭、英國、歐洲以至全世界的詩歌史中。就在相隔遙遠的中國,葉芝也對一部分詩人(如40年代的九葉詩人)產生過影響。
這個譯本是根據麥克米蘭公司1985年出版的《威·勃·葉芝詩結集》選譯而成的,注釋部分曾參考傅浩先生編譯的《葉芝抒情詩全集》(中國工人出版社,1994),謹此致謝。
袁可嘉
1996年8月15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