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品集注》是2011年12月24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鐘嶸。本書運用“世界風”的研究方法,糾正了詩品通行本的錯訛,恢復了《詩品》的原貌。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介紹,目錄,書籍簡評,
內容簡介
注釋者運用“世界風”的研究方法,以縝密的思維,卓越的識見,將現存最早的元刊本作為底本,參校明正德以後海內外所存五十餘種版本,糾正了通行本的許多錯訛,恢復了《詩品》的原貌,使《詩品集注》成為校訂精審、注釋詳贍的最完善的《詩品》研究文本。
作者介紹
鐘嶸仿漢代“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寫出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批評專著《詩品》,以五言詩為主,全書將兩漢至梁作家122人,分為上、中、下三品進行評論,故名為《詩品》,《隋書·經籍志》又稱之為《詩評》;在《詩品》中,鐘嶸提倡風力,反對玄言;主張音韻自然和諧,反對人為的聲病說;主張“直尋”,反對用典,提出了一套比較系統的詩歌品評的標準。
鐘嶸在對歷代作家的藝術特點、風格進行品評的同時,還在序言中對詩歌創作中的一些理論性問題,以及當時詩壇所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流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反對當時論詩“隨其嗜欲”、“準的無依”的風尚,提出了一個系統的品評標準,它的出現,和當時詩歌創作的發展、清談和品第人物的社會風尚等,都有密切關係。
在《詩品序》中,鐘嶸深入探討了詩歌產生的根源,注意到社會生活對詩人創作的作用,還闡述了五言詩的發展過程,體現了鐘嶸的理論主張,還對漢魏至齊梁的12多位詩人的作品進行品評,論述中不乏精到的見解,對後世理論批評有很大的影響。
目錄
目 錄
前言
例言
校勘版本及主要徵引書目簡稱
詩品序
詩品上
古詩
漢都尉李陵詩
漢婕妤班姬詩
魏陳思王植詩
魏文學劉楨詩
魏侍中王粲詩
魏步兵阮籍詩
晉平原相陸機詩
晉黃門郎潘岳詩
晉黃門郎張協詩
晉記室左思詩
宋臨川太守謝靈運詩
詩品中
序
漢上計秦嘉 嘉妻徐淑詩
魏文帝詩
魏中散嵇康詩
晉司空張華詩
魏尚書何晏 晉馮翊太守孫楚 晉著作郎王贊 晉司徒掾張翰
晉中書令潘尼
魏侍中應璩詩
晉清河太守陸雲 晉侍中石崇 晉襄城太守曹攄
晉朗陵公何劭
晉太尉劉琨 晉中郎盧諶詩
晉弘農太守郭璞詩
晉吏部郎袁宏詩
晉處士郭泰機 晉常侍顧愷之 宋謝世基 宋參軍顧邁
宋參軍戴凱詩
宋徵士陶潛詩
宋光祿大夫顏延之詩
宋豫章太守謝瞻 晉僕射謝混 宋太尉袁淑 宋徵君王微
宋征虜將軍王僧達詩
宋法曹參軍謝惠連詩
宋參軍鮑照詩
齊吏部謝朓詩
梁光祿江淹詩
梁衛將軍范雲 梁中書郎丘遲詩
梁太常任昉詩
梁左光祿沈約詩
詩品下
序
漢令史班固 漢孝廉酈炎 漢上計趙壹
魏武帝 魏明帝
魏白馬王彪 魏文學徐幹
魏倉曹屬阮瑀 晉頓丘太守歐陽建 魏文學應瑒 晉中書
嵇含 晉河內太守阮侃 晉侍中嵇紹 晉黃門棗據
晉中書張載 晉司隸傅玄 晉太僕傅鹹 魏侍中繆襲
晉散騎常侍夏侯湛
晉驃騎王濟 晉征南將軍杜預 晉廷尉孫綽
晉徵士許詢
晉徵士戴逵
晉東陽太守殷仲文
宋尚書令傅亮
宋記室何長瑜 羊曜璠
宋詹事范曄
宋孝武帝 宋南平王鑠 宋建平王宏
宋光祿謝莊
宋御史蘇寶生 宋中書令史陵修之 宋典祠令任曇緒
宋越騎戴法興
宋監典事區惠恭
齊惠休上人 齊道猷上人 齊釋寶月
齊高帝 宋征北將軍張永 齊太尉王文憲
齊黃門謝超宗 齊潯陽太守丘靈鞠 齊給事中郎劉祥 齊司
徒長史檀超 齊正員郎锺憲 齊諸暨令顏測 齊秀才顧則心
晉參軍毛伯成 宋朝請吳邁遠 齊朝請許瑤之
齊鮑令暉 齊韓蘭英
齊司徒長史張融 齊詹事孔稚珪
齊寧朔將軍王融 齊中庶子劉繪
齊僕射江袥
齊記室王屮 齊緩建太守卞彬 齊端溪令卞鑠
齊諸暨令袁嘏
齊雍州刺史張欣泰 梁中書郎范縝
齊秀才陸厥
梁常侍虞羲 梁建陽令江洪
梁步兵鮑行卿 梁晉陵令孫察
附 錄
《南史.锺嶸傳》
書籍簡評
增訂本的校勘,強調將《詩品》放在鐘嶸的生平中去互證,更重視隋代和唐初的資料。特別是《梁書·鐘嶸傳》所引《詩品序》的文字,因其通篇完整,未加割截,當被視作唐初,甚至唐以前《詩品》原本的序言,在校勘上的意義是其他數據無法替代,也無可比擬的,因此,在本次校勘中占據重要地位。
再次,“集注”部分,原本有注釋的錯誤。如《中品·謝朓》條對“頗在不倫”的解釋,以前釋“不倫”為“不類”、“不同”都是錯的,今承華東師範大學蕭華榮教授賜教,應作“良莠不齊”解。竇臮《述書賦》上:“元子正草,厚而不倫。”《述書賦·語例字格》:“不倫:前濃後薄,半敗半成。”因知鐘嶸此評謝朓詩利鈍不一,雜有良莠。此即下文“一章之中,自有玉石”之意。這對《詩品》的詩學理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字,慶幸增訂本《集注》改正過來。
另外,補充了很多新的文獻資料。增訂工作應注意吸取學術界的新成果,如域外漢學界對毛伯成資料的發現。以前注釋都以為毛伯成的詩已佚,但今人又從德藏吐魯番北朝寫本魏晉雜詩中,發現了他的詩歌殘卷,雖然還有點問題,也已殘缺,但彌足珍貴。
原書中有的詩人生卒年不詳,有的籍貫、出生地被我注錯了;這次增訂,我吸取了王發國、陳元勝、梅運生、羅立剛、蕭華榮、楊明、陳尚君、鄔國平、張伯偉、陳慶元、宋紅、力之、蔡錦芳諸先生的研究成果,解決了不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