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錯覺(思想心理感覺)

記憶錯覺(思想心理感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每一個人的一生中恐怕都會有一次碰到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覺。在看什麼東西的時候,會突然意識到:這事有一次曾經發生過,我曾經到過那裡,做過這件事,聽過這樣的話,當時也是這樣的燈光……在那一瞬間,大腦給我們發出一個信號,說是它認出了發生的事。這種現象便稱之為記憶錯覺,也稱回憶幻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記憶錯覺
  • 外文名:Memory illusion
  • 表現形式:輪迴轉世理論
  • 名人實例:麥當娜
  • 早期研究者:心理學大師Titchener
  • 關鍵字:關聯效應、現實檢測、流暢錯覺
表現形式,書籍記載,轉世理論,全息攝影錯覺,名人實例,論記憶錯覺,早期研究,發展契機,研究現狀,主要方面,關聯效應,錯誤,流暢錯覺,

表現形式

書籍記載

古希臘以來,在編年史、年代記以及哲學和文學著作中,已經記錄有一千多個故事,都說是有人突然覺得自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或到了另外一個時代,而且他們還經常援引不少連自己也不知道的細節。因為這事根本就沒發生過,但是他們發現並描寫這種奇怪的現象。1900年法國醫生弗朗倫斯阿爾諾還為它取了“記憶錯覺”這個名字。他還斷定,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視覺中,還會以聽覺錯覺、閱讀錯覺和體驗錯覺等形式出現。
大部分記憶錯覺的表現形式都離奇得叫人難以置信,根本無法解釋。比如說,有人相信預兆吉凶的夢,按迷信人的說法,這是他們的靈魂在定期回到過去“出差”,於是看到和體驗到了一切。而等過幾天甚至幾年之後,當夢得到了應驗,他們會驚訝地“認出” 陌生的境況。預見就這樣變成了回憶。另一些人則把這些歸咎於在強情緒作用下產生的世代相傳的“先祖記憶”。

轉世理論

對贊同輪迴轉世理論的人來說,記憶錯覺還是他們有過前世的一個證據。
相信輪迴轉世理論的人很多,這裡面還包括一些科學家和哲學家。比如說,畢達哥拉斯認為他的前世有可能是個牧人。西爾維斯特斯塔洛涅認定自己的前世是一個遊牧部落的監督哨。吉阿努利夫茲呢,要按她說,前世曾是曼谷大廟的一個舞者。他們的記憶錯覺都通過催眠術得到了證實,是催眠術讓他們回了一趟自己的過去。
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12歲時候就首次有過這種感覺。從那時起他堅信一點,他同時在過著另外一種生活,有時候還生活在18世紀。
傑克倫敦和柯南道爾也描寫過記憶錯覺的情節。蘇利克主演的喜劇《魔力》跟記憶錯覺恰恰相反,也就是說完全是所經歷的現實感覺。記得劇中主角在準備考試的時候,他在大街上找提綱時是挨著一個姑娘站著,由於看書入迷竟沒發現走進了她的家。可到後來,在“神志清醒”時去到她家做客,才突然想起到這裡來過。

全息攝影錯覺

俄羅斯研究人員曾經用全息攝影來解釋記憶錯覺的秘密。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最高人文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哲學副博士列昂尼德卡拉謝夫有他的一套獨到見解。他說,有很多學者都認為記憶錯覺是源於過度疲勞、大腦混亂,所以把未知當成已知,他卻傾向這是一種“全息攝影錯覺”。
在他看來,所謂全息攝影術的原理,就是拍出的照片任何一個局部都可以復現原照片的所有資訊。也就是說,把一張照片撕成碎片,只要有一個碎片,就可以復原原照片的整個圖像。所謂“全息”就是指局部包含整體資訊。記憶錯覺這種奇異現象很可能就是以相似方式形成的。實際上我們生活中總要接觸的整體資訊是以代碼化形式存貯在大腦里,只是我們看到和聽到的東西藏得很深,藏在潛意識裡。這些資訊只要有風吹草動就會蹦出來,像什麼氣味呀、聲音呀、燈光照明呀、與相似情景的瞬間遭遇呀,都會誘使我們造成一種錯覺,仿佛5-10年前曾有過類似的境況。雖說如果細細分析,還是有不少不同之處。
卡拉謝夫還認為,17歲的青少年由於閱歷不多,對各種各樣的生活境況還相當敏感,所以最容易出現記憶錯覺。35-40歲的時候又會遭到記憶錯覺的第二次衝擊,不過這時的感覺中已缺少青少年時期的那種純真喜悅,更多的還是一種神秘色彩。到40歲的時候,記憶錯覺已經是一種對所有逝去的事物的傷感。那些憂鬱症患者以及非常神經質和敏感的人一生中會常常出現記憶錯覺。

