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芥昱(1922—1982),生於四川成都,1940年入讀西南聯大,主修工程,但對文學卻有濃厚的興趣,曾企圖跟沈從文學寫小說,隨聞一多寫詩,可惜因時局不穩定,家事煩瑣,未成事。但許芥昱非常仰慕聞一多,他那把終生未剪的山羊鬍子,正是「聞一多式」的招牌。
1944年,許芥昱得清華大學文學士後,旋赴美任中國空軍駐美首席翻譯官及語言顧問,後得俄勒崗大學新聞學碩士,史丹福大學中國現代文學博士。畢生從事教育,致力推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永不消隱的餘韻》、《許芥昱印象集》,收錄許氏數十篇好的文章,悼念這位一代學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芥昱
- 出生地:四川成都
- 出生日期:1922年
- 逝世日期:1982年
人物生平,童年時代,青年時代,留美深造,寫作生涯,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童年時代
許芥昱原籍四川成都,1922年出生於一個有教養的家庭,自幼即在父親的教育誘導下養成了勤學深思的習慣。如初學識字時,他父親不僅要求他辨別字形、正確理解音義,還要求能組字成句,靈活運用。街道上的牌號、招貼和無聲電影中的字幕,都曾作為測試、練習的現實教材。他的父親還常給他講述流行的傳奇故事,但不一定按本本原型敘述,而是針對現實,一多有塑造和加工。這種聯繫實際的教育,使他多受啟發感染。所講的故事,不論是人鬼仙佛或妖魔靈怪,大多表現一個中心思想,即每個人都應自立自強,不依靠他人過活;助人是不應計較報酬的;經過勤奮努力獲得的成功是能使人感到快樂和滿足的。這些通過故事人物所體現的思想意識,對芥昱性格的成長和此後的治學為人,都曾產生較大影響。
青年時代
1940年,芥昱在成都華西協和中學畢業後考入西南聯合大學敘永分校工科,次年分校併入昆明本校,便由工科轉入外國文學系。從此開始了他對中外文學的系統學習,決定了他在此後數十年中探索研究的方向。
在西南聯大4年,芥昱先後受到吳宓、聞一多、馮至、卞之琳、沈從文、謝文通等知名學者的教導啟迪,當時即從事新詩創作和話劇的編寫、演出,在文學藝術上表現了傑出才能。1943年畢業前夕,為適應抗戰形勢需要,他和同級同學400餘人報名從軍,參加了軍委會外事局在昆明開辦的譯員訓練班,結業後被派到中、緬、印戰區美國軍隊中擔任翻譯,後又隨空軍學習人員赴美,仍任翻譯工作。抗戰勝利後,他被調到中國駐美大使館武官處任職,先後兩年。中間曾隨衛立煌將軍等人赴歐洲考察,周曆英、德、法、比和瑞士等國。這使他日益擴大視野,反覆考慮過此後應該選擇的道路。
留美深造
1947年,芥昱獲得機會到奧立崗大學新聞研究所深造,結業後取得碩士學位併到舊金山《世界日報》擔任編輯工作,還曾在加州蒙特瑞美軍語言學校任教。由於他對已有知識並不滿足,1956年又到史丹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併兼任該校中文講師。1959年榮獲博士學位,受聘到舊金山州立大學創辦中文及日本文學系並擔任中文系主任。此後除盡力教學之外,仍繼續從事中國文學的介紹編譯工作。
1982年1月4日美國加州發生一次特大暴風雨,芥昱寓後山崖崩潰,人皆出屋奔避,芥昱搶拾-書稿要件,一旋踵間,土石流湧來,舉宅盡沒。難聞,美國學界、全美華僑及海峽兩岸知交舊友,無不同聲悲悼。痛惜此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和進行中美文化交流之學者,光影經天,倏如彗逝!
