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疑問》是明代姚舜牧於1543年創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詩經疑問
- 朝代:明
- 作者:姚舜牧
- 時間:1543年
〖詩經疑問〗十二卷。
明姚舜牧(1543年-?)撰。姚舜牧字虞佐,號承庵,烏程(今浙江吳興)人,萬曆元年(1573)舉人,官新興、廣昌縣令。著有《四書五經疑問》、《承庵文集》等。舜牧一生精力,彈於窮經,六十以後著成《四書五經疑問》,八十以後又對此書《禮記疑問》進行重訂,故此書又名《重訂詩經疑問》,為其《四書五經疑問》諸書中的經意之作。此書釋《詩》,《毛傳》、朱熹《詩集傳》與嚴粲《詩緝》兼用,而時時自出新意,如辨成王未嘗賜周公天子禮等。其大旨謂三經(風、雅、頌)、三緯(賦、比、興)之說可疑,謂三緯為通融取義,"謂所賦之有比有興耳","非截然謂此為賦,此為比,此為興也;唯截然分為三,於是求之不得其說,則將謂賦而興又比也,賦而比又興也,而浸失其意矣"。足解□□之說。
有明刊本、《四庫全書》本。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詩經疑問》·十二卷(內府藏本)
明姚舜牧撰。舜牧有《易經疑問》,已著錄。是編釋《詩》,兼用毛《傳》、朱《傳》及嚴粲《詩緝》,時亦自出新論。如辨成王未嘗賜周公天子禮樂,其說頗為有見。又論三經、三緯之說,謂賦、比、興乃通融取義,非截然謂此為賦,此為比,此為興也。惟截然分而為三,於是求之不得其說,則將為賦而興又比也,賦而比又興也,而寢失其義。其說亦足解口口之談。舜牧於諸經皆有疑問,惟此編說《詩》為差善。《自序》稱所疑凡經數十年,重加訂問,前此誤解,亟與辨正。蓋其用力較深也。惟不信古人字少假借通用之說,於龍光、伴奐之類,皆徑以本字解之,強生論辨。是則隆、萬以後儒者少見古書之故。亦足見詁訓不明而欲義理之不謬,無是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