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再福,男,1965年10月生,廣東人,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昆蟲學系主任,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首批省級精品課程——“普通昆蟲學”課程負責人,華南農業大學“植物生產類”課程平台負責人,廣州市野外科學考察協會理事長,華南農業大學教學名師,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再福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
- 出生日期:1965年10月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華南農業大學
個人簡歷,教學工作,科研工作,獎勵情況,名師心得,名師寄語,名師名言,
個人簡歷
1986年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昆蟲學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昆蟲學專業,獲農學碩士學位。1995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昆蟲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1995年至今,在華南農業大學昆蟲學系任教。2002年至今,任華南農業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學工作
現主講課程包括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普通昆蟲學”和研究生的學位課“昆蟲分類學”。曾經主講過本科生的“昆蟲分類學”和“趣味昆蟲欣賞”,國際農業培訓中心植物保護培訓班的“Biological Control”和“General Entomology”,研究生的“害蟲生物防治”、“昆蟲病理學”和“昆蟲行為學”等課程。
科研工作
主持省部級和國家級課題18項、國際合作課題4項、國際科學基金項目1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33篇,其中SCI論文19篇,出版專著四部、教材兩本。自1996年以來,與義大利、日本、比利時、澳大利亞、瑞典、英國、加拿大和美國專家合作交流42人次。
獎勵情況
曾獲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2002年,排名第2)、華南農業大學科技管理優秀獎(2002年)、第七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優秀獎(2003年,排名第1)、廣東省2003年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二等獎(排名第1)、華南農業大學2003學年多媒體教學觀摩比賽一等獎、華南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04年,排名第1)、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二等獎(2004年,排名第3)、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2006年,排名第2)、廣東省教育廳“151工程”項目一等獎(2008,排名第1)、華南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08,排名第2)、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008,排名第7)。
名師心得
全心投入 不斷創新
——談談我的幾點教學心得
一、熱愛教學
教師的神聖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作為教師,首先必須對教學滿腔熱情,明確課程教學的目標,全心全意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真正讀懂和研究課程內容,熟練掌握課程內容的結構體系和具體各個知識模組,準確把握各個知識模組的順序、學時數、重點、難點以及其解決方法。其次,必須注重充實反映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注重把體現當代學科發展特徵、多學科交叉與滲透的內容反映到教學中,以豐富同學們的知識結構和拓展同學們的思路。再次,我也知道只教一門課是教不好這門課的。為了提高普通昆蟲學課堂教學水平和效果,我還主講過本科生的“昆蟲分類學”、“趣味昆蟲”和研究生的“昆蟲分類學”、“害蟲生物防治”、“昆蟲病理學”、“昆蟲行為學”等課程。
二、精心教學
教學本身也是一門藝術。精心組織和設計教學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
在備課時,始終堅持課內和課外結合、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於一體;要考慮前後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本次課講授內容包括哪些概念、原理和方法,重點和難點是什麼,如何突出重點和詮釋難點等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注重教學過程的設計是表現教學水平和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備好課後,進行課前預講,也就是實現課程教學設計的模擬,做好了這一步,就能在課堂教學中成竹在胸、揮灑自如。另外,非常有必要對全班同學的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保證上課時能隨便叫得出同學們的名字,拉近師生的距離。
在課程教學時,每次課前簡單總結和提問前次學習過的重點內容,然後承前啟後引出本次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堅持站著講,充滿激情和幽默感,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看或少看講稿,做到一氣呵成、神采飛揚;注意前後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突出重點,詮釋難點;強調啟發式和互動性教學,在課中,安排適當時間讓同學們來討論和提問;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豐富課程內容和增強知識的科學性、趣味性,注重調動同學們的興趣和活躍課堂氣氛;注意對專業術語同時用中英文表達,對物種名同時用中文、英文和拉丁學名表達;同時,在結合有關的知識點,介紹國內外著名昆蟲學家的奮鬥故事和高尚情操,以及昆蟲與人類和環境的故事。
