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鎮鎮

許鎮鎮

許鎮鎮是安徽省南陵縣轄鎮,位於安徽蕪湖南陵縣城北,距蕪湖市區27公里,面積177.54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79812人(2017年)。許鎮鎮是由以前的黃墓鎮,東塘鄉,太豐鄉,奎湖鎮,黃塘鄉,仙坊鄉合併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許鎮鎮
  • 別名:許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南陵縣
  • 下轄地區:黃墓、奎湖、太豐、黃塘、東塘、仙坊
  • 電話區號:0553
  • 郵政區碼:241300
  • 地理位置:南陵縣城北
  • 面積:177.54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79812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奎潭湖、大浦新村
  • 車牌代碼:皖B
歷史沿革,特色榮譽,魚米之鄉,體育之鄉,自然地理,經濟建設,

歷史沿革

許鎮鎮是安徽蕪湖南陵縣轄鎮,距蕪湖市區27公里,面積177.54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79812人(2017年),205國道貫境而過,村級道路四通八達。許鎮鎮自然條件優越。
許鎮鎮境內河塘溝汊星羅棋布,泱泱萬畝的蕪湖市第一大湖泊——奎潭湖。區劃調整後的許鎮,人口集聚,鎮區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功能完備,資源豐富,三產發達,環境優美。 勤勞智慧的許鎮人民在南陵縣委和縣政府的領導下,全鎮上下緊緊圍繞“加快發展、富民強鎮”這個主題,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務真求實,狠抓落實,經濟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許鎮是歷史文化名鎮,幾千年歷史綿延不斷。三國時東吳大將黃蓋曾在此屯兵,死後葬於此,現存古蹟“ 黃墓 ”。許鎮曾是酒的故鄉,境內“仙酒坊”(現為仙坊), 為古釀酒遺址,大詩人李白來南陵時,曾在此把酒吟詩,留下千古詩句。
許鎮鎮許鎮鎮
原黃墓鎮位於南陵縣北部,下林都圩西南部。街南有黃蓋墓。鎮上設定渡口,故名黃墓渡。清屬新美鄉,1910年屬下北鄉。1939年置黃墓鄉,屬黃墓區。解放初鄉名沿舊,建黃墓、永元、郭城、丁塘、洋河 、新塘、中塘行政村,屬黃墓區。
1950年2月廢鄉,行政村不變,屬第九區。1952年設黃墓、郭城、新中3鄉,1956年1月合併為黃墓、洋河2鄉,均屬黃墓區。1957年2月合併為黃墓鄉,屬許鎮區。1958年9月屬奎湖公社。1961年9月建立黃墓公社,1984年3月改黃墓鄉,1985年2月改黃墓鎮,均屬黃墓區。
原仙坊鄉位於南陵縣北部,上林都圩西。清屬新美鄉,1910年屬下北鄉。1939年置清浦鄉,屬黃墓區。解放後,鄉名沿舊,建仙坊、大浦、南莊、清城、董村、馬仁、汪洋、林上、南松行政村,屬黃墓區。1950年廢鄉,改建仙坊、大浦、南莊、上清城、下清城、許鎮、董村、馬仁、林上、汪洋、上南松行政村,屬第八區。1952年7月設仙坊、清城、許鎮、馬仁4鄉,1956年1月合併為仙坊、許鎮2鄉,均屬金閣區。1957年2月合併為許鎮鄉,屬許鎮區。1958年10月屬許鎮公社。1961年9月建仙坊公社,1984年3月改仙坊鄉,均屬黃墓區。
