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稅所得額是按稅法規定計算出的所得額,即應納稅所得額。是徵收所得稅的依據。所得稅稅法明確規定了對生產經營和其他所得計算徵收所得稅的範圍、項目或數額,計算各項收入、成本費用的標準,以及允許在稅前列支的稅金和營業外支出等。因此,納稅人的各項所得並不一定等於計稅所得額,必須嚴格按照稅法規定計算和核定計稅所得額。
計稅所得額是按稅法規定計算出的所得額,即應納稅所得額。是徵收所得稅的依據。所得稅稅法明確規定了對生產經營和其他所得計算徵收所得稅的範圍、項目或數額,計算各項收入、成本費用的標準,以及允許在稅前列支的稅金和營業外支出等。因此,納稅人的各項所得並不一定等於計稅所得額,必須嚴格按照稅法規定計算和核定計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按照稅法規定確定納稅人在一定期間所獲得的所有應稅收入減除在該納稅期間依法允許減除的各種支出後的餘額,是計算企業所得稅稅額的計稅依據。《企業...
計稅所得額是按稅法規定計算出的所得額,即應納稅所得額。是徵收所得稅的依據。所得稅稅法明確規定了對生產經營和其他所得計算徵收所得稅的範圍、項目或數額,...
《個人所得稅》稅法規定:個人所得的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可減去費用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可減去20%的費用,其餘為應納稅所得額(即計稅金額)...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
所得額也稱“應稅所得額”。指納稅人在一定時期內,在全部實際所得額基礎上,按稅法規定加減一定項目數額的應稅所得額。我國現階段開徵的所得稅,主要對以下三種...
通俗的說計稅基礎是指資產負債表日後,資產或負債在計算以後期間應納稅所得額時,根據稅法規定還可以再抵扣或應納稅的剩餘金額。分為資產計稅基礎和負債計稅基礎。...
個人所得稅表是計算個人所得稅的表。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
新稅法規定,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新稅法同時規定,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
有些稅的課稅對象和計稅依據是一致的,如所得稅中的應稅所得額既是課稅對象,又是計稅依據;有些稅的課稅對象和計稅依據是不一致的,如房產稅的課稅對象是房產,它...
第一:通常以純所得為徵稅對象。第二:通常以經過計算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稅依據。第三:納稅人和實際負擔人通常是一致的,因而可以直接調節納稅人的收入。特別是...
所謂計稅工資,是指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外允許扣除的工資、薪金標準。現行的計稅工資的人均月扣除最高限額為3500元,最早為800元,2006年7月1日改為1600元/人/月。...
方式銷售的,其預售收入先按預計計稅毛利率分季(或月)計算出當期毛利額,扣除相關的期間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後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待開發產品結算計稅成本後再...
《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經2014年12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2014年度第4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2014年12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令第35號公布。該《辦法》分總則、...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
免稅所得額,又叫扣除標準,是指在所得稅徵收的過程中,因國家政策的規定,應當扣除的免除徵收的一部分所得額。最常見的情況是在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的計算過程...
年所得額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根據《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第七條規定,“...
個人所得稅免徵額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2008年暫免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2009年取消“雙薪制”計稅辦法。2010年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
稅法規定,取得偶然所得的個人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應依法納稅;偶然所得以收入金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納稅率以20%計算。對於大家常說的1萬元的起征點,是專指...
第六條 本辦法所稱年所得12萬元以上,是指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取得以下各項所得的合計數額達到12萬元:(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員、華僑和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在中國境內的所得每月還可附加減除費用3200元),為應納稅所得額,按3%至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額是指企業按照稅法的規定,經過計算得出的應向稅務機關繳納的所得稅金額。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