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法學導論

計算法學導論

《計算法學導論》是2015年6月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妮、蒲亦非。

基本介紹

  • 書名:計算法學導論
  • 作者:張妮、蒲亦非
  •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6月
  • 頁數:201 頁
  • 定價:3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148603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現代社會科學的深入研究也逐漸在川大開展。1922年至1924年,吳玉章在此教授經濟學課程,鼓勵學生通過社會科學的研究,思考“中國將來前途怎樣走”的問題。1924年,學校設立了10個系,在人文社會科學6個系中,除了延續著蜀學風格的中文系外,教育、英文、歷史、政治、經濟5個系均著力於新的社會科學研究。

圖書目錄

叢書序
自然為法立法(代序)
第1章 計算法學的產生
1.1 問題框定——法學中的量化問題
1.2 概念追問——什麼是計算法學
1.2.1 計算法學抑或計量法學
1.2.2 計算法學在法學中的定位
1.2.3 計算法學研究意義
1.2.4 計算法學的主要研究領域
1.3 認識論基礎——法是確定性與模糊性的綜合體
1.3.1 法的模糊性
1.3.2 法學定量研究——有理無數慎談學術
1.3.3 法的科學性——自然為法立法
1.4 法學基礎——以公平正義為核心價值
1.5 數學基礎——處理非線性問題研究成果的興起
1.5.1 模糊數學的特性
1.5.2 人工智慧用於法學研究的特性
1.6 現實基礎——案例作用在我國逐漸增強
1.6.1 我國立法與司法的新動向
1.6.2 法律三段式推理的悖論
1.6.3 案例重要性再認識
1.6.4 案例指導制度
第2章 建立刑事量刑模型
2.1 問題提出——量刑失衡
2.2 量刑差異的思考
2.2.1 我國量刑差異原因初步分析
2.2.2 定量分析在克服量刑差異上的研究成果
2.2.3 量刑基準的確定:邏輯推演法與實證分析法
2.3 模糊數學理論基礎
2.3.1 模糊數學
2.3.2 隸屬度
2.3.3 模糊量刑系統與量刑指南
2.3.4 量刑指標的選擇
2.3.5 隸屬度函式的確定
2.4 建立模糊量刑模型
2.4.1 量刑指標的選擇——以強姦案為例
2.4.2 評價指標的權重
2.4.3 個案實例分析
2.5 小結——模糊量刑的優勢
第3章 立法文本的實證分析
3.1 研究樣本
3.1.1 立法制度樣本——以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和地方立法為主
3.1.2 司法案例庫——以醫療糾紛中精神損害賠償案例為研究對象
3.1.3 案例研究的前提假定
3.2 國內外精神損害賠償立法研究綜述
3.3 精神損害立法現狀
3.3.1 立法文本頒布狀況
3.3.2 立法表現形式考察
3.3.3 我國精神損害賠償額的設立方式
3.4 我國醫療糾紛中精神損害賠償的實際狀況
3.4.1 法律適用現狀考察
3.4.2 支持率考察
3.4.3 賠償額考察
3.4.4 醫療糾紛中精神損害賠償率的實證考察
3.5 對我國醫療糾紛中精神損害賠償的立法及司法反思及建議
3.5.1 法律適用的反思
3.5.2 支持率和賠償額較低的原因分析
3.5.3 對精神損害賠償原則的反思
3.5.4 完善精神損害賠償原則
3.5.5 完善我國醫療精神損害賠償功能的思考
3.5.6 反思醫療糾紛中的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3.5.7 完善我國精神損害賠償標準設立方式的建議
3.6 關於醫療糾紛中精神損害賠償裁量因素
3.6.1 立法角度考察精神損害賠償裁量因素
3.6.2 司法角度考察醫療糾紛中精神損害賠償的裁量因素
3.7 本章小結
第4章 建立民事裁量模型
4.1 人工智慧與法律——卓有成效的結合
4.1.1 人工智慧與法律發展簡史
4.1.2 人工智慧與法律結合必要性
4.1.3 人工智慧與法律結合的優勢與難點
4.1.4 人工智慧與法律的研究主題
4.1.5 人工智慧與法律研究的整體趨勢
4.2 法律裁量模型:現狀、趨勢、優劣勢分析
4.2.1 研究概況
4.2.2 主要研究成果
4.2.3 研究的新動向
4.3 建立精神損害賠償裁量模型的現實需求
4.3.1 案例裁量差異巨大
4.3.2 研究方法的詰難
4.4 研究樣本、假設、原則
4.4.1 研究樣本
4.4.2 研究假設一——賠償額各決定因素的不均衡性假設
4.4.3 研究假設二——案例具有普適性
4.4.4 量化分析的原則
4.4.5 我國建立司法裁量模型的背景
4.5 建立精神損害評價指標體系
4.5.1 主要評價指標概述
4.5.2 精神損害賠償的指標體系
4.6 基於BP神經網路的司法裁量模型
4.6.1 BP神經網路的理論基礎
4.6.2 人工智慧裁量模型的工作流程
4.6.3 人工智慧精神損害裁量模型結果分析
4.6.4 人工智慧裁量模型運行結果的特點分析
4.6.5 法律裁量模型優劣勢分析
4.7 建立司法裁量模型相關探討與思考
4.7.1 裁量模型的效力思考
4.7.2 裁量模型對立法的影響
4.8 對我國人工智慧與法律研究的啟示
第5章 建立法律本體檢索模型
5.1 法律本體查詢:現狀、難點
5.1.1 研究概述
5.1.2 主要研究成果
5.1.3 建構法律本體的難點和問題
5.2 建立法律本體的挑戰
5.2.1 挑戰一——法律模糊性
5.2.2 挑戰二——法律三段式推理的悖論
5.2.3 挑戰三——案例在中國司法中的有限作用
5.3 建立法律檢索本體
5.3.1 法律本體的作用
5.3.2 本體模組化的劃分
5.3.3 規範性檔案的基本要素
5.3.4 規範性法律檔案的相關性
5.3.5 案件的描述要素
5.3.6 案例的相關性
5.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