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喚與協商:“主旋律”文學的創作現狀與發展走向

基本介紹

  • 書名:詢喚與協商:“主旋律”文學的創作現狀與發展走向
  • 作者:劉復生 汪榮 著
  • ISBN:978-7-5201-1189-8
  • 出版時間:2017-09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劉復生 汪榮 著
出版時間:2017-09
頁數:216
書號:978-7-5201-1189-8
關鍵字:文學|主旋律|創作現狀
開本:16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主旋律”文學,指的是反映國家所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或社會文化價值的文學作品,以小說為主。近年來,“主旋律”文學的發展已經超越了早期的單調格局,在內容表現上呈現多樣性,在藝術技巧上也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取得了思想和藝術上的成就與突破。本書以歷史小說、新革命歷史小說、大廠小說、反腐小說為研究對象,考察“主旋律”文學的現狀和走向,並以此觀察整個當代文學體制中的“詢喚”與“協商”。

目錄

緒 論
第一章 歷史再現的文化政治——歷史小說研究
第一節 重新審視歷史敘事
一 議題的產生:定義“主旋律”歷史小說
二 事件到來:“價值觀”的知識考古學
第二節 歷史鏡像與現實隱喻
一 帷幕背後:歷史、小說、現實的對話互動
二 盛世懷想:身份認同與記憶的儀式
第三節 英雄神話、國族想像以及敘述的政治學
一 斷裂與跨越:英雄典範的轉移
二 想像性解決:“大和解”的敘事策略
三 秩序的重申:父/家/國的層疊敘事
四 歷史的焦慮:對於“翻案”的一種闡釋方法
第四節 歷史書寫中的政治智慧
一 歷史作為方法:反思“民族國家”思想框架
二 地圖與國家:主權訴求的敘事表征
三 懷柔遠人:民族關係與天下觀念
四 文化中國:從“特殊性”到“普遍性”
第二章 斷裂與延續的歷史辯證法——新革命歷史小說研究
第一節 從“革命歷史小說”到“新革命歷史小說”
一 “革命歷史小說”文學資源的復活
二 “新革命歷史小說”對“十七年”時期寫作模式的繼承與拓展
第二節 改寫與重構:“新革命歷史小說”的敘事模式
一 史詩類作品對“十七年”時期模式的改寫
二 英雄傳奇類對“十七年”時期模式的改寫
三 政委形象的變遷
第三節 “新革命歷史小說”對身體的呈現
一 性感的身體:身軀的凸顯及暴力美學
二 軀體中的軀體:身體的升華
三 女性的軀體:欲望化場景與性別秩序
四 以身體為中介跨越斷橋
第四節 新革命敘述的兩重性
一 告別革命
二 對1949年以後的歷史書寫
三 對歷史的重新思索
第三章 改革的震盪及其文學回聲——大廠小說研究
第一節 改革·敘述·主旋律
第二節 “主旋律”大廠小說的敘事策略與意識形態
一 逃逸的美學:圓形結構的自我闡釋
二 彌合的敘事:“以廠為家”與憤懣的轉移
三 歸還的遺產:歷史記憶的魂兮歸來
第三節 工人主體的失落與重構
一 廢墟的寓言:再現創傷與治癒創傷
二 身份的位移:從勞動烏托邦到市場烏托邦
三 尊嚴的恢復:如何重構工人主體
第四節 想像底層與再現底層——從“主旋律”大廠小說到底層文學
一 底層的故事:對象、背景與命名
二 苦難的延長線:“主旋律”大廠小說與底層文學的比較
三 被挪用的底層:議程設定與他者的倫理
第四章 權力想像的文學表征——反腐小說研究
第一節 腐敗與清潔的辯證法
第二節 “主旋律”反腐小說中的敘事模式與意識形態
一 當英雄遭遇“庸俗政治學”
二 從現實危機到秩序重建
三 走鋼絲的寫作與意識形態的閥域
第三節 政治文化的倫理重構
一 官僚與民眾:重建“代表性”和“血肉聯繫”
二 法理與倫理:在法治理想與反腐英雄之間
三 個人與國家:懺悔、教化與公民倫理
結 語
參考文獻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