許鎮鎮許鎮鎮
原奎湖鄉位於南陵縣最北端,距縣城26.3千米。鎮以湖名。清屬新美鄉,1910年屬下北鄉。1939年置奎湖鄉,屬黃墓區。解放初鄉名沿舊,建奎鎮、浮流、文閣、公商、東村、建河行政村,屬黃墓區。1950年2月廢鄉,改建奎湖、文閣、浮流、工山、東勝、建福行政村,屬第九區。
1952年7月,建奎湖、東山、建福、桃木4鄉,1956年1月4日合併為奎湖鄉,均屬黃墓區。1957年2月屬許鎮區。1958年10月與黃塘鄉合併為奎湖公社。1961年9月轄境縮小,仍名奎湖公社,1984年3月改鄉,均屬黃墓區。郵編242403。
原黃塘鄉位於南陵縣北部。鄉因駐地黃塘庵得名。清屬新美鄉,1910年屬下北鄉。1939年屬奎湖、龍潭2鄉。解放初,建大士、古圩、肖東、高橋、浮城、浦西、林塘行政村。1950年行政村無變,屬第九區。1952年7月設黃塘、大浦、池湖3鄉,1956年1月合併為黃塘、池湖2鄉,均屬黃墓區。1957年2月合併為黃塘鄉,屬許鎮區。1958年10月屬奎湖公社。1961年9月建黃塘公社,1984年4月改鄉,均屬黃墓區。
原東塘鄉位於南陵縣東北部東塘圩內,距縣城18.4千米。清屬新美鄉,1910年屬下北鄉。1939年置龍潭鄉,屬黃墓區。解放後,鄉名沿舊,建沙河、庵溪、崇聖、三合行政村,屬黃墓區。1950年廢鄉,行政村不變,屬第八區。1952年7月設東塘、民合2鄉,1956年1月合併為東塘鄉,均屬金閣區。
1957年屬許鎮區,翌年10月屬許鎮公社。1961年9月建立東塘公社,1984年4月改鄉,均屬黃墓區。1992年為縣轄鄉。1996年,面積18.6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轄民一、民二、民三、興圩、龍潭、東一、東二、東三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民一,郵編242401。
原太豐鄉位於南陵縣東北部太豐圩內,距縣城18.8千米。清屬金陵鄉,1910年屬下東鄉。1939年置太豐鄉,屬黃墓區。解放初鄉名沿舊,建李村、馬園、鄭潭、華民、古林、北斗、金閣、茆鎮行政村,屬黃墓區。1950年2月廢鄉,行政村不變,屬第八區。1952年7月,建馬園、金閣、李村、北斗、茆鎮、華林6鄉,1956年1月並為馬園、金閣2鄉,均屬金閣區。1957年2月復置太豐鄉,屬許鎮區。
翌年10月屬許鎮公社。1961年9月成立太豐公社,1984年4月改鄉,均屬黃墓區。1992年為縣轄鄉。1996年,面積44.9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鄉政府駐劉村,轄金閣、茆鎮、鄭潭、馬元、李村、華一、華二、北斗8個行政村。
1992年撤區並鄉,仙坊鄉併入黃墓鎮,黃塘鄉併入奎湖鄉。1996年,黃墓鎮面積57.8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轄丁塘、郭城、黃墓、渭塘、新中、龍潭、許鎮、清城、東風、星火、馬仁、張橋、孟太、長青、仙南、仙北16個行政村;
奎湖鄉面積58.5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轄東勝、北港、建福、蘆橋、文閣、奎湖、浮流、高橋、肖東、古圩、黃塘、周王、大浦、池湖、林塘15個行政村。1997年,撤銷奎湖鄉,設立奎湖鎮,鎮政府駐奎湖街。2003年,撤銷黃墓鎮、奎湖鎮、東塘鄉、太豐鄉,設立許鎮鎮。