名人實例

麥當娜為何有她曾經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的女婢的奇怪感覺?
著名歌星麥當娜在一次對記者發表談話時說,當她第一次在北京參觀故宮時,感覺像是對它的每一條偏僻小巷都很熟悉,所以她敢斷言,她曾經是滿清朝最後一個皇帝的女婢。季娜特納也有過類似看到陌生物的奇怪感覺。她第一次來到埃及,卻像是突然看到了熟悉的景物,於是猛然“想起”自己在法老時期曾經是哈特舍普蘇特皇后的女友,或者甚至是皇后本人。而“007”紹康涅利前不久表示,他前世曾是非洲土著民族一個尚武部落的醫生。
卡拉謝夫認為這種說法相當荒誕,毫不足信。但是,比如說康涅利之所以會有這種怪誕思想,那是在他參加影片《一個好人在非洲》的拍攝之後,他在片中飾演一名醫生。
列夫托爾斯泰在給朋友的信中也描寫了自己的一次記憶錯覺經歷。他有一次去打獵,正在追一隻兔子,不料馬蹄落入一個坑裡,他從馬上摔了下來,重重地跌倒在地,這時他突然清楚地記得,200多年前他是另外一個人的時候也曾這么從馬鞍上摔倒落地。有人問卡拉謝夫,這又將如何解釋呢?
科學家的解釋是:列夫托爾斯泰經常騎馬打獵,也曾多次摔倒過,因此其中一次摔倒出現了一種非常情況是不足為奇的。因為記憶錯覺的怪異之處就在於它不是在你碰到類似情況時出現,而是當陌生環境隱藏著若干能使你回到過去的元素時才會出現。
卡拉謝夫還認為,記憶錯覺是一種能使人產生樂觀主義的充滿激情幻想的美好感覺,還向人展示了世界有多複雜和神秘,所以並不足懼。

論記憶錯覺

郭力平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
內容提要
記憶錯覺研究是記憶研究領域的一個新動向。本文簡單回顧了記憶錯覺研究的發展狀況,簡要地介紹了幾種主要的記憶錯覺。認為記憶錯覺研究是一個既有理論意義又具有實踐意義的方向,其前景是光明的。
正文
心理學家Bartlett在30年代作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實驗,他首先讓大學生閱讀印第安民間故事“幽靈之戰”,在間隔一段時間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記憶複述個故事。Bartlett發現:隨著時間的增加故事中的內容往往被略去一些,一些玄妙的內容被捨棄了,故事也會變得越來越短,更有趣的是,被試還增加一些新的材料,使故事變得更自然合理,有時甚至加入一些倫理內容。這種對過去經驗和事件的記憶與事實發生偏離的心理現象可以稱之為記憶錯覺(memory illusion)。
Bartlett的實驗在60、70年代前,幾乎沒有引起多少心理學家的興趣。直到60年代末、60年代初,由認知心理學開啟的對記憶研究的熱潮,尤其是無意識記憶(內隱記憶)研究成為記憶熱點研究的今天,人們發現記憶錯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記憶錯覺中的很大一部分被看作是無意識的),記憶錯覺問題由此開始得到加倍的關注。Gregory等(1973年)在評價知覺錯覺研究時曾經說過:“在醫學上,在工程學上,更多地在生物學上,異態往往為理解常態提供關鍵的線索和證據。因此,我們可望從異常(偏離實際)知覺的研究中理解正常準確的知覺提供靈感和依據。”同樣,記憶錯覺的研究能夠加深我們對記憶現象及其本質的理解。對記憶錯覺的研究同時具有廣泛的套用價值。

