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燕(北師大教授)

許燕,女,漢族,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建設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常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燕
  • 國籍:中國
  • 職業:教師
  • 性別:女
  • 職稱:教授
  • 職務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
人物經歷,學習經歷,工作經歷,進修培訓經歷,學術兼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78年10月—1982年7月,在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學習,並獲教育學學士學位。
1986年9月—1989年6月,在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在職攻讀碩士學位,並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1991年9月—1995年6月,在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在職攻讀博士學位,並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許燕

工作經歷

1982年8月—1984年12月,在北京師範大學黨委青年部工作。
1984年 12月- 2001年4月,在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院)工作,曾任黨總支書記、副系主任。
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北京師範大學黨委組織部工作,兼任組織部部長。
2007年7月至今,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
2009年至今,任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建設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建設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常委
許燕

進修培訓經歷

1996年11月—1997年2月,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做研究學者。
1998年9月—1999年9月,在美國萊特州立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1999年9月—2001年9月,在北京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心理諮詢博士課程班學習。
2006年1月,在香港中文大學接受第一期管理幹部培訓。
2007年1月,在香港中文大學接受第二期管理幹部培訓。
2008年1月,在香港中文大學接受第三期管理幹部培訓。
2009年10月29日-11月16日,在美國馬里蘭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創新培訓。

學術兼職

中國心理學會理事(2005—)。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2002-)。
中國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2005-)。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秘書長(2002-)。
北京心理學會副理事長(2002-)。
北京社會心理學會副理事長(2003-)。
北京雙高人才測評專家委員會成員(2002-)。
Editor of The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8-2000)。
《心理學探新》編委,(2003至今)。
《心理科學》編委,(2005-2009年)。
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社會建設研究院副院長。

主講課程

本科生:人格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心理學概論、大學心理學、廣告心理學。
研究生:人格理論、人格研究方法、實用人格測評技術、人格心理學進展、心理學進展。