寫作生涯
芥昱長期居留海外,從事中國近現代文學的研究介紹,並非完全由於平昔素養和興趣愛好,而是出於強烈的愛國熱忱。在他選擇、決定這個研究方向之前,他的好友Cyri Birch曾經勸阻過他:“在歐美,中國近、現代文學向來是被輕視的,多數漢學家都不願問津,甚至認為只有不懂中國古典文學的才去幹這類沒出息的事。”芥昱學養深厚,並不缺少研究、介紹古老漢學的能力,但他還是衝破了世俗的偏見,毅然決定了這個終生致力的研究方向。他認為,要使外國人對現代中國有正確深切的了解,介紹傳播中國近、現代文學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加強文化交流、增進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徑。同時他還看到,當時研究、介紹中國近、現代文學的西方人,大多並不精通中國語文,他們的轉譯、解說是很難如實和盡善的,他認定這是他責無旁貸的事。他生前就曾對朋友們說。“確曾有好心的朋友勸過我,認為我的古文舊學根柢不差,把精力放在現代作品上是太浪費了。其實這是我多年蘊蓄的願望,我不能一輩子躲在舊金山大學看黃豆芽發芽,我應該做一點心安理得的事。”什麼是他心安理得的事呢?那就是竭儘自己的畢生精力去介紹傳播中國文化,讓西方人對中國文化能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從而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他沒有從個人的名譽地位考慮,首先想到的是要對得起曾經生他、養他的祖國。
芥昱對終生事業的擇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經決定之後,就以嚴謹、細密的作風和鍥而不捨的精神終始其事。他的朋友們都把他在1963年出版的《二十世紀的中國詩》作為他的“創業書”。這書確可算是他的精心之作,其中不僅有忠實雅潔的譯文,客觀持平的評述,還闡明了古詩與今詩的血緣關係,指出詩人從民間文學和外國文學吸取營養的必要性。由於入選作者大多是他的舊日相識,他對他們的身世經歷以及有關作品的時代、社會特別熟悉,因此其議論精闢,能給人以有益的啟迪。
1968年,芥昱所撰《周恩來傳》出版了,在資料收集和論述評價上充分表現了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由於保存在國內的許多珍貴資料他都無法看到,只好盡一切可能在國外收羅。為了核實參證,他親自去訪問過周恩來的同學、朋友和親戚。從一些曾在上海、京都,柏林、巴黎等地和周恩來有過交往的舊友中,他獲得了不少難得的資料,經過審慎的取捨,然後才進入寫作過程。此書出版不久就先後譯成中、日,德、法、意五種文字,成為風行一時的暢銷書。
1973年,芥昱回國觀光後,出版了《中國的文藝界》一書。在書題之下,加上了“一個作者在人民共和國訪問”的副題。這表明他是從作者自已的立場、觀點來寫的。他只寫了曾經親身訪問過的27個作家,音樂家和演員,對他們都不輕下評語,只是如實記錄訪問的談話和經過,但他從中給讀者提供了不少難得的資料。例如記敘他和沈從文的重逢就很親切感人。這個久已與世隔絕的老作家正是通過他的訪問介紹才得以重新名揚於世的。
打倒“四人幫”以後,芥昱敏感地預見到,中國文學即將步入一個新的階段,是斷代論述的一個分水嶺,他決定及時加以總結,寫出了他最後一部著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藝》。在這長達976頁的作品中,他收錄論述了122位作家,其中包括208篇譯文,1980年由印第安那大學出版。此書出版後即被美國大學及研究所圖書館協會評為1980年最佳學術著作之一,舊金山大學還準備授予“勞績獎章”,可惜不久他就去世了。