早期研究

心理學大師Titchener在他1928年的著作《心理學教程》中首次提到了“回憶與再認錯覺”。他寫道: “回憶和再認錯覺可分為兩類:我們可能回憶起或再認某些並不熟悉的事物;我們也可能無法回憶和再認我們過去經驗中已經形成的非常熟悉的事物。這兩類錯覺形式都是很常見的。”Titchener用法語將這兩類錯覺分別命名為幻憶(dejavu)和失憶(jamaisvu),不過在當時,幾乎無人用實驗方法對此加以研究。
到上個世紀中葉,人們對知覺錯覺的研究,尤其是視錯覺的研究已經有了深入的認識,而對記憶錯覺的研究幾乎還是一片空白。不僅如此,在1964年版的美國心理學詞典中,雖然對錯覺的解釋同時涉及到了知覺錯覺和記憶錯覺,但截至1964年,關於知覺錯覺的研究已數以百計,而涉及記憶錯覺的研究卻微乎其微。按照常理推測:如果人類的認知加工系統當客體呈現在我們眼前時都可能錯誤地知覺和解釋,那么當我們試圖重現過去的事物時,出現錯誤的機會應該更多。也就是說,記憶錯覺現象應當比知覺錯覺研究更為常見。然而,為什麼人們進行了大量的知覺錯覺研究而對記憶錯覺研究卻缺乏興趣呢?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對事件的知覺準確與否往往可以即刻檢驗,大多數知覺錯覺都可以通過明顯的證據證明其存在,個體也往往能因此立刻意識到自己知覺中所犯的錯誤。然而,對經驗事件的記憶卻往往隨著時間的流逝難於檢驗其準確與否,如果不是在實驗室,它的存在幾乎無從檢驗(Shepard,1981)。研究方法上的困難必然限制記憶錯覺問題的研究進展。
困擾記憶錯覺研究的另一個因素是,記憶研究的傳統方法並不適合研究記憶錯覺,經典的記憶實驗模式要求研究者關註記憶加工中的保持和提取的特徵及其原因,因而,以各種指標衡量的保持量或遺忘量成為了記憶研究的主要指標,而記憶中發生錯覺的內容,通常被忽略了。它們或者被認為不過是一種猜測(如在自由回憶中),與遺忘別無二致,或者看作是一種反應標準的轉移(如信號檢測理論對再認的理解)。
雖然如此,早期仍有一些針對記憶錯覺現象的研究。法國的Binet(1900)和德國的Stern(1910)分別採用實驗證明了記憶並非準確無誤。他們以兒童為被試,先向兒童呈現事物,爾後用一系列具有誤導性的問題檢驗其記憶,兩者的研究均發現了兒童的記憶歪曲。與此同時,Munsterberg(1908)在其著作《目擊者的立場》中,闡述了由於記憶的問題而導致目擊者證詞存在不可靠的一面。
精神分析大師Freud從19世紀末便開始了研究記憶錯覺。他認為記憶錯覺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個體早期被潛抑入無意識之中的欲望,而這種被潛抑的欲望部分是通過記憶錯誤(paramnesias,指往往帶有主觀確定性的對已經遺忘事件的錯誤回憶)和禁止記憶(screenmemories,指用它種替代某一記憶內容,並將該記憶禁止於意識之外)表現出來的。此外,Freud將童年期的記憶描述為:“只有當童年時代過去,年齡較大時才表現出來。在此期間,它們已被異化和扭曲,並且服務於後來的意向,因而一般來說無法將它們與幻想區分開來。”Freud是對記憶錯覺進行定性研究的先驅,然而Freud對記憶錯覺的論述並沒有實驗的依據。
在正統心理學流派中,格式塔學派是早期對記憶錯覺比較重視的一支。他們的記憶研究認為,記憶隨時間變化,時間越長越與格式塔的組織原則吻合。簡言之,當人們的記憶距初始事件時間愈久其記憶愈有組織即表現出完形。例如,Wulf(1922)發現視覺圖形隨記憶保存時間的增加而變得更規則、更對稱,許多其他研究者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Bartlett的巨著《記憶:實驗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1932)的發表,對以後記憶錯覺的研究具有重大影響。Bartlett認為,回憶出現錯誤是理所當然的,而回憶與初始事件毫釐不差反而是不正常的。在一次演示實驗中,他短時呈現給人們一幅畫,發現人們對圖畫內容的報告大相逕庭,人們的報告似乎主要依賴於個人背景及其反應偏好,而不是圖畫內容本身。進而,他以短暫時間重複呈現圖畫給被試,發現他們常常執著於先前的理解,仍不是根據實際知覺的圖畫內容。Bartlett由此提出圖式(Scheme)理論,認為知覺和記憶都是由人們心理圖式引導且據此解釋事件的構建過程。