研究方向

人格心理學、心理測量、心理諮詢。

主要貢獻

承擔、參與課題:
大學生人格教育研究,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項目,1996-2000年。
大學生個性教育環境的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九五重點項目,1997-2000年。
京港兩地大學校園文化的比較性研究,香港大學研究基金,1996-1997年。
跨世紀社科人才的心理品質與培養機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1996-2000年。
師範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國家教育部“高等師範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畫”重點項目,1997-2001年。
大學生人格教育實驗研究,教育部出國留學人員研究基金,2000-2002年。
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與提高教師相應實施素質的評價研究,教育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2000-2002年
大學生人格最佳化的實驗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2001-2003年。
教師心理枯竭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五”重點項目,2001-2005年。
心理學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實驗體系的改革與實踐,世界銀行貸款:21世紀初、高等教育改革項目,2000-2003年。
21世紀公共心理學教學改革方案的研究,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重點項目,1995年—1999年。
北京市委組織部《首都高校人才建設與發展戰略報告》,2005年。
高校教師職業枯竭預警機制的研究,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2006年。
發表論文
許燕、王芳. 心理枯竭:當代中國教師的職業病. 中國教師,2003,3:5-6。
許燕. 中國中國小教師職業心理枯竭的特點和成因分析. 2002年學術前沿論叢:小康社會——創新與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10:204-213。
許燕、王芳、張西超. 中國職業女性的職業枯竭狀況調查——中國小教師、警察、職業經理人三個職業的比較研究.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3:39-45。
許燕. “職業枯竭”不容忽視. 現代商業銀行(青年版),2005,03:42-44。
許燕. 職業枯竭點擊職業人. 解讀心靈——心理健康手冊. 東方出版社,2005,9:1-17。
許燕. 現代人的職業枯竭與心理健康. 青年記者,2005,10:35-37。
許燕. 讓工作帶來健康與幸福. 中國記者,2005,12:63-64。
蔣獎、張西超、許燕. 銀行職員的工作倦怠與身心健康、工作滿意度的探討.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4,18⑶:197-199。
蔣獎、許燕、林丹瑚. 醫護人員工作倦怠與A型性格、控制點的關係研究. 心理科學,2004,27⑵:364-366。
蔣獎、許燕. 職業倦怠研究進展. 國際中華套用心理學雜誌,2004,4⑴,2:119-121。
蔣獎、許燕、張西超. 銀行職員職業倦怠狀況及與壓力水平的關係.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2004,12⑵:178-180。
蔣獎、許燕. 心理健康工作者枯竭的研究進展.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4(31):87-90。
王芳、許燕. 中國小教師職業枯竭狀況及其與社會支持的關係. 心理學報,2004,36⑸:568-574。
蔣獎、許燕、張姝玥、陳浪. 心理諮詢師工作倦怠調查.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4,18⑿:854-856。
許燕. 職業枯竭:當工作變成心理負擔. 北大商業評論,2004,10⑸:156-162。
許燕、王芳、高山. 中國中國小教師職業枯竭特徵的研究.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論叢(一). 北京大學出版社:195-203。
許燕、王芳. 從中國小教師的職業枯竭看教師的職業壓力. 教師教育論壇論文集.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組編. 論文出版社,2005,1:100-108。
高山、許燕. 農村國小教師職業枯竭及其抑鬱的關係. 中國特殊教育,2004,9:46-49。
許燕、王芳、張西超、蔣獎、張姝玥. 中國職業女性的職業枯竭狀況調查——中國小教師、警察、職業經理人三個職業的比較研究. 中國女性人才資源開發與利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5,2:53-58。
蔣獎、張姝玥、許燕等. 警察工作倦怠的調查.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05,13⑴:4-8。
張姝玥、許燕、蔣獎. Maslash倦怠量表-服務行業版在警察中修訂及套用分析.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6,20⑵:85-88。
許燕. 讓工作帶來健康與幸福. 中國記者,2005,12:63-64。
許燕. 工作是美麗的,健康是幸福的——關於職業枯竭的講演. 書摘,2006,6:94~97。
許燕. 現代職業人的職業枯竭與心理健康. 世紀大講堂(第11輯). 遼寧人民出版社,2006,1。
蔣獎、許燕. 應激的資源守恆理論. 國際中華套用心理學雜誌,2006,2⑶,1:24-26。
許燕. 大學生教育價值系統及其與專業興趣關係的研究. 北師大學報,1995,2:87—95.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高等教育),1995,5,全文轉載:
許燕. 研究生價值觀的現狀分析與建議. 青年研究,1996,8:7—14。
許燕. 北京大學生價值觀研究及其教育建議. 教育研究,1999,5:33—38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高等教育),1999,7,全文轉載。
許燕. 北京和香港大學生價值觀的比較研究. 心理學探新,2001,4:40-45。
許燕、劉嘉、蔣獎. 北京大學生價值觀演變及相關因素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專刊:5-18。
許燕、劉嘉、蔣獎、王芳、鄭躍忠、付濤. SARS突發病害與大學生價值觀的變化歷程. 心理學探新,2004,3(24):35-39。
許燕、蔣獎、劉嘉、王芳. SARS期間北京大學生價值觀變化特徵的研究. 小康社會:文化生態與全面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1:203-212。
許燕.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變遷的社會取向. 科學時報,2006.1.17。
許燕. 當代人格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心理學探新,2003,3:15-19。
許燕. 當代大學生核心人格的研究. 心理學探新,2002,4:24—28。
許燕. 大學生人格因素的性別差異研究. 心理學探新,1999,4:21—25、41。
韋克平、許燕. 教師和大學生對教師人格結構評定的因素分析(上)—— 一項中文人格特質詞的基本維度研究.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8⑻,3:42-46。
韋克平、許燕. 教師和大學生對教師人格結構評定的因素分析(下)—— 一項中文人格特質詞的基本維度研究.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5⑼,2:42-46。
許燕. 從傳統性到現代性的轉變上看京港大學生的人格差異. 心理學探新,2000,4:44-49。
楊莉莉、許燕. 北京香港兩地大學生人性觀差異的調查研究. 中國心理衛生,2004,1:64、57。
於霞、許燕. 京港兩地大學生人際信任的比較性研究. 社會心理研究,1998,1:
許燕、梁向芬. 師範生人際處理方式的研究. 青年研究,1998,4:21—27
許燕.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個性特徵探析. 北師大學報,1994年增刊:
李傳銀、許燕. 孤獨心理研究回顧. 社會心理研究,1999,3:
蔣獎、楊六琴、許燕等. 工作控制點量表(WLCS)的信效度研究.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4,18⑼:628-630。
許燕. 面向12世紀高師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 教育研究,1999,10:36—41。
許燕. 21世紀高師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 高等師範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成果叢書2——素質教育分卷.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357-367。
許燕. 高師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研究的現狀分析與實施策略. 高等師範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成果叢書2——素質教育分卷.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344-356。
許燕. 優秀教師心理素質的結構與素質教育的研究. 高等師範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成果叢書2——素質教育分卷.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11:172-199。
許燕. 心理素質是21世紀未來人的教育通行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1999,10:52—55。
