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2001.9~2004.11, 博士研究生,
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建築材料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4) 導師:梁堅凝 教授。
2、1999.9~2001.7, 碩士研究生,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建築材料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1)導師:梁堅凝 教授。
3、1995.9~1999.7,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工民建專業,獲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5.3~2007.8 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 職位:研發工程師。
2005.1~2005.3
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 職位: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
1、複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套用。
3、土木工程結構健康監測。
3、光纖感測器。
4、再生建築材料。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1]“A Novel Technique for Delamination Detection”, 1998-2002, 香港RGC/CERG6132/98E,第一參與人。
[2]“”,2005年,深圳市2005年建設科技項目立項,項目負責人。
[3]“預製輕集料鋼筋砼空心條板疊合樓層板結構”,2005年,深圳市2005年建設科技項目立項,項目負責人。
[5]“《深圳市住宅部品(材料)認證管理暫行辦法》編制”,2005年,深圳市住宅產業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項目第一參與人。
[6] 2005年《深圳市優良住宅部品推薦管理暫行辦法》地方標準修編專家組的工作。
[7]“工業化預製砼多層住宅樑柱中間拆分框架體系”,2005年,深圳市2005年建設科技項目立項,項目一般參與人。
[8]“深圳市留仙洞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園區場平工程爆破振動監測”,2006年,項目負責人。
[9] 2006-2009,“高強度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開發研究 [SY7200646412] ”,項目負責人,2006年深圳市科技計畫項目無償撥款資助。
[10]“建築垃圾循環利用的研究”,2006年,深圳市科技信息局科技計畫軟科學項目無償資助,項目第一參與人,負責建築垃圾處理方案的調研和編寫工作。
[11] 2006年參與深圳市政府有關住宅部品方面管理暫行辦法和細則的編制工作,主編了《住宅產業化基地研發基地實施細則》和《深圳市產業化住宅建築圍護結構設計導則》的初稿。
[12]“綠色建築產業化外牆板”,2006年,深圳市2006年建設科技項目立項,項目第二參與人。
[13] 2007年協助深圳市政府成功申報國家首個住宅產業現代化綜合試點城市,完成了《深圳市研髮型住宅產業現代化示範基地》的申報。
[14] 2007-2009, “高強度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開發研究 [CED08-02]”,項目負責人,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
[15] 2008 -2009, “利用光纖感測器對FRP分層或界面剝離的無損檢測研究”, 項目負責人,哈工大科研創新基金。
[16] 2009-2011, “利用干涉型光纖感測器對FRP 的分層或界面剝離進行無損檢測的新方法”,項目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50808054]。
[17] 2009-2011,“地震與腐蝕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材料與結構動力特性研究”,項目第一參與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50878070]。
[18] 2010-2011, “FRP 分層或界面剝離的新型快速檢測方法[0110004691]”,項目負責人,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
發表論文
[1] Xu, Y., Leung, Christopher K.Y., Yang, Z. L., Tong, P., and Lee, Stephen K.L. “A new fiber optic based method for delamination detection in composites”,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2003), V. 2, No. 3, 205-223 (SCI)。
[2] Xu, Y., Leung, C.K.Y., Tong, P., Jiang, Y., Lee, S. K. L. “Interfacial Delamination Detection in Bonded Repair with Fiber Optical Interferometric Sensor”,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Vol.65, pp.1428-1435 (SCI)。
[3] 許穎,江毅,梁堅凝,“基於對稱3×3耦合器的馬赫-策
德爾光纖干涉儀及其在複合材料分層檢測中的套用”,
深圳特區科技,(2005),V.139, pp. 356-365,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優秀論文獎。
[4] Leung C.K.Y., Yang, Z. L., Xu, Y., Tong, P., Lee, S.K.L., “Delamination Detection in Composites with Embedded Fiber Optic Sensor”,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13 April 2005), Volume 119, Issue 2, pp. 336-344 (SCI)。
[5] 江毅, 許穎, “表面貼上光纖干涉儀測量複合材料梁的分層” ,測試技術學報,(2003年第四期),Vol. 17, pp. 354-358 (EI)。
[6] 江毅,許穎,Leung C. K. Y. ,“埋入光纖Mach-Zehnder干涉儀檢測複合材料梁的分層”, 複合材料學報,2004, 21(1): pp. 129-133. (EI)。
[7] 江毅 , 許穎, Christopher K. Y. Leung, “複合材料梁修復層脫落的光纖檢測技術”, 建築材料學報,2006年(9卷)第一期,pp. 28-31 (EI page one)。
[8] Xu, Y., Leung, C. K.Y., Tong, P., and Lee, S. K. L, “A new fiber optic based method for delamination detection in composites” in 3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Palo Alto, U.S.A. (Sept. 2001) (EI)。
[9] Xu, Y., Leung, C. K.Y., Tong, P., and Lee, S. K. L., “Detection of Closed Delamination in Composites With Fiber Optic Sensor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ASCE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nference (EM 2002), CD ROM. (2002) (EI)。
[10] Xu, Y., Leung, C.K.Y., Tong, P., Jiang, Y., Lee, S. K. L., “Interfacial Delamination Detection in Bonded Repair with Fiber Optical Interferometric Sensor”, i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cro-, Meso-, Micro- and Nano-Mechanics of Materials (MM2003),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2003) (EI)。
[11] Xu, Y., Dong, B.Q., Leung, C.K.Y., “Application of 3×3 Coupler Based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in Delamination Patch Detection in Composite”, NDT & E International, Vol. 44, (2011), pp. 469-476 (SCI)。
[12] 許穎,梁堅凝,江毅,“用光纖干涉儀檢測I形複合材料梁腹板/翼緣連線處的分層”,複合材料學報,(2007),V. 24, No. 3,pp. 143-150 (EI)。
[13] 許穎, 喻 毅, 梁堅凝,“複合材料I形梁分層的光纖超聲探測技術數值研究”,複合材料學報,(2010), V.27, No. 3,pp. 162-168(EI)。
[14] Ying Xu, Biqin Dong and Yi Jiang,“Delamination Patch Detection in FRP Composite with 3×3 Coupler Based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Vols. 163-167: pp. 2488-2492 (EI)。
[15] Yi Jiang, Ying Xu,Christopher K. Y. Leung,“3×3 Coupler-Based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Delamination Detection in FRP Composite”,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 and structures, (2008) Vol. 19, No.4:497-507 (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