發展契機

50年代信息加工理論的提出,使人類心理得以在全新的角度上加以研究。1956年,GeorgeMiller 發表的兩篇論文:《人類記憶與信息儲存》和《神奇的數字7+2:人類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局限》,使人類記憶的研究產生了根本變革。Miller的主要觀點之一就是信息編碼的概念。他認為編碼最簡單的方式是將輸入信息歸類,然後加以命名,最後儲存的是這個命名而非輸入信息本身。編碼是一個主動的轉換過程,對經驗並非嚴格地匹配,因此編碼以及之後的解碼往往會導致錯誤發生。
Miller為以信息加工理論研究記憶開創了道路,自此出現了一系列對記憶錯覺的定量研究。如Conrad (1964)研究了短時記憶錯覺後,認為短時記憶以聽覺編碼為基礎。Underwood(1965)等在長時記憶研究中發現存在詞語混淆的錯覺。 Glanzer等(1963)提出詞語環結假設(verballoophypothesis),試圖說明人們遇到視覺信息時,會把視覺信息再編碼為描述性詞語,這種描述性詞語決定了以後回憶的確切性。
到1967年,Neisser發表了巨著《認知心理學》,他明確強調認知過程的統一性,認為知覺、記憶和思維是主動的、相互依賴的加工過程。他認為記憶並不是儲存信息的簡單恢復,這些信息只是在記憶建構過程中得到了利用。因而,正如知覺過程由於建構活動而可能產生錯覺一樣,記憶也同樣能產生錯覺。Neisser的認知體系結構思想,對後繼的記憶錯覺研究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記憶研究領域產生了一個新的分支:內隱記憶(implicitmemory)。內隱記憶指通過無意識機制運作的記憶,表現為個體並未意識到的某些經驗對當前任務的自動影響;與之相對,外顯記憶(explicitmemory)則是指當個體需要有意識地收集某些經驗才能完成當前任務時所表現出的記憶(Schacter,1987)。對這兩種記憶的區分主要依據信息提取時的心理狀態。當個體無意識地提取某些經驗時,表現為內隱記憶;而當個體有意識地提取某些經驗時,則表現為外顯記憶。80年代早期,研究者們才開始對內隱記憶的本質特點進行細緻的研究,但時至今日,這一研究領域中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層出不窮。記憶錯覺現象在很大程度上與內隱記憶相關聯,因而,內隱記憶研究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記憶錯覺的研究。