Xu Yan. The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of Chinese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2000,35
許燕. 認知能力性別差異的探因性研究的現狀及未來. 心理學探新,1997,4:
許燕. 認知能力性別差異的探測性實證研究及評析. 心理學探新,1997,2:
許燕. 小學生言語能力及其發展傾向的性別差異研究. 心理發展與教育,1998,9:2—5、10
許燕. 小學生空間能力及其發展傾向的性別差異研究. 心理科學,2000,2:32—36、125
Yan XU.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of Chines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6(SSCI):
Yan XU.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for Chinese Pupils. Pakist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1997:
王中會、許燕. 套用學習風格理論進行因材施教. 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增刊:
劉在花、許燕. 智力落後研究綜述. 當代教育科學. 2003.19:36-38
劉在花、許燕. 學習困難兒童友誼質量、定向、孤獨感的研究. 心理科學. 2003,26⑵:236-239
許燕. SARS的社會心理應激與心理重建. 直面SARS的思考. 同心出版社,2003.7:216-223
許燕. 京港兩地大學校園文化及學校滿意度的比較性研究. 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獎學金基金學術研究論文集,1996-1997:
許燕. 京港兩地大學校園文化的比較. 青年研究,1997,5:38—44
許燕. 北京大學生對校園文化評價的研究. 青年學研究,1998,2:
劉在花、許燕. 社會智力評估述評. 上海教育科研,2003⑾:33—36
劉在花、許燕. 社會智力研究的理論評述. 上海教育科研,2005⑷總208期:30-32
劉在花、許燕. 小學生社會智力發展特點的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2005⑴總第55期:8-83
許燕. 師範院校大學新生的心理問題探析. 青年研究,1997,11:9—14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高等教育),1998,2全文轉載
陶紅梅、許燕等. 北京打工子弟學校與公立學校國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2004,9:86-91
許燕. 心理學差異的檢驗方法. 心理發展與教育,1997,3:28—30、45
陳勇嘉、許燕. 鍛鍊心理中感情測量研究發展的評述. 體育科學. 2005,(25)4:71-73
許燕. 旅客心理——航班延誤的衝突致因與對策. 中國民用航空. 2004,8,總第44期:33-36
張厚粲、許燕. 面向21世紀的公共課教學的改革方案. 心理學探新,1996,3: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心理學),1997,11全文轉載
Houcan Zhang,Yan Xu. Teaching of psychology to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40(000) :1-7.
國內與國際會議論文:
Xu Yan.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of Chines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6,XXⅥ. Canada: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1996,8:16-21
Xu Yan.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acial,verbal and mathematical abilities of Chinese pupils. Asian-Pacific Regional Conference of Psychology,IUPsyS,1995,8:27-30
Y an Xu,Jia Liu,Yuezhong Zheng,Tao Fu. SARS outbreak and the evolvement of values in the undergraduates.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August,Beijing
Fang Wang,Yan Xu. Job burnout in Chinese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support.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August,Beijing
許燕. 京港兩地大學校園文化的比較性研究. 第二屆全球華人心理學大會論文集. 1997年12月,香港
許燕. 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性別差異研究. 1997年全國心理學大會論文集. 1997年10月在蘇州全國心理學會議報告論文,蘇州
許燕. 21世紀理想教師心理結構的研究. 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 2000年12月,台灣
許燕:中國教師職業枯竭的特徵與成因分析,第七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10月24-26日,台灣
許燕:中國職業女性的職業枯竭狀況調查,中國女性人才資源開發與利用國際研討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主辦,2005年2月21-22日,北京
許燕:中國教師職業枯竭特徵的研究,北京大學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以及首屆學術報告會,2003年11月5日,北京大學
許燕:大學生價值觀演變的比較性研究,2003年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學術前沿論壇:中國社會變遷與公民價值觀變化趨勢,2003年12月13日,北京
許燕:2002?學術前沿論壇 “小康社會:發展與創新” 社會心理學分論壇:“應激與心理健康”,中國教師職業枯竭的特點與干預方法,2002年12月21日,北京
許燕:工作倦怠與心理健康,第四屆中國名醫論壇,2004年4月25日,北京
許燕:大學生價值觀研究初探,2005年北京大學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學術報告會,2005年12月31日,北京大學
許燕:SARS對學生心理和行為的短期與長期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2003年第四期管理科學論壇,2003年12月17日,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許燕. 職業枯竭——已知與未知. 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2005年10月,上海。
許燕、梁志祥. 北京大學生多元自尊初步探析. 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2005年10月,上海。
出版專著與教材:
許燕主編. 實用心理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張厚粲、許燕. 大學心理學.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張厚粲、許燕、寇彧. 心理學. 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
張厚粲、許燕、寇彧. 心理學同步練習冊. 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許燕. 人格——絢麗人生的畫卷.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許燕. 讓孩子人格出眾. 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7年。
許燕. 小學生智力因素的訓練. 1997年。
許燕. 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訓練. 1997年。
許燕主編. 心理健康教育(國小3-6,中學1-3,高中1-2).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許燕主編. 思想品德(7年級上冊).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許燕主編. 思想品德教師教學用書(7年級上冊).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許燕主編. 滋潤心田的春雨——青少年情感教育. 青島出版社,2005年5月。

獲獎記錄

北師大勵耘獎學金優秀青年教師一等獎(1998)。
“研究生價值觀的現狀分析與建議” 獲北京市道德建設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1997)。
北京市社會科學跨世紀人才培養“百人工程”第一批人選(1995)。
北京市社會科學界優秀學會工作者(1993—1998年度)。
北師大華為獎教金(2001)。
“CIC教學模式——普通心理學課程建設”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1)。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大學心理學》獲北京市第七屆社科成果二等獎(2002)。
《普通心理學》獲北京市第八屆社科成果一等獎(2004)。
《普通心理學》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4)。
“以核心課程為龍頭,全面推進心理學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4)。
“以核心課程為龍頭,全面推進心理學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