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解頤
拼音
jiěyí
出處與詳解
指開顏歡笑。
《漢書·匡衡傳》:“無說《詩》, 匡 鼎 來; 匡 說《詩》,解人頤。”
唐 杜甫 《奉贈李八丈曛判官》詩:“討論實解頤,
操割紛應手。”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庵隨筆·詼諧本色》:“
詼諧詞語必須本地風光,方可解頤
噴飯。”
清
田蘭芳《皇清太學生信菴袁公(袁可立孫)墓志銘》:“(
袁賦諶)年即艾,猶時時作嬰兒嬉戲,以
娛親,親一
解頤,不啻
百朋之錫也。”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拾遺》備考:“近忽於《揚州日報》封面,刊登“ 朱某 求婚廣告”一則,語多興趣,閱者靡不解頤。”
詳細釋義
典源
《漢書》卷八十一《匡衡傳》
匡衡字稚圭,東海承人也。父世農夫,至衡好學,家貧,庸作以供資用,尤精力過絕人。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語《詩》,解人頤。”衡射策甲科,以不應令除為太常掌故,調補平原文學。學者多上書薦衡經明,當世少雙,令為文學就官京師;後進皆欲從衡平原,衡不宜在遠方。事下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府梁丘賀問,衡對《詩》諸大義,其對深美。望之奏衡經學精習,說有師道,可觀覽。宣帝不甚用儒,遣衡歸官。而皇太子見衡對,私善之。
三國魏·如淳註:「使人笑不能止也。」
譯文
匡衡,字稚圭,柬海承縣人。祖父世代務農,到匡衡時喜好讀書,因家貧,匡衡當僱工獲取報酬支付費用。匡衡的精力超過常人,許多儒者讚美說:“不要講《詩》,匡衡就要來;匡衡來講《詩》,使人開心大笑不已。”
匡衡得中甲科,因為不中甲科條令,只被任命為太常掌故,後選任為平原郡文學。很多學者都上書推舉匡衡精通經典,當世無雙,應任命為文學,去京師為官;後學之輩都願跟從匡衡到平原郡學習,匡衡不應該在遠離京師的地方作官。皇上把這件事交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府梁丘賀前往詢問,匡衡用《詩經》大義回答,回答得十分深刻、精彩。蕭望之上奏匡衡精通經學,講說有師道傳承,可供觀覽。宣帝不大任用儒者,便遣匡衡回原地。但是,皇太子看到匡衡的問對後,私下裹賞識他。
人物簡介
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他曾拜當時的
博士學習《
詩經》。由於勤奮學習,他對《詩》的理解十分獨特透徹,當時儒學之士曾傳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之語,是說聽匡衡解說《
詩經》,能使人眉頭舒展,
心情舒暢,可見匡衡對《
詩經》理解之深。但匡衡的
仕途在一開始卻並不平坦。根據漢朝規定,
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
乙科者為
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匡衡九次考試,才中了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
卒史。但匡衡對《
詩經》理解之深,已為當時
經學家們所推重,當時身為太子的元帝也對其深有好感。
元帝即位後,任用匡衡為郎中,遷為
博士,給事中。這時,京城
長安一帶發生日蝕、地震等災變,匡衡乘機上書,引用《
詩經》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勸元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欲之路”(《
漢書·匡衡傳》,下引同),然後再在百姓中推廣道德教化,弘揚禮讓
仁和之風。匡衡的
奏書得到元帝的讚賞,匡衡因此遷為
光祿大夫、
太子少傅。今
山東省
臨沂市
蒼山縣新興鎮的“太子堂'村即“
太子少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