研究現狀

自70年代始至今的近30年裡,認知心理學的興盛使記憶研究得到了飛速發展,記憶組織結構和功能理解的加深以及新的研究方法和實驗技術的出現,使得記憶錯覺現象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同時人們開始從記憶錯覺的研究中尋找理解記憶本質的線索,尤其是近年來記憶錯覺研究已逐步成為了記憶研究領域的一個新動向。記憶錯覺形式多種多樣,以下介紹的是幾種經常被用以定量研究的形式:
1.關聯效應(relatedness effects)
心理學實驗發現,如果測驗時呈現的句子和段落與先前學習的材料意義相近時,人們可能會錯認它們曾經呈現過。在採用單詞進行的研究中,人們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這就是關聯效應。Underwood(1965)在一個再認測驗中,要求被試確定每個呈現單詞是否在先前的學習詞表里出現過,當測試詞能夠由先前學習過的詞通過聯想獲得,則較容易出現虛報(再認該詞曾學習過,而事實上沒有學習過);而當測試詞與學習詞無甚關聯時,則不易出現虛報。 Underwood認為,關聯效應這種記憶錯覺現象,是由編碼時的內隱聯繫反應(implicit associative responses)造成的。當學習詞“桌子”時,關聯詞“椅子”能效激活,導致後來的記憶錯覺。除再認外,Roediger等(1995)的實驗還證實:呈現關聯詞表導致錯誤回憶率增加的現象。
2.干擾和誤導信息效應
(effects of interference and misleadinginformation)
Loftus等(1974)採用誤信息干擾範式(misinformation effect paradigm)對記憶錯覺進行了研究。他們給被試看一段撞車事故的錄像,然後向被試發放的問卷中有這樣一個問題:“當兩輛汽車_____時,汽車時速約是多少?”對於不同測試組,下劃線處的動詞不同,當動詞為“碰撞”(hit)時,被試估計時速為34英里;而當動詞為“撞毀”(smashedinto)時,被試對時速的估計升為41英里,更為有趣的是,當被試後來被問及是否看到現場打碎的玻璃時,動詞為“碰撞”組的被試有14%作了肯定回答;動詞為“撞毀”組的被試則有32%作了肯定回答。事實上錄像中現場根本沒有碎玻璃。Loftus認為,動詞 “撞毀”的效價使被試對撞車事故的記憶編碼和組織方式發生改變,結果使他們在以後更可能“記得”並不存在的碎玻璃。
此後人們用誤信息干擾範式進行了大量研究,揭示隨初始事件之後的特殊信息如何組織和改變對事件的記憶。研究重點包括被試對初始事件的遺忘,以及被試將暗示的事件誤記為真實事件等。結果表明,誤信息的重複作用,使被試更不可能準確地回憶初始事件。
3.詞語遮蔽效應
(verbal overshadowing effects)
一般來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對外部刺激事件的詞語化有助於記憶。但當所需要記憶的事件難於用語言來把握時,詞語化可能反而會有損記憶,導致錯誤記憶的發生,這種現象就是詞語遮蔽效應。Schooler等(1990)動用呼名不同的刺激,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證實了此現象。比如,當被試觀看面部圖形,並須描述它們時,則對面部圖形的記憶差於無須描述面部圖形的被試。Melcher等(1996)還將詞語遮蔽研究範式擴展到對白酒味道的再認。他們的研究發現,未經訓練的品酒者在初次品酒時,如果藉助語言描述白酒味道,則對白酒的再認差於那些品酒時無需對酒味進行言說描述的對照者。詞語遮蔽效應可以用前述Glanzer等提出的詞語環結假設來解釋,人們對事件的記憶是關於事件的詞語描述,而不是事件本身;也有學者提出採用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的相互作用來解釋效應,可能更為有效。
4.源檢測的錯覺
(illusionsofsourcemonitoring)
源檢測研究的重要假設是人們不但能從記憶系統直接提取有關事實以及知識觀點的記憶符號,同時還能夠判斷記憶符號的來源,如記憶是來源於外界的信息(確實發生的事件)還是產生於個體內部的信息(如推斷的和想像的事件)等。源檢測的研究發現記憶系統在具有識別信息來源能力的同時,也常常會混淆信息來源,導致源檢測的錯覺。如Johnson(1988)實驗發現,被試容易混淆一段記憶中的話是同伴所說的還是自己想像同伴所說的;Belli等(1992)發現,被試將自己從刊物中讀到的東西經常說成是自己親眼看到的東西。
源檢測依賴可能激活的記憶信息,它的基礎是記憶系統所登錄的初始事件的信息類型,這些記憶記錄是初始經驗的知覺和反映過程的產物。信息獲取過程中,任何有礙於知覺和反映過程的因素都將影響相關源信息的編碼,例如緊張和注意分散。同時在源判斷過程中,時間壓力、嚴格要求下的緊張、分心等都會降低人的檢測能力,這些都將導致源檢測錯覺。
5.流暢錯覺
(fluencyillusions)
Jacoby等(1988)在一項實驗中要求被試判斷背景噪聲的響度,背景噪聲中事先插入了一些被試先前聽到過的詞或者一些被試沒有聽到過的詞。當包含聽到過的詞時,被試評價該噪聲的響度要小於包含沒有聽到過的詞的噪聲響度。事實上,這兩種噪聲的響度是一樣的。為什麼被試會作出如此的評價呢,Jacoby等(1989)提出了記憶的錯誤歸因理論對此現象加以解釋,而將這種記憶錯覺稱之為流暢錯覺。Jacoby等認為記憶是兩個因素的結合物:一個是對事件的流暢加工,另一個是將加工流暢性歸因於過去經驗的心理定勢。Jacoby等(1991)還區分了兩種不同基礎的歸因:一種以快捷的、不加分析的直覺為基礎;另一種以深思熟慮的分析為基礎。此處隱含了這么一種記憶錯覺:當過去經驗導致了流暢性,而此刻被試的注意力集中在執行其它的任務,這種流暢性可能被直覺地歸因為其它因素的影響,而不是過去經驗(記憶)本身,從而導致流暢錯覺。
5.記憶中的錯誤聯接
(illusoryconjuctioninmemory)
Underwood等(1973)採用呈現由兩個單音節合成詞(如handstand,shotgun)給被試學習的方法來研究記憶中的錯誤聯接現象。在隨後的再認測驗中,呈現詞混合了先前所學的有一個音節與所學單詞相同的詞(如handmaid)、兩個音節都與所學單詞相同的詞(如 handgun)以及與所學單詞無關的控制詞,要求被試進行再認判斷。結果表明,被試對兩個音節都與所學單詞相同的詞,比對一個音節與所學單詞相同的詞和與所學單詞無關的控制詞,產生更高的虛報率。Reinitz等(1994)進行了類似的實驗,發現在對面部圖形的編碼中,也表現出同樣的效應。對於記憶中的錯誤聯接的解釋認為,學習對象(如合成詞)的各部分特徵並沒有緊密地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各部分特徵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漂浮,當來自不同單元的兩個特徵組合在一起時,容易導致錯誤再認。
長期以來,人類似乎習慣於將記憶看作為一個高度精密的整體。恰好相反的是,記憶仿佛是一位乾粗活的修補工的手藝品,而不是一位精明的工程師的產品(Tulving,1995),記憶有其不完美的一面,事實上,記憶錯覺無時無刻不是融入在我們生活之中的。記憶錯覺是記憶研究領域的一個新課題,記憶錯覺的研究不僅具有理論意義:大腦在完成記憶這一複雜功能的過程中,為什麼不能如實地反映現實而造成錯覺?這種錯覺的程度和持久性究竟如何?是否可以把它看作是有機體對外部環境能動適應體現呢?同時記憶錯覺研究還具有很現實的社會意義:如證人證詞的準確性問題,雙語現象,更如為什麼社會和文化群體可能系統地錯誤記憶他們過去的歷史等問題。總之,記憶錯覺研究展現著光明的前景。

