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

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

本書是一部有關日常交際技巧與學問的書籍。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是講“言語交際”、“人際溝通”等相關概念;第二至六章講相關理論問題,包括“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指向類別”、“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目標類別”、“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過程劃分”、“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情境要素”、“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基本原則”;第七至九章是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案例分析,通過鮮活生動的例證分析,理論聯繫實際,讓學習者掌握言語交際的技巧。

基本介紹

  • 書名: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
  • 作者:吳禮權
  •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79頁
  • 開本:16
  • 品牌:暨南大學出版社
  • 外文名: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 類型:心理學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6807420, 978756680742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系著名修辭學家、語言學家,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禮權博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的語言學力作。是當前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所急需的教材,屬於填補空白的學術著作與大學言語交際學方面的經典教材。書中不僅提出了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基本原則,還有經典的案例分析,內容涵蓋古今。是一部既具學術原創性,又有實用價值的著作。
著名語言學家、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馬慶株教授撰文評價說:“吳禮權教授《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一書建構的言語交際學理論體系非常嚴密,也是獨一無二的:既不同於大學《普通語言學》課程的理論體系,也不同於目前中國語言學界流行的西方語用學體系,更與漢語修辭學體系拉開了距離。這嶄新的學術體系,是吳教授十幾年獨立思辨的結果,這一學術體系的諸多支撐理論,也是吳教授提出的創新成果,踔厲風發,無復傍依。吳教授聯繫漢民族日常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實際,又總結了中國古代賢達的語言實踐經驗,因而理論創新的基礎特別紮實,說服力特彆強。

作者簡介

吳禮權,字中庸,安徽安慶人,1964年7月25日生。文學博士(中國修辭學第一位博士學位獲得者)。現任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復旦大學全國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博士生導師,中國修辭學會副會長,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理事等。曾任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客員教授、專任教授,台灣東吳大學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學者”講座教授等,上海市語文學會秘書長、副會長。
學術研究方面,迄今已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中國筆記小說史》、《中國言情小說史》、《清末民初筆記小說史》、《古典小說篇章結構修辭史》、《中國修辭哲學史》、《中國語言哲學史》、《中國現代修辭學通論》、《表達力》、《修辭心理學》、《現代漢語修辭學》、《委婉修辭研究》等16部。另有《闡釋修辭論》、《中國修辭學通史》、《中國修辭史》、《20世紀的中國修辭學》、《中國歷代語言學家評傳》、《大學修辭學》等合著8種。學術論著曾獲國家級獎3項,省部級獎7項,專業類全國最高獎1項,國家教育部科學研究一等獎1項。三十多歲即成為復旦大學百年史上最年輕的文科教授之一,也是唯一最年輕的語言學教授與博導。曾多次赴日本等海外高校講學或學術研究、學術交流,並受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等許多國際知名學府作學術演講。
文學創作方面,著有長篇歷史小說《遠水孤云:說客蘇秦》、《冷月飄風:策士張儀》,2011年11月由台灣商務印書館與雲南人民出版社以繁簡體兩種版本同步推出,在海峽兩岸讀書界與學術界產生了強烈反響。《文匯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南方日報》等全國各大媒體均有大量報導,新浪、搜狐、雅虎、香港鳳凰網等各大入口網站亦有報導。另有歷史類著作《假如我是楚霸王:評點項羽》,2005年由台灣著名出版機構遠流出版公司隆重推出,與日本“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的《項羽對劉邦》、台灣作家陳文德的《劉邦大傳》為系列套書,是當年風靡於台灣讀書界的暢銷讀物。另兩部長篇歷史小說《鏡花水月:游士孔子》、《易水悲風:刺客荊軻》,分別於2013年10月與2014年1月由台灣商務印書館、暨南大學出版社以繁體與簡體兩個版本在海峽兩岸同步出版發行。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一、言語交際
二、人際溝通
三、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關係
四、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五、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指向類別
一、上行溝通
二、平行溝通
三、下行溝通
第三章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目標類別
一、請託
二、討饒
三、說服
四、示好
五、取悅
六、娛樂
七、傳情
八、拒絕
九、宣洩
十、調侃
十一、博弈
十二、諷刺
第四章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過程劃分
一、稱謂
二、上題
三、言事
四、收結
第五章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情境要素
一、角色
二、時機
三、場合
四、心理
第六章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基本原則
一、知人論事
二、友善合作
三、講究策略l
第七章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案例分析之一:上行溝通
一、今章遇桀紂者,章死久矣:晏子一語諫景公
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少孺子妙喻諫吳王
三、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優孟建議楚莊王以人君之禮葬馬
四、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燭之武一舌敵萬師
五、陛下好少而臣已老:顏駟對漢武帝發牢騷
六、昔子罕不以玉為寶:甘後稽古勸夫
七、臣許而不與:張思光巧諷齊太祖
八、汝為縣令,獨不知吾天子好獵耶:敬新磨的雙簧戲
九、向外飛則四國來朝,向里飛則加官進祿:金章宗優伶的見解
十、胡塗如今盡去得:阿醜太監說相聲
第八章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案例分析之二:平行溝通
一、事有不可知者三,有不可奈何者亦三:王稽說范雎
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少有大志
三、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孔融想當然
四、先弄大姨,後弄小姨:歐陽修的風流韻事
五、良夜清風月滿湖:蘇東坡為妓女脫籍
六、君子之交淡如水:貧士的祝酒詞
七、我便吃得,你卻捨不得:塾師認為雞有七德
八、紳士的演講,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林語堂的演講
九、我們台灣的水:移民在他鄉的苦衷
十、再來一客牛排,另外給我一個鎮紙:西餐店裡的故事
第九章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案例分析之三:下行溝通
一、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齊王拒用孟嘗君
二、將入戶,視必下:孟母訓子不得休妻
三、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劉邦忸怩作態做皇帝
四、得無厥貽之力:梁武帝手詔戲大臣
五、蓮子心中苦:金聖歎真實的內心世界
六、吃掉我之後必須要演講:林語堂的笑話
七、那你就把下半杯乾了:梁實秋的勸酒詞
八、讀書首先要看出它的好處,其次才是批評它的壞處:熊十力訓示徐復觀
九、何必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錢鐘書拒見英國女士
十、我是醉酒之翁不在意:老先生的幽默
參考文獻
後記
吳禮權主要學術論著一覽