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能提出問題說明學生對課程學習有興趣,無論是當面提出的問題或通過網路提出的問題,我一向認真、及時回答,不會超過24小時,除非我出差了。當然我不可能回答所有的問題,但我會告訴他們去尋找答案的方法,我不希望告訴他們說“我不知道”,這會令學生很失望。
編寫有特色的教材和實驗、實習指導書。為了適應學科發展以及多媒體教學、網路教學和開放式實踐教學的需要,我編寫了“普通昆蟲學”和“普通昆蟲學實驗與實習指導”。目前,我們正在建設普通昆蟲學立體化精品教材和網上虛擬普通昆蟲學實驗室。 自行設計與製作了“普通昆蟲學”多媒體課堂教學課件和網路課件,讓現代教育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教學服務,為大眾化教育和學生自主學習服務。多媒體課堂教學課件設計精美、內容豐富系統、圖文並茂、生動吸引,深受學生歡迎。網路課件內容和教學資源豐富、精彩,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好課件,同時通過網上答疑,架起了師生溝通的橋樑。
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積極參加有關教學方法、現代教育技術等的學習和培訓,虛心向老教師請教,主動了解學生對課程教學的反饋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11年來,我一直堅持早10-15分鐘到教室,並充分利用課前課後時間與學生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對課程課堂教學的反應、想法、意見和建議。重視學生和教學督導對課程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反饋信息,不定時請學院領導和教學水平高和教學質量好的老教師來聽課並指導教學工作。集思廣益,更好提高普通昆蟲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整個教學內容的組織實施中,嚴格要求自已,全面關心學生成長,抓好教書育人。愛是心中由衷的激情,是滋潤心田的甘露,是融洽師生關係的無聲語言。因為心中有愛,令我心情愉快,精神飽滿,工作時充滿快樂和幸福,並感染和鼓勵著我的學生。同時,師生關係融洽,學生熱情高漲,學習積極主動,學習效果好,正如古人言“親其師,信其道”。
三、創新教學
包括課程教學內容、教學體系、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課程內容的創新主要是注意把握學科的學術發展脈絡和前沿,不斷充實反映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注重把體現當代學科發展特徵、多學科交叉與滲透的內容反映到教學中,包括別人的成果和自己的成果,以豐富同學們的知識結構和拓展同學們的思路。
教學體系的創新堅持課內和課外結合、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原則,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於一體,以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普通昆蟲學課程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實習教學三方面,強化實踐教學,強調綜合素質培養。課程教學包括主講老師主講和邀請國外專家就當前熱門昆蟲學問題舉行seminar,每學期邀請國外專家2~4人次,目的在於系統傳授專業基礎知識和介紹學科最新動態,讓同學們在接受基礎知識的教育同時,拓寬了視野,啟發了思維,激發了興趣,提高了英語。實驗教學包括普通實驗、綜合實驗和設計試驗。在實習教學中,時間跨度半年,開放式,到自然保護區去。先由主講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師的科研,將同學們帶到自然保護區進行分批分階段實習,每批次學生15~20人,分成3~4個小組,每小組由1個老師加1個研究生指導,常常還有外國專家參與,目的是培養同學們的能力,鍛鍊同學們的意志,培養同學們科學態度和合作精神。課程考試包括2~3次小考和1次終考,讓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把握學習系統和重點,緩解期末考試的壓力,同時老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教學效果。
教學手段的創新主要是自行設計與製作了普通昆蟲學多媒體課件和網路課件,多媒體教學和網路教學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同學們的知識結構。
教學方法的創新主要是強調互動式教學,注意啟發式、辯論式、探究式等方法的綜合套用,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發表不同觀點,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結合課程講授介紹重要昆蟲學事件和人物的故事等,介紹他人和自已觀點,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人文精神;講授專業術語名詞時,同時用英語表述,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結合課程內容,邀請國內外一些著名專家就某些熱點問題進行專題講座,讓同學們感受學科發展的脈搏、開拓視野和提高英語水平。綜合運用啟發式、參與式、討論式或探究式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總之,我覺得教學給了我很多樂趣和享受,不管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多么煩惱的事情,只要我面對學生、站在講台,都會放飛心情、全心投入講課,直到講得神采飛揚、滔滔不絕,只是因為學生那輕輕一聲“老師”。
名師寄語
愛、真、善、美是社會發展的基礎。
希望同學們肩負起祖國的重任、社會的重託,記住父母的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增長知識而走進來,為報效祖國而走出去!
名師名言
教師的神聖職責就是教書育人。
熱愛教學,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教學讓我快樂,我愛教學,我愛學生。愛是心中由衷的激情,是滋潤心田的甘露,是融洽師生關係的無聲語言。因為心中有愛,令我心情愉快,精神飽滿,工作時充滿快樂和幸福,並感染和鼓勵著我的學生。
上好每一堂課。
教學給了我很多樂趣和享受,不管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多么煩惱的事情,只要我面對學生、站在講台,都會放飛心情、全心投入講課,直講得神采飛揚、滔滔不絕,只是因為學生那輕輕一聲“老師”。
真正優秀的人民教師或名師,永遠出現在學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