主要方面

摘 要
記憶錯覺的研究,對我們真正了解人類記憶至關重要,它是當前記憶研究的一大熱點。本文簡要介紹了記憶錯覺研究的三個主要方面:關聯效應、現實檢測和信源檢測的錯誤、流暢錯覺,並介紹了有關的理論和研究方法。
關鍵字
記憶錯覺 關聯效應 現實檢測 信源檢測 流暢錯覺
記憶錯覺(memory illusion)就是指人們對過去事件的報告與事實嚴重偏離(Roediger,1996)。記憶錯覺的研究,對我們真正了解人類記憶至關重要,它是當前記憶研究的一大熱點。正如Estes(1997)在回顧記憶研究歷史時所說:“……而今,人們對記憶的研究興趣又轉向了記憶的喪失和扭曲。”記憶錯覺涉及的現象很多,在這裡,我們僅粗淺介紹關聯效應(relatedness effects)、現實檢測和信源檢測的錯誤(illusions of reality monitoring and source monitoring)和流暢錯覺(fluency illusion)這三個方面的研究。

關聯效應

關聯效應指某個單詞若與先前學習的單詞在意義上相近,則人們會錯認它曾呈現過。關聯效應的實驗研究一般採用這樣的方式:被試先學習詞表,然後進行再認測驗。再認測驗中包含一部分與所學單詞有各種語義联系的誘詞(lure)。要求被試確定每個呈現單詞是否在先前的學習詞表里出現過。 Deese(1959)採用獨特的再憶范試,向被試呈現由12個與目標詞(如“山脈”)有聯繫的單詞構成的詞表,然後測量未呈現的目標詞的介入。結果發現,對於一些由所呈現關聯詞聯想到未呈現目標詞的可能性大的詞表(通過自由聯想值表測定),目標詞的介入(即錯誤回憶)率極高。Cramer(1965) 也發現了這個現象,但他們的研究都未得到廣泛關注。 Roediger和McDermott(1995)借鑑Deese(1959)的研究方法,驗證了呈現關聯詞表導致高錯誤回憶率的現象。他們向被試呈現由 15個單詞構成的詞表,每次呈現後,或者要被試回憶詞表,或者要被試做算術作業。結果發現,被試對誘詞的錯誤再認率(即虛報率)幾乎與擊中率相等。無論正確再認還是錯誤虛報都有非常顯著的測驗效應:進行過回憶測驗的被試。對呈現單詞的擊中率和詞表誘詞的虛報率都高於未進行回憶測驗的被試。他們進而要被試判斷自己是否確實記得誘詞出現過(只要求回答它是否出現過,無需回憶何時呈現過),被試往往“記得”這些單詞出現過。雖然它們並未呈現過。 最近,又有一些同類範式的研究出現。Mc Dermott(1996)對記憶錯覺的持久性進行了研究,兩個實驗都表明記憶錯覺具有持久性。另外,他還發現:分類呈現單詞比隨機呈現單詞導致更高的錯誤回憶率;對學習詞的正確回憶和對目標詞的錯誤回憶,與記憶保持時間之間存在互動作用,被試在延遲一天以後,對目標詞的錯誤回憶率上升,而對學習詞的正確回憶率下降。Payne,Elie,Blackwell和Neuschatz(1996)要求被試學習詞表後,進行系列再認和回憶測驗。與Mc Dermott(1996)的研究有所不同,他們在測驗之間不插入學習過程。他們同樣發現:對未呈現的目標詞的回憶和再認都近於呈現的學習詞;對目標詞的錯誤再認率在24小時的時間間隔內沒有降低,而對學習詞的正確再認率則顯著降低;關聯效應還隨著回憶測驗次數的增加而增大。Payne等人還用模糊痕跡理論(fuzzy trace theory,Brainerd和Reyna,1995)來解釋這種記憶錯覺。 模糊痕跡理論是一個框架較大的理論體系,其中包含許多原理。與記憶錯覺直接有關的原理主要有兩個,其中之一就是模糊-清晰連續體原理(fuzzy-to- verbatim principle),認為當人們經歷一個事件時,會儲存多種心理表征,這些心理表征在區分事件時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確性。任何一個表征都處於模糊-清晰連續體的不同位置上。Payne等在他們的研究中將細節性表征(verbatim representations)看作是與學習階段呈現給被試的單個詞條相對應的記憶痕跡,而概括性表征(gist representations)則用於區分詞表的大致的語義內容,不能夠精確區分詞表的單個詞條。模糊痕跡理論的另一個與記憶錯覺現象有關的原理,是關於概括性表征和細節性表征的建立方式。模糊痕跡理論認為,人們對一個事件的細節性表征和概括性表征的編碼是並行的,兩種表征可以同時生成,概括性表征無須依賴於細節性表征。建立概括性表征的過程稱為梗概抽取(gist extraction),梗概抽取使人們從刺激中提取意義和模式。Reyna和Brainerd(1995)的研究數據表明:(1)細節性的記憶痕跡比概括性表征遺忘得更快;(2)在自由回憶測驗中,前一階段的回憶通常依賴於細節性表征,而後一階段回憶的條目則依賴於概括性表征。 Payne等認為,模糊-清晰連續體原理和梗概抽取的觀點,可用於解釋Rodiger和Mc Dermott(1995)的研究中的錯誤回憶和錯誤再認。當單詞在實驗的學習階段被呈現時,被試貯存了詞表中單詞的細節性表征,也貯存了編碼詞表語義內容的概括性表征。因為詞表上的所有單詞都與未呈現的目標詞有關,概括性表征傳輸的信息就會表明詞表單詞與一個共同的主題有關。在回憶和再認時,被試或藉助細節性表征作出反應,或通過概括性表征作出反應。細節性表征使被試作出準確回憶和再認,而概括性表征使被試錯誤回憶和再認未呈現的目標詞。對於自己的研究,Payne等認為,概括性表征和細節性表征的可利用性(accessibility),會隨時間而出現不同的變化,它們的可利用性都隨時間間隔的增大而降低,但細節性表征比概括性表征降低得更快些(Brainerd,Reyna,Howe和Kingma,1990)。這種可利用性的不同程度的降低,可用於說明為什麼在24小時的間隔中,被試對學習詞的遺忘是顯著的,而對未呈現的目標詞沒有“遺忘”。如果我們把回憶單詞看作是一個學習過程的話,則重複的回憶測驗可能導致深刻的概括性表征,使錯誤回憶率提高。這可解釋關聯效應隨著回憶測驗次數的增加而增大的現象,因為每次回憶測驗都有助於概括性表征,從而增加下一次測驗的錯誤回憶,同樣道理也可用於解釋McDermott(1996)的研究結果:分類呈現單詞比隨機呈現單詞導致更高的錯誤率。因為分類呈現單詞有助於梗概抽取,進而增加對未呈現目標詞的回憶。

