詌

詌,讀音:gàn,注音:ㄍㄢˋ,筆畫數:12,部首:言。

解釋: 1.口閉。 2.通"鉗"。惡。

出處:《荀子.哀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詌
  • 拼音:gàn
  • 注音:ㄍㄢˋ
  • 筆畫數:12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詌gàn 1.口閉。 2.通"鉗"。惡。《荀子.哀公》﹕"魯哀公問於孔子曰﹕'請問取人?'孔子對曰﹕'無取健,無取詌,無取口啍。'健,貪也﹔詌,亂也﹔口啍,誕也。"楊倞注﹕"《家語》作'無取鉗',王肅雲﹕'謂妄對不謹誠者。'或曰﹕捷給鉗人之口者。"劉師培補釋﹕"詌通鉗,亂也。'無取詌',即無取殘惡之人也。"一說,同"拑"。說詳清郝懿行《荀子補註》。
鄭碼:SEB,U:8A4C,GBK:D46C
部首:言,筆順編號:41112511221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古暗切,音紺。口閉也。《荀子·哀公篇》無取詌詌亂也。《注》義未詳。《家語》作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