童年的記憶,少年的憧憬,秋晴天際的遊絲,飄忽不定!春花的微艷,夏夢的殘痕,清夜琴音的餘韻,永不消隱!這是美籍華裔學者許芥昱留下的一首飽含鄉土之情的詩篇。1982年他在舊金山遇難喪生後,國內外的舊日師友柳無忌、沈從文、戈寶權、袁可嘉、蕭軍等多有悼念之文,後在香港輯印成冊,擷取此詩精粹,題名《永不消隱的餘韻》。芥昱留居美國近40年,僅在1973年一度回國觀光。著述甚多,均用英文寫成,雖巳蜚聲歐美,但國內尚鮮為人所知。芥昱一生的主要精力是研究和向西方介紹中國近現代文學,同時兼涉的也比較廣泛。如在舊金山州立大學任教時,曾任中國文學系主任,也擔任過世界文學及比較文學系主任。他寫過周恩來、聞一多等人的傳記,也寫過引導外國人探索中國語言產生、發展規律的《由龍到人》(譯名,下同)。1979年,他曾和王方宇合作,用中、英文分寫《看齊自石的畫》。他執筆的英文本,有詳盡的解說,精闢的論述。由於他能詩、工書、善畫,對中國傳統史學藝術理解頗深,又能運用現代科學方法整理條貫,故能在教學、編著、譯述中獲得較大的成就。當然這也是同他的家世、經歷和勤奮不懈的自學精神分不開的。
除上舉諸書外,芥昱其它著述尚多,內容雖各有不同,但宣揚祖國文化、加強中西文化交流的目的、願望是始終如一的。令人遺憾的是他的宏大計畫未能如願完成。
人物評價
在芥昱未及完成的寫作、編纂計畫中,特別值得提到的是有關中國近、現代文學的資料彙編。他身居海外,長期從事西方人所謂漢學的教學研究,經常感到資料缺乏,收集困難,教學、研究和文化交流受到不少阻礙,遂下決心約集海內外同行,共同編纂一批資料工具書。計畫分期進行的有以下幾種:
①二十世紀中國作家傳記辭典
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資料索引
③中國文學研究手冊
④中國文學研究指南
⑤二十世紀中國詩續集
僅看書目就可概見其涉獵範圍之廣,當然也不難想見編纂工作的艱巨。真能編成出版這樣一批內容豐富的資料,不僅可作為西方入學習研究中國文學的津梁,對國內文學界也是大有裨益的。
芥昱治學嚴謹,久為世所稱道。在編纂這批辭典、索引或手冊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他的邃密務實精神。例如《二十世紀中國作家傳記辭典》,早在1976年就巳著手籌備,先成立編纂委員會,草擬商定準備收入辭典的約近600個作家的名單,分別送請海內外專家、學者共同審定,同時還約集聘請顧問委員會委員,包括在歐、美、台、港和大陸的專家學者,請他們推薦撰稿人並審閱稿件。全書計畫分三期完成,內容有說明、緣起、體例、前言;有介紹發展演變的簡史;有論述主要思潮和未來展望等專篇。此外,還附有文學年表和大事記、人名、書名索引和文學地圖等,構想周詳,內容也相當豐富。按照預定進度,第一期工作業已接近完成。不幸芥昱不及見此書出版問世了,但他辛勤草創之功是不可磨滅的,未來的廣大讀者是會銘記不忘的。
為了配合傳記辭典的編纂,芥昱曾在1977年約集從事中文教育和圖書館工作的中外朋友40餘人,討論編印《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資料索引》,計畫將海內外中,英文報刊、書籍、專篇論文和學術報告中有關中國現代文學韻資料編成分類索引。當對曾由芥昱將會談決定草擬成文,在《美國中文教師學會學報》和《現代中國文學通訊》上發表。芥昱逝世後,參加這一工作的朋友們還將繼續編纂,以期無負於芥昱生前遺願。
芥昱未及完成的寫作編纂計畫,除以上兩種外,其餘雖曾有擬議,均未及著手。緬懷他已有成果和未競之業,誠不能不使人扼腕浩嘆!
芥昱生前有《燈蛾》一詩,曾在國內《詩刊》發表,其中有如下一段:
紗罩上你找尋光明的殘餘,
紗罩下陳列了你美型的身軀,
只是僵了,你攪動春風的雙翼!
讓人們目送你告別這天地,
嘲笑你過激的瘋狂,
你終於盡忠於你的想像!
讀其詩可概見芥昱的平生志業。他就是畢生“尋找光明”的人,是盡忠於自己“想像”的人。他雖已“告別這天地”。但他留下的業績是使人永念不忘的,像“清夜琴音的餘韻”、那樣“永不消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