錯誤

自20世紀70年代,Marcia Johnson及其同事對準確記憶和不準確記憶的一些現象進行了研究。他們早期的實驗主要研究被試對外界呈現的事物和內部產生的事物的頻次估計。令人感興趣的是,被試想像一個事件越多,則對其判斷事件實際發生頻次的影響越大(Johnson等,1977;Johnson和Raye,1981)。被試估計事件發生頻次時,混淆了想像的事件和實際發生的事件,無法準確檢測現實事件,用Johnson和Raye(1981)的話來說,就是現實檢測的失敗。 Johnsonh和Raye(1981)認為,人們根據編碼信息的類型和檢測時所用的判定規則來區分記憶中的內部事物和外部事物。外部事物的編碼表征特別富於知覺信息(感覺特徵和屬性)和背景信息(諸如發生的時間和地點)。而內部產生事件的編碼則應當包含許多有關用於編碼此事件的認知操作的信息。人們決定事件是否“確實發生”的時候,就會對信息的這些差別進行判斷。在有些情況下,比如,一個事件被想像得栩栩如生,有時間,有地點,有各種各樣的感受,人們就會產生混淆,認為它實際發生過。 Johnson(1983,1995)另一方面還將判斷過程分為兩大類型。她認為,被試在進行判斷時或者採用相對較快的、非精細的啟發加工 (heuristic process),或者採用較慢的、更精細的系統加工(systematic process)。啟發加工快捷而不清晰,通常用於快速判斷。當人們想到過某件事情(或者說從內部產生某件事情),它就使人感到似乎熟悉,人們進行快速判斷,會得出錯誤結論,認為它確實發生過,系統的判斷過程會把其他特徵也加以考慮,然後斷定事情是否發生過,因此不大可能出現錯誤。 Johnson的理論現已擴展為廣義的信源檢測理論,這個理論框架得到許多研究結果的支持(Johnson,Hashtroudi和 Lindsay,1993)。廣義的信源檢測理論認為信息可以有多種來源:不同的通道(聽覺、視覺、語言、圖畫)、產生時間、產生地點等等,而不僅僅是外部和內部。這個理論的主要依據,就是被試對信源的混淆,會導致有趣的記憶錯覺。信源檢測理論在記憶錯覺研究領域中越來越重要,因為研究者還用這個理論解釋了其他現象。比如,事後誤導信息的影響(Lindsay Johnson,1989)可看作為信源檢測的失敗。 Hyman和Pentland(1996)的研究結果也可用Johnson的信源檢測理論來解釋。Hyman和Pentland(1996)在實驗中要被試想像他們童年的事情,這些事情可能發生過,也可能沒有發生過。結果表明,對事情的想像,有時會使被試相信事情確實發生過。儘管事情發生幾乎是不可能的。這項研究和其他研究都一致表明,想像對產生錯誤的記憶有很大作用(Johnson,Foley,Suengas和Raye,1989)。對記憶感興趣的心理學者往往強調想像的積極作用即如何運用想像使學習內容更易記憶,等等,所以人們初次看到想像對記憶的破壞作用可能會感到驚奇。但是,Johnson的理論使我們了解到:想像既能使事件更有可能被正確回憶,也能使想像的“虛無事件”更有可能被錯誤回憶。在前一種情況下,想像賦予被編碼事件更多的認知操作,增強了關於此事件發生的記憶;在後一種情況下,認知操作使知覺細節清晰化,而清晰化的知覺細節往往標示實際發生的事件,所以將“虛無事件”弄假成真了 (Johnson等,1989)。

