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許國仁
- 字號:愛周
- 所處時代:近代
- 出生時間:1881年
- 去世時間:1966年
- 主要成就:周興書室的創建人
個人經歷,早期創業,愛國事跡,地位,
個人經歷
早期創業
許愛周少年時即隨父經商,後憑著自己的聰明能幹自立門戶,他從經營副食、雜貨批發、經營水產品開始,生意愈做愈大。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許先生在穩固的商業基礎上,積極發展實業。他集資組建公司,與當地政府合作,在赤坎進行填海造地工程,赤坎的和平路、民族路、民權路、民生路等地段,便是許先生當年填海造地而成。填海工程完成後,許先生分得鋪地一百間自行發展,不出十年,就成為當地的大地主。到三十年代末,許氏在廣州灣西營、赤坎兩地已擁有房產四十多間,富甲一方。
愛國事跡
許愛周先生艱苦創業的時代,恰是中國當局腐敗無能、備受列強欺凌的時期,在父親的薰陶下,他一生愛國愛鄉,情系教育,慷慨仁善,博施濟眾,廣為世人傳頌,被譽為“今之卜式”。當看到家鄉教育落後的情況後,他將自己的“周興書室”改辦成一間私塾,並出資延請教師,免費教育鄉中子弟;後又在博立村創辦育才國小,並負責了全部經費(這是廣東南路第一所完全免費的學校)。隨後,他在坡頭、廣州灣(今霞山)等地創辦了四維中學、益智中學、坡頭中學等多間學校,為更多的人提供免費教育的機會。
法國人統治廣州灣期間,遍立煙賭,嚴重殘害人民,許愛周見此,異常憤慨,毅然向法國當局進言禁菸禁賭,並發動商人及各界人士向法國當局請願。法國當局向許愛周招標設賭局煙館,他嚴詞拒絕說:“不義之財,我堅決不要。”日寇侵占香港他返回湛江避難期間,幼子許世勛在湛江結婚,此時他雖財富盡失,兩手空空,但仍然慷慨地把親朋的饋贈全部捐出支持抗戰。1946年,即抗戰勝利後第二年,他取道廣州前往香港,目擊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之境況,憂心如焚,立即捐出國幣200萬元救災,當時的吳川縣政府給他頒發“仁心濟眾”的橫匾,縣長曾昭聲並題匾”俠義可風“贈送,嘉獎其仁行義舉和高風亮節。
地位
1966年,許先生在香港病逝,享年86歲。其後代接管家族產業,財富雖巨,但卻十分低調,人們估計許氏家族擁有至少超過200億元的財富。1984年台灣《經濟日報》載《香港30個巨富是誰》一文中,曾將當時許氏家族掌舵人許愛周先生三子許世勛排列第十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