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世界先進制造管理——方法,案例與趨勢》是2014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力、莫莉。
基本介紹
- 書名:解碼世界先進制造管理——方法,案例與趨勢
- 作者:鄭力、莫莉
- ISBN:9787302348368
- 定價:39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1-10
- 裝幀:平裝
- 印次:1-1
- 印刷日期:2014-1-10
內容簡介,前言,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5章,包括先進制造管理釋疑、典型的先進制造系統、先進制造系統的實施、先進制造系統的管理實踐和製造的未來,是對世界先進制造管理的全景式掃描,力求通過深度解碼先進制造技術和管理的演變、理念的培育、方法的運用,將世界級製造企業的成功之道呈現給讀者。
前言
2011年,美國經濟諮詢機構HIS環球透視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占世界製造業產出的19.8%,略高於美國的19.4%,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2013年,在《財富》雜誌公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中國企業(含港、台地區)上榜數量再創新高,達到95家,繼續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的132家,而其中上榜的中國企業大部分集中在工業領域。不可否認的是,正是製造業的發展推動了中國經濟奇蹟的實現。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中國企業特別是製造業企業,與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相比差距還很大,我們的製造業普遍效率不高、浪費嚴重、污染厲害、產品質量不穩定等,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是多數製造企業都缺乏管理現代化的意識和方法,不重視過程最佳化和管理提升;二是大多數製造企業都沒有標準化、集成化的製造管理系統,導致管理散亂,流程不規範,整體效率低;三是基礎管理薄弱,浪費現象普遍存在,不合理的消耗過高;四是已開發國家先進的製造技術和管理系統在中國運用不足,近幾年雖然有部分企業在推行先進制造系統與管理,但實際效果有限,似乎先進的製造管理難以服中國之水土。
與此同時,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後,美國、德國等西方已開發國家特彆強調振興實業、發展工業、增加就業。危機讓世界看到了金融業的風險,也進一步認識到了以工業為代表的實業的重要性,全球範圍內的“再製造化浪潮”已是愈演愈烈,許多國家甚至以金融業為本的國家都已經在回歸
前言實業。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國更是提出了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的目標,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的呼聲日益響亮。但復甦艱難的全球經濟和日益殘酷的市場競爭一再警示我們,加快轉型、科學發展、持續卓越依然是中國製造業要長久面對的痛苦涅槃。
作為國內最早研究生產系統和製造管理的學者與實踐者,我們一直在思索,世界級企業的競爭力究竟來自哪裡?世界級的製造企業究竟是如何煉成的?這正是本書及其姊妹篇《解碼世界先進制造管理——體系、工具與套用》所要致力探索的,那么,應當如何從管理角度來窺探世界級製造企業的成長之路,解碼揭示其成功地圖呢?非常幸運的是,結合多年的理論研究和教學,近幾年我們在國內眾多工業企業中開展了較為成功的實踐,本書及其姊妹篇就是對這些成功實踐的再總結。本書在對世界先進制造技術和管理理論進行梳理的基礎上,採用標桿研究與基於個案的深度質性研究相結合,對世界級製造企業的“殺手鐧”進行深入而系統的剖析,重現成長軌跡,探尋成長機理,解讀成長規律,力求全面而立體地透視世界級製造企業的成功之道,為中國製造企業的成長和成功提供現實的最優參考路徑和實踐標桿。相對其他介紹製造技術和管理的書籍,本書有以下特點:
