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荔枝膜》是徐勃寫的詩。徐勃,明代閩縣(福建省福州市)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詠荔枝膜
- 作者:徐勃
- 作者字號:字惟起,號興公
- 作者別號:三山老叟、天竺山人、竹窗病叟
原文,注釋,作者介紹,
原文
曾向忠州畫裡描,胭脂淡掃醉容消。
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後嬌。
白玉薄籠妖色映,茜裙輕裼暗香飄。
嫣紅狼藉誰收拾,十八閩娘裂紫綃。
注釋
忠州:古州名,在四川省東部、長江沿岸。
胭脂:一種紅色的顏料,用以塗臉頰或嘴唇,國畫家亦用作顏料。也泛指紅色。
荷瓣:借喻荔枝膜。
桃花:借喻荔枝膜。
茜(qiàn)裙:大紅裙子。茜草根可以作大紅色的染料,因即以指大紅色。喻荔枝膜。
輕裼(xī):輕輕的裘衣外的罩衣。喻荔枝膜。
嫣紅:嬌艷的紅色。
狼藉:亦作“狼籍”,縱橫散亂。
作者介紹
徐勃(1570-1642),字惟起,號興公,別號三山老叟、天竺山人、竹窗病叟、筆耕惰農、鰲峰居士等。出生於福州鰲峰坊,祖籍荊溪鎮徐家村。他不僅是一位詩人、書畫家,更是著名的方誌學家、藏書家。其詩以清新雋永見長,人稱“興公詩派”,與曹學佺同為閩中詩壇領袖。徐 諳悉鄉邦文獻,三次參加修纂《福州府志》。著有《鰲峰集》、《榕陰新檢》、《閩唐南雅》等等。
徐勃於嘉靖四十二年出生於福州鰲峰坊。父親曾任河南永寧知縣,但徐勃卻對當官不感興趣,無心入仕。自中了秀才以後,徐勃便摒棄科舉,全心投入他的所愛好的“學問”中去。
儘管徐勃僅僅是個秀才,可是他的大名卻廣為人知,與曹學佺等人一起成為閩中詩壇的中流砥柱。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正是一位詩人的必修課。明萬曆年間,徐勃與福州當地詩人陳價夫、陳薦夫、鄧原岳、謝肇浙等組織籌建了“芝山詩社”。而後徐勃一有閒暇便計畫四處遊歷,遍訪名勝古蹟,並輾轉求學於各地。萬曆十二年北上江歷吳江;萬曆二十三年、二十九年做了兩次吳越之游;三十五年,遊歷於廣東……直到他去世的那年--崇禎十二年,七十七歲的徐勃還帶著他的兒子赴江蘇常熟求學於大學者錢謙益。
在這輾轉遊歷之間,徐勃促發了大量的創作靈感,寫下了大量的詩歌、樂府歌及近體詩,其中就有不少吟頌福建各地名勝的詩篇被收錄到《閩都記》中。這些詩以其清新雋永見長,被人稱為“興公詩派”。而他也因為交友廣闊,被人稱讚為“跡所至,遍攬四方豪俊。”
正是由於徐勃文采卓著,熟讀地方文獻的同時還能通曉各地風土人情,他先後三次參加《福州府志》的編修工作。除此之外,徐
還修撰了《雪峰山志》、《鼓山志》、《榕城三山志》等等。並留下了許多著作,有《閩中海錯疏》、《紅雨樓集》、《閩南唐雅》、《榕蔭新檢》、《紅雨樓書目》、《筆精》、《閩畫記》、《荔枝譜》等。
說到徐勃“讀萬卷書”並沒有吹噓。明萬曆年間,徐勃因為所藏書太多,便在於山上建起了輝閣別墅,後來又和他的兄長在山下建綠玉齋、紅雨樓、宛羽樓、南損齋。據統計,僅這些地方便藏書53000多卷。史料中記載道:“客人從竹叢間進入後,便看見高牆內整整齊齊擺著書,書籤密密麻麻,即使是公卿大夫也比不上他。” 徐 曾把父兄和自己收藏的書籍目錄收編,於是便有了《紅雨樓書目》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