流暢錯覺

記憶的錯誤歸因 Jacoby,Kelley及其同事提出了在某些方面與Johnson的信源檢測理論相似的記憶歸因理論(Jacoby,Kelley和 Dywan,1989;Kelley和Jacoby,1990)。他們認為記憶是兩個因素的結合物,一是對事件加工的流暢性,另一是將加工流暢歸因於過去經驗的心理定勢。對於記憶中的經驗,人們要求其信息能夠流暢加工(很容易浮入腦海),而對於加工的流暢,人們會歸因於信息來自過去經驗。 一些有趣的記憶錯覺現象支持了Jacoby和Kelley的歸因理論。我們可以推斷,過去事件導致流暢加工,而加工的流暢性可能錯誤歸因於這個過去事件之外的其它信源(如果被試的注意正集中於其它任務的操作)。Jacoby,Allan,Collins和Larwill(1988)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他們要被試在噪音背景下聽一些單詞,這些單詞一部分是被試先前聽過的,另一部分是沒有聽過的,爾後要求被試評定背景噪音的強度。結果發現,對於先前聽過的單詞,被試判斷其背景噪音強度要弱於先前未聽過單詞的,而實際上這兩種情況下背景噪音的強度是一樣的,先前經驗對從噪音背景中聽取單詞的促進作用,被錯誤地歸因為噪音水平的差異,而沒有正確歸因於對先前聽過單詞的記憶。 Jacoby和Whitehouse(1989)在實驗中要求被試再認單詞,他們在測驗前先向被試短暫呈現某些單詞,以此控制單詞再認的難易程度。結果被試在再認測驗中將呈現的單詞評定為更熟悉,即將加工流暢錯誤歸因為熟悉。Whittlesea,Jacoby和Girard(1990)以及 Whittlesea(1993)通過控制知覺的流暢性,同樣產生了記憶錯覺現象。 Lindsay和Kelley(1996)的研究表明,增強流暢性可促進Tulving(1985)R/K研究範式(remember/know paragdigm)的K判斷。R判斷反映了情節記憶系統的作用,他能提取先前呈現項目的特定信息(如記得在學習這個項目時的所思所見),而K判斷則更多地反映了自動的記憶過程,僅產生難以區分的熟悉感。Lindsay和Kelley在他們的實驗中,先讓被試學習詞表,然後以殘詞為線索進行回憶測驗,所用殘詞或較易補全或較難補全。他們告訴被試殘詞可作為回憶詞表單詞的線索,要求被試報告出單詞並判斷自己是記得單詞呈現的細節還是僅僅知道單詞在詞表上呈現過。大多數學習詞以殘詞形式出現在測驗中,使被試相信殘詞是詞表單詞可靠的提取線索。Lindsay和Kelley的真正興趣在於研究被試對一小部分未在學習階段呈現的單詞如何判斷。結果發現,在未呈現單詞較容易由殘詞線索補出的情況下,被試往往報告這些單詞是呈現過的,他們知道它們出現的在詞表上,但不記得它們呈現時的細節。另外,再看Reoediger和McDermott(1995)的研究結果:被試往往對“再認”的未呈現詞作出R判斷。這個研究結果與Lindsay和Kelley的研究結果的差異,可能是由於測驗方式和產生未呈現詞的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Lindsay和Kelley的研究,利用線索極強的知覺(數據驅動)因素,被試再認極為流暢,由知覺因素而產生的虛假的熟悉感可能會導致K判斷。在Roediger和McDermott的實驗中,被試是由與其它記憶有關的概念驅動產生錯誤記憶,並大多作出R判斷,而非K判斷。Roediger(1996)認為,由流暢的知覺因素驅動的加工會使人產生“知道”的錯覺,而由與其它記憶有關的概念驅動的材料湧進腦海時,人們會產生“記得”的錯覺。這個假設尚需進一步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