一是在內容構架上,我們將縱向的製造管理理論與橫向的企業最佳實踐進行有機組合,力求為讀者展現一幅幅立體的世界級製造企業的卓越成功畫卷。
二是與諸多同類型專業書籍相比,本書並沒有耽於純粹的理論說教,也沒有流於枯燥的工具圖表,而是將先進的理論放於企業運營實踐的最前線,從50多個最佳案例去尋找企業的卓越表現,從個體到群體,從個性分析到共性挖掘。
三是與其他的管理書籍或者專業暢銷書籍不同,本書從策劃提綱開始,就力爭儘可能原汁原味地向讀者呈現先進制造管理的發展與實踐,通過大量的理論前沿、客觀數據和管理事實,更加具體且直接地描述和回答“先進制造”應該是“如何做”的問題。因為我們相信,在當前階段,中國的製造企業在進行轉型升級和標桿學習的時候,不能僅僅停留在知道別人“做了什麼”,而更應深入地了解“how”的過程與內涵,以及未來如何應對新技術和新趨勢。
四是本書最後在對“製造的未來”進行細緻解析、充分介紹時,不但對未來的製造技術和管理系統進行了理論性的前瞻,還嘗試構建了占據未來制高點的“行動圖譜”,從而展示出製造企業獲得未來核心競爭優勢的路徑指南。
全書共分為5章。第1章“先進制造管理釋疑”,解析了先進制造系統的演化路徑、體系結構,解碼了戴爾、三星等世界級製造企業的成功秘訣,由莫莉執筆;第2章“典型的先進制造系統”,深度解碼了7種具有代表性的先進制造系統,並通過最佳實踐案例,從多個視角透視了蘋果等世界級製造企業通過培育競爭要素從而形成獨步全球的競爭實力,由莫莉執筆;第3章“先進制造系統的實施”,套用標桿研究方法,系統闡述了先進制造系統的實施策略和路徑,由劉慶志執筆;第4章“先進制造系統的管理實踐”,採用基於個案的深度質性研究,從全新的視角剖析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實踐案例,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後的反思,此外還對“豐田精益生產是否代表著對大規模生產基本原則的拋棄”等一些理論界和實業界長期以來爭論不下的問題進行了解答,由鄭力、莫莉和陳奕雯共同完成;第5章“製造的未來”,對未來的製造技術及製造管理進行了前瞻分析,試圖為廣大的中國製造企業提供占據全球之巔的行動指南,由莫莉、鄭力共同完成。
本書和姊妹篇在內容上各有側重、相輔相成。本書是對世界先進制造管理的全景式掃描,力求通過深度解碼先進制造技術和管理的演變、理念的培育、方法的運用,將世界級製造企業的成功之道呈現給讀者,不僅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而本書的姊妹篇則高度聚焦,全篇以“精益思想”為統領,在吃透世界級製造巨頭實踐精華的基礎上,為廣大製造企業提供了“拿來就用”的必備實用體系和方法工具超市。
本書有細緻的理論講解,也有生動的企業實踐,耐讀且易於閱讀。本書可以作為企業決策與管理團隊的日常讀本,也對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有所裨益,更適合普通高校本科生、碩士生及博士生進行專業課程的延伸閱讀。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中外參考資料,對這些資料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此外,本書還得到天津愛博瑞管理諮詢公司的大力幫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與此同時,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後,美國、德國等西方已開發國家特彆強調振興實業、發展工業、增加就業。危機讓世界看到了金融業的風險,也進一步認識到了以工業為代表的實業的重要性,全球範圍內的“再製造化浪潮”已是愈演愈烈,許多國家甚至以金融業為本的國家都已經在回歸
前言實業。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國更是提出了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的目標,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的呼聲日益響亮。但復甦艱難的全球經濟和日益殘酷的市場競爭一再警示我們,加快轉型、科學發展、持續卓越依然是中國製造業要長久面對的痛苦涅槃。