序言

《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序

吳禮權教授是語文學界海內難覓的奇才,是中國修辭學的第一位博士學位獲得者,被選為中國修辭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禮權教授的古漢語功底非常深厚,中國古典文獻與中國古代文學方面的造詣卓爾不群,同輩望塵莫及,許多前輩學者也自嘆弗如。吳教授還諳熟英語與日語,熟知東西方語言學與文學研究的前沿領域。這種獨特的知識結構使他寫出《中國語言哲學史》、《中國修辭哲學史》、《中國筆記小說史》、《中國言情小說史》等拓荒之作,成為這四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與學科奠基人。他在修辭研究領域的突出成就在學界人所共知。
吳教授思辨醞釀了十多年,完成了《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這部語言學理論著作。該書直面中國人的語言生活現實,獨具隻眼地觀察人們日常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方方面面,從語言表達的實際出發,高屋建瓴地把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指向類別區分為“上行溝通”、“平行溝通”、“下行溝通”等三大類,周密細緻地把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目標類別區分為“求托”、 “示好”、“傳情”、“渲泄”、“博弈”、“諷刺”等十二小類,把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過程劃分出“稱謂”、“上題”、“言事”、“收結”等四個因子,論述了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所要關注的四大情境要素:“角色”、“時機”、“場合”、“心理”,提出了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三個基本原則:“知人論事”、“友善合作”、“講究策略”。為了驗證該書建構的理論及其體系的科學性與實用性,作者特設三章,分析三十個具體案例,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文本,既具體印證了自己的理論,又讓讀者從中真正領悟到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應把握的規律與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達到“活學活用,立竿見影”的目標。
可以說,吳禮權教授《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一書建構的言語交際學理論體系非常嚴密,也是獨一無二的:既不同於大學《普通語言學》課程的理論體系,也不同於目前中國語言學界流行的西方語用學體系,更與漢語修辭學體系拉開了距離。這嶄新的學術體系,是吳教授十幾年獨立思辨的結果,這一學術體系的諸多支撐理論,也是吳教授提出的創新成果,踔厲風發,無復傍依。吳教授聯繫漢民族日常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實際,又總結了中國古代賢達的語言實踐經驗,因而理論創新的基礎特別紮實,說服力特彆強。該書提出的一系列理論觀點,由於都是深深植根於漢民族的語言生活,所以其強大的生命力毋庸置疑,必將有力地推動語言學理論與語言實踐的結合,促進中國語言學理論創新與語言學教學理念的革新。
吳禮權教授是語言學家、修辭學家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和歷史小說作家,吳教授那樣優美生動的文筆是一般學者難以企及的,因而我們讀他的專書,既能時時受到其閃光的學術思想的啟發,為其見解之精闢而擊掌讚嘆;又能從其優美的文筆中領略到漢語之美與語言表達的智慧,獲得美的享受而陶醉。我相信,讀者閱讀之後會感到我此言不虛。

馬慶株
2013年8月28日
南開大學龍興里小區寓所

[註:馬慶株教授系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長、中國修辭學會會長]

名人推薦

吳禮權教授《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一書建構的言語交際學理論體系非常嚴密,也是獨一無二的:既不同於大學《普通語言學》課程的理論體系,也不同於目前中國語言學界流行的西方語用學體系,更與漢語修辭學體系拉開了距離。這嶄新的學術體系,是吳教授十幾年獨立思辨的結果。這一學術體系的諸多支撐理論,也是吳教授提出的創新成果,躥厲風發,無復傍依。吳教授既聯繫漢民族日常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實際,又總結了中國古代賢達的語言實踐經驗,因而理論創新的基礎特別紮實,說服力特彆強。該書提出的一系列理論觀點,由於都是深灤植根於漢民族的語言生活,所以其強大的生命力毋庸置疑,必將有力地推動語言學理論與語言實踐的結合,促進中國語言學理論創新與語言學教學理念的革新。
——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長,中國修辭學會會長 馬慶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