特色榮譽

魚米之鄉

許鎮鎮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境內溝渠密布,小橋流水,每每春來夏至接天荷花別樣紅艷。境域內奎潭湖水面廣闊,潭深清澈,波光瀲灩,煙波浩淼,為蕪湖第一大淡水湖,安徽省著名旅遊風景區。“點染風光,隱逸休夸太白;繪圖煙景,優遊不讓范蠡”,這是清人強立在《奎湖賦》中對奎潭湖美景的描述。許鎮盛產優質稻米,同時又多魚類資源,奎湖漂魚味美質優,文明遐邇。

體育之鄉

許鎮鎮是聞名全國的體育之鄉,早年的女子籃球在省內外頗有名氣。許鎮憑藉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區位優勢,曾多次承辦全國、省、市等水上體育賽事。同時,許鎮又是一片文明小康的淨土,許鎮民風純樸,許鎮人熱情好客。

自然地理

許鎮鎮地處平原圩區,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均降雨量 1402.6 毫米,適宜農作物生長。
盛產水稻、麥、豆、油菜籽、棉、麻、桑、蓮藕、芡實、菱、茭白、魚、蟹、蝦、黃鱔等,蘑菇、荸薺、紫雲英、西瓜聞名遐邇;珍稀動物有揚子鱷,土特產有三黃雞、七彩山雞、土雞、土鴨、圩豬、蜂蜜、雙孢蘑菇、柿子、板栗、大紫李、黃花梨等。境內河塘溝汊星羅棋布,泱泱萬畝的蕪湖市第一大湖泊——奎潭湖。

經濟建設

產業結構
第三產業對鎮級經濟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各類商品零售、餐飲、娛樂休閒等服務網點分布於城區及各村莊居民點、集市,已建立了多元化、多渠道的商品流通網路體系。城鎮功能日臻完善。
文化、教育、衛生、體育、休閒、娛樂、電力、電信、郵政、金融、廣播、電視、供排水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全鎮現有中心集鎮四個,即許鎮、奎湖、太豐、東塘集鎮。
新農村建設
許鎮鎮大浦新村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新農村建設“十村示範、百村整治”的重點示範村,建設新農村的重點問題重點解決。
許鎮鎮許鎮鎮
一是把核心區建成農業觀光旅遊區,對長期使用的土地可以徵用,其它土地則可以從農民手中租賃;
二是道路建設要根據項目進展分步實施,適時徵用部分土地;
三是安置區建設要先規劃好,可先建一部分安置房,同時配套基礎設施,對項目區農民建房全部凍結,動員準備重新建房的農民到安置區來落戶,這樣通過一堵二疏的辦法逐步解決農民拆遷安置問題;四是項目核心區培植何種產業,一定要選準,要有前瞻性,不能建後幾年就落伍甚至淘汰。
長三角機遇
許鎮鎮屬於泛“長三角”經濟圈,面積178平方公里,距南京150公里、上海400公里, 緊鄰205、318國道、寧杭高速和沿江高速公路,省道三荻線穿境而過,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從這裡可以直達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等長三角各大中城市,優越的公路拉近了許鎮與長三角龍頭城市上海和長三角發達城市常州、無錫、蘇州、杭州的距離,接受幅輻射能力顯著增強,地理優勢將日漸凸現。
在充分利用優勢的同時,我們在考慮到許鎮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鎮,與長三角地區的鄉鎮相比,經濟規模不大,處於後落後的位置。2003年招商引資項目56個,直接利用資金1.2億元,顯現以工業項目為主,農業項目為輔,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格局,我們要緊緊抓住融入長三角的機遇,認清形勢,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立足泛長三角,融入長三角,實現鎮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作為泛長三角區域中的許鎮鎮,面臨諸多的發展機遇,機遇具有階段性,失不再來;機遇具有普遍性,機遇具有挑戰性,時至不迎,反遭其累;正確的把握機遇,正視嚴峻的挑戰,把許鎮鎮經濟搞上去,促進我們事業的輝煌。
伴隨著長三角經濟圈的形成,經濟全球化的逐步發展,大量國際資本、技術、人才等湧向長三角地區,長三角將依託自身地理和資源優勢,將自己發展成為重要“世界加工廠”,十六大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更為長三角經濟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在位居長三角的江蘇所轄28個縣(市)中,2005年至少有3個縣(市)GDP超500億元。
2003年,許鎮鎮實現GDP4.1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922元,離長三角地區差別巨大, 經濟發展仍處在低水平發展的階段。面對長三角的發展,許鎮處於泛長三角地區,充分利用長三角快速發展的機遇,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突破,實現跨越發展。通過招商把許鎮鎮建設成為長三角重要的零配件加工基地,發展許鎮的工業經濟,使許鎮GDP水平上了個新台階。
長三角越來越成為外商投資和項目轉移的聚集區域,這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和極富含金量的現實機遇,面對許鎮鎮實際利用外資少,這是最嚴峻的挑戰。
2003年,許鎮實際利用外資128萬美元,省外資金1.1億元,與長三角地區相比,外資太少。許鎮鎮結合自身條件,利用大量資本湧入長三角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上海處於長三角龍頭的地位,千方百計,擴大招商力度,2004年利用外資的重大突破。許鎮鎮充分認識自身的優勢,地理位置優越,水資源豐富,環境優異,勞動力資源豐富。許鎮鎮加大引進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真正把許鎮建設成為泛長三角的重要的工業基地。
許鎮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