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紙幣的性質和必要性

試論紙幣的性質和必要性

《試論紙幣的性質和必要性》是美國班傑明·富蘭克林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729年4月3日。

在該書,富蘭克林以敏銳的洞察力詳細列舉了紙幣對經濟發展的種種好處,指出發行紙幣、進而用紙幣取代金幣或銀幣,是完全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有利於商業的發展與繁榮。

富蘭克林在該書中關於紙幣性質的論述,對於研究紙幣制度的演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試論紙幣的性質和必要性
  • 外文名:A Modest E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Necessity of Paper Currency
  • 作者:班傑明·富蘭克林
  • 類別:經濟學
  • 首版時間:1729年4月3日
  • 字數:約10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富蘭克林在書中指出,一個自由而普遍進行貿易的國家,必須有一定比例量的貨幣。多於這個數量,對於貿易沒有益處,少於這個數量,對貿易也有害處。然後,他進一步探討,大量增發紙幣是否會使它的價值大幅度地降低。要回答這個問題,他說:“我們必須首先樹立關於一般貨幣的性質和價值的正確概念”。就是在這一部分,他闡發了勞動價值理論。

創作背景

十八世紀初,英國與北美殖民地的貿易已有相當大的發展。由於英國實行重商主義政策,凡是金屬貨幣,不論是英國的、西班牙還是葡萄牙的,在殖民地呆不上六個月,就很快流往英國。北美殖民地硬幣奇缺,貿易發生困難。無可奈何,只有實行物物交換,或以實物支付。這很不方便。1723年,賓夕法尼亞首次發行紙幣,促進了該州經濟繁榮。1726年,部分紙幣被收回,市場上又感到貨幣缺乏。貨幣問題成為當時經濟生活中相當尖銳的問題。人民民眾要求更多發行紙幣的呼聲很高,可是富有階層不贊成,甚至反對發行任何紙幣。紙幣問題成為人民議論的中心。富蘭克林也卷進了這場激烈的爭論。他們在讀書會上也就這個問題展開了辯論。富蘭克林站在贊成增發紙幣的一邊,並確信增發紙幣大有好處。他在《自傳》中寫道:“我們的辯論,使我對於這一題目感到很大的興趣,我撰寫和發表了一本不具名的小冊子,名為《紙幣的性質和必要性》。”

作品思想

富蘭克林認為,必須撇開貴金屬而尋找另一種價值尺度,這種尺度就是勞動。他用一個通俗的例子來說明銀子的價值和其他東西一樣也可以用勞動時間來衡量,比如在同一時間內,種玉米的人生產出來20蒲式耳玉米,採礦的人生產出來20盎斯銀子,把這兩種東西全部互相交換,互為交換價值,那來,一盎斯銀子的價值就等於生產一蒲式耳玉米所耗費的勞動。
富蘭克林從貨幣的起源,進而論及紙幣的性質。他說,由於分工的存在,而有交換的必要。如果只是物物交換,那是非常不方便的。“為了消除這種不方便,使之便於交換,人們發明了貨幣,恰當地稱之為交換媒介。”富蘭克林不是從交換價值的發展所產生出來的困難,而是從那種擴展了的物物交換所遇到的外部困難中,去尋求貨幣的起源。
富蘭克林認為,人們選定了黃金和白銀作為交換媒介,因為它們沒有恆久的固定價值,不適宜充當價值尺度,最適宜作為價值尺度的是勞動。白銀的價值象其它商品一樣,也可以用勞動來衡量。在這一點上,他將白銀與其它商品等量齊觀。
既然貿易無非是勞動同勞動相交換,實現這種交換的手段,即充當交換的媒介物,不一定非金銀不可。他說,當時歐洲幾個大宗貿易的中心,巨額款項用信用票據結算非常方便。這種票據,就是人們把他們的貨幣存入銀行,拿到一個等值的憑證;他們憑此票據可以有把握地於任何時候再向銀行提取貨幣,這就賦予票據以信用,所以,它可以代替貨幣作為交換媒介。他又說:“正如以貨幣做抵押發行的票據是貨幣一樣,以土地做抵押發行的票據,實際上就是土地的貨幣化。”如果法律認可,它就是法定貨幣。
當時,反對發行紙幣的人提出一條理由:“每種交換媒介都應該具有內在價值,紙幣則沒有,決不能充當等價物”。富蘭克林反駁說,銀行票據和銀行鈔票都沒有內在價值,卻天天在那裡充當交換媒介。它們本身沒有內在價值,但由發行者的信用支撐著,就象殖民地的鈔票由政府的信用支撐一樣。這些票子,或以貨幣做儲備,或以土地做抵押,或以政府稅收為基金,賦予票子以信用,使它能夠充當交換媒介。富蘭克林未曾注意到,紙幣和信用貨幣是受不同的法則支配的。
富蘭克林又進一步以金屬貨幣為例,來說明完全沒有內在價值的東西,也可以作為交換媒介。他寫道:“目前,甚至英國的銀幣也不得不代表它價值的那一部分——即它的實際重量與它的票面價值之間的差額——充當法定貨幣。現在,正在流通的先令和半先令銀幣的大部分,由於磨損而減輕5%、10%和20%,而有些半先令銀幣甚至減輕50%之多。就實際重量和票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而論,沒有內在價值,甚至連紙幣的內在價值都沒有,可以說毫無價值。它是法定貨幣,人們曉得它能夠代表同等價值再去順利地流通”。既然如此,那么,完全可以用紙幣作為交換媒介,而且紙幣還有金屬貨幣所不具備的那些優點。
富蘭克林提出紙幣發行量的限度,就是貿易中“對交換媒介的需要量”。“多於這個數量,對貿易沒有益處;而少於這個數量,如果非常少,則對貿易極其不利。”

作品影響

該書一出版,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歡迎,遭到有錢人的反對。因為它助長了增發紙幣的呼聲,削弱了反對的力量。而議會終於以壓倒的多數通過了增發紙幣的議案。
如果拿富蘭克林的《試論紙幣的性質和必要性》(1729年),與斯密的《國富論》(1776年),闡述商品價值的部分,加以對照比較,就會發現他們的基本思路是相似的。尤其是關於“能購買的勞動”這個範疇,不僅基本觀點,甚至用詞用語和所舉事例都有雷同之處。可見《國富論》繼承了《試論紙幣的性質和必要性》的思想淵源。

作者簡介

班傑明·富蘭克林,美國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學家。1706年1月17日生於波士頓。家庭貧寒,做過印刷工,靠自學成才。21歲在費城創辦“共讀社”,後發展為美利堅哲學會。25歲時在費城創辦公共圖書館,後發展為北美公共圖書館。45歲時創辦費城學院,即後來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獨立戰爭前夕,他提出奧爾巴尼計畫,赴英談判。戰爭爆發後,歸國參戰,參加起草《獨立宣言》。1776年任駐法大使,利用英法矛盾,贏得法國等國參戰,加速獨立戰爭的勝利。1785年歸國任賓州州長。1790年因病逝世。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