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老管見》是由北京華源書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策劃,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解讀《老子》的書。筆者以推理聯繫實際、注重邏輯、結合歷史等方法,探究出若干與傳統理解相區別的認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解老管見
- 作者:劉家潤
- ISBN:978-7-5108-3568-1
- 類別:通俗讀物
- 頁數:260頁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4
- 裝幀:膠裝
- 開本:大32開本
簡介,作者簡介,內容簡介,文章節選,
簡介
作者簡介
劉家潤,男,1934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
1957年畢業於天津大學,同年分配到石家莊市石家莊焦化廠工作,歷任技術員、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副廠長、黨委書記、廠長等職。“文革”後被選為石家莊市第六屆、第七屆人大代表、常委委員,河北省金屬學會焦化學會主任。於1994年退休。
內容簡介
《解老管見》是一本解讀《老子》的書。筆者以推理聯繫實際、注重邏輯、結合歷史等方法,探究出若干與傳統理解相區別的認識!
文章節選
一、對《老子》之道傳統認識的研討
(一)傳統認識之“道”
從近年出版的著述看,對《老子》之道,大體上有以下一些注釋或解說:
1.無、有、大、一、朴等均是“道”的不同方面的同義詞。
2.“道”是超越時空界限,永遠獨立運行,永不改變其運行軌道的。它是創造養育萬物的母體。
3.“道”是事物存在變化的總原則,是推動事物變化的內在力量。
4.“道”在多數情況下,指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某些情況下意指精神實體。
5.“道”不僅意味著客觀世界的法則,而且還意味著事物的物質實體。
6.“道”是不能用語言文字表達的,能說出的便不是永恆不變的道。
綜上所述可知,傳統認識賦予“道”的含義是多樣的。如無、有、大、一、朴、物質實體、精神實體、事物存在變化的規律、推動事物變化的內在力量、事物的本原卻不能用語言文字表達等。下面對以上的說法進行探討推究。
(二)關於各種說法的研討
以上那些說法雖各有所據,但與《老子》的論述相差較大,一些說法並不是老子的。其中與《老子》相悖的有以下幾點。
1.事物的本原是什麼?
傳統認識將“道”認定為事物本原的根據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辭海》也引此論述表明《老子》之道是事物的本原。顯然在此是以“母”字為據確定了“道”為事物之本原的。
但是引證者沒有注意到《老子》在其首章已明白無誤地指出事物的本原為“有”,即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老子》在其第二十五章提示“道”為萬物本原時加上了“可以”二字,表明此處的“母”有別於首章所說的“母”。也就是說在“有”為萬物本原的前提下,“道”在一定條件下也可將它視為萬物的本原。
歷來解老的著作都對“有,名萬物之母”避而不談,有的甚至主張將“有名萬物之母”句,點讀為:“有名,萬物之母”以避開將“有”定為本原之義。但是有名意味著有形,而“有”與“有形”同義,均指物質實體,該句仍然應解讀為“有”是萬物的本原。所以就《老子》的本義看,萬物的本原既不是“道”,也不是“無”,而是“有”。
也許有這樣的看法,以《老子》第四十章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為依據,確定“道”是萬物的本原。因為《老子》在此明確表示“有”是“無”生的,而“無”就是“道”,所以“道”是萬物的本原。
上述的推論,乍看似乎有理,但仔細推敲,這種看法是不能成立的。其理如下:
(1)《老子》第二章有“有無相生”一說,如果把“無”認定為道,據“有無相生”之說,可得“有道相生”的推論。“有”“道”既能相生,怎么能肯定“有”生於“道”呢?
(2)如果把“有”定為物質,“無”定為“道”。說虛無空寂的“道”能產生物質,這是違反常理的。更與物質不滅、能量不滅等自然原則相逕庭。
2.“道”是否能被理解為萬物的物質實體?
《老子》對“道”的特性的描述,見於該書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根據以上的論述可知《老子》描述其道的特點是:
(1)“道”是不能直接感知的。
(2)“道”不是物。
(3)“道”是經過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象的物象如此思考過程得到的。將這種思考過程稱之為“惚恍”。
(4)“道”與物是駕馭與被駕馭的關係。
(5) 以“道”御物的要點是要知道物的固有性質和初始狀態。
對第十四章的分析可知老子之道與物質實體不是一回事,不能被理解為物質實體。
3.“道”是否可以用語言文辭表達?
傳統認識將道理解為不可用語言文辭表達。並將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譯作“可以用語言文辭表達的規律,就不是永恆不變的規律”。或譯作“道,說得出,它就不是永恆的道”。《老子》一書關於道的專述有十幾處。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第三十二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三十七章)很明顯這些都是論述恆道的,怎么能說“恆道”不能用語言文辭表達呢?
在《老子》中明確表述了“道”是可以用語言文辭表達的。如“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第三十五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第四十一章)從以上的論述可知《老子》之道是能用語言文辭表達的。
4.“道”與“有”“無”的概念能否相同?
《老子》中的“有”與“無”究竟表示什麼,需依據“有”“無”所在之處的文義來判定,不能憑主觀意願去猜想。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所闡明之義是天地與事物一樣都是物,都在處於不斷變化之中,都是從“無”態變到“有”態的。當天地尚未形成之前,其狀態處於無態。當天地形成以後,天地所處的狀態則是“有”態了。同理,天地之間的事物未出現之前,其狀態為“無”;事物出現以後其狀態就應稱為“有”。由此可得到物的有態是從無態演化而來,所以《老子》說“有生於無”。這裡的“有”“無”指的是物的狀態。
《老子》中“有”“無”的另一種含義出現在第十一章,該章在列舉“車輪,器,室”三種物件後說,這些物件的“有”是物件的依賴,這些物件的“無”是物件的功用。顯然此處的“有”“無”所表示的是物質與空間。
由上所述可以得出《老子》中的“有”“無”具有兩種含義:A.表示萬物的狀態。B.表示物質與空間。
“道”是萬物行為的依從(孔德之容,唯道是從),萬物的宗法(淵兮,似萬物之宗)(第四章)。它雖有“無”的屬性(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第十四章),但不能將“無”定為“道”。總之就《老子》論述分析“道”,“有”“無”各有其義,不能混為一談。
綜合以上所述,按《老子》的論述進行分析,得到的結果是:
A.萬物的本原是“有”。
B.“道”不能當物質實體來理解。
C.“道”是能夠用語言文辭表達的。
D.“道”“有”“無”在《老子》中屬於內涵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從這些分析結果可知,傳統認識之道與《老子》本義是不相符的,也可以說傳統認識之道非老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