作為國內最早研究生產系統和製造管理的學者與實踐者,我們一直在思索,世界級企業的競爭力究竟來自哪裡?世界級的製造企業究竟是如何煉成的?這正是本書及其姊妹篇《解碼世界先進制造管理——體系、工具與套用》所要致力探索的,那么,應當如何從管理角度來窺探世界級製造企業的成長之路,解碼揭示其成功地圖呢?非常幸運的是,結合多年的理論研究和教學,近幾年我們在國內眾多工業企業中開展了較為成功的實踐,本書及其姊妹篇就是對這些成功實踐的再總結。本書在對世界先進制造技術和管理理論進行梳理的基礎上,採用標桿研究與基於個案的深度質性研究相結合,對世界級製造企業的“殺手鐧”進行深入而系統的剖析,重現成長軌跡,探尋成長機理,解讀成長規律,力求全面而立體地透視世界級製造企業的成功之道,為中國製造企業的成長和成功提供現實的最優參考路徑和實踐標桿。相對其他介紹製造技術和管理的書籍,本書有以下特點:
一是在內容構架上,我們將縱向的製造管理理論與橫向的企業最佳實踐進行有機組合,力求為讀者展現一幅幅立體的世界級製造企業的卓越成功畫卷。
二是與諸多同類型專業書籍相比,本書並沒有耽於純粹的理論說教,也沒有流於枯燥的工具圖表,而是將先進的理論放於企業運營實踐的最前線,從50多個最佳案例去尋找企業的卓越表現,從個體到群體,從個性分析到共性挖掘。
三是與其他的管理書籍或者專業暢銷書籍不同,本書從策劃提綱開始,就力爭儘可能原汁原味地向讀者呈現先進制造管理的發展與實踐,通過大量的理論前沿、客觀數據和管理事實,更加具體且直接地描述和回答“先進制造”應該是“如何做”的問題。因為我們相信,在當前階段,中國的製造企業在進行轉型升級和標桿學習的時候,不能僅僅停留在知道別人“做了什麼”,而更應深入地了解“how”的過程與內涵,以及未來如何應對新技術和新趨勢。
四是本書最後在對“製造的未來”進行細緻解析、充分介紹時,不但對未來的製造技術和管理系統進行了理論性的前瞻,還嘗試構建了占據未來制高點的“行動圖譜”,從而展示出製造企業獲得未來核心競爭優勢的路徑指南。
全書共分為5章。第1章“先進制造管理釋疑”,解析了先進制造系統的演化路徑、體系結構,解碼了戴爾、三星等世界級製造企業的成功秘訣,由莫莉執筆;第2章“典型的先進制造系統”,深度解碼了7種具有代表性的先進制造系統,並通過最佳實踐案例,從多個視角透視了蘋果等世界級製造企業通過培育競爭要素從而形成獨步全球的競爭實力,由莫莉執筆;第3章“先進制造系統的實施”,套用標桿研究方法,系統闡述了先進制造系統的實施策略和路徑,由劉慶志執筆;第4章“先進制造系統的管理實踐”,採用基於個案的深度質性研究,從全新的視角剖析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實踐案例,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後的反思,此外還對“豐田精益生產是否代表著對大規模生產基本原則的拋棄”等一些理論界和實業界長期以來爭論不下的問題進行了解答,由鄭力、莫莉和陳奕雯共同完成;第5章“製造的未來”,對未來的製造技術及製造管理進行了前瞻分析,試圖為廣大的中國製造企業提供占據全球之巔的行動指南,由莫莉、鄭力共同完成。
本書和姊妹篇在內容上各有側重、相輔相成。本書是對世界先進制造管理的全景式掃描,力求通過深度解碼先進制造技術和管理的演變、理念的培育、方法的運用,將世界級製造企業的成功之道呈現給讀者,不僅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而本書的姊妹篇則高度聚焦,全篇以“精益思想”為統領,在吃透世界級製造巨頭實踐精華的基礎上,為廣大製造企業提供了“拿來就用”的必備實用體系和方法工具超市。
本書有細緻的理論講解,也有生動的企業實踐,耐讀且易於閱讀。本書可以作為企業決策與管理團隊的日常讀本,也對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有所裨益,更適合普通高校本科生、碩士生及博士生進行專業課程的延伸閱讀。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中外參考資料,對這些資料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此外,本書還得到天津愛博瑞管理諮詢公司的大力幫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作者
2014年1月
2014年1月
目錄
第1章先進制造管理釋疑1
1.1製造與製造系統3
1.1.1製造的概念3
1.1.2製造系統的概念4
1.1.3先進制造系統的概念演進5
1.2先進制造系統的體系結構與特徵8
1.3先進制造管理的成功秘訣11
1.3.1顧客驅動11
案例: 戴爾模式的精髓——以客戶為中心12
1.3.2以人為本15
案例: “以人為本”成就“松下電器”核心競爭力16
1.3.3柔性化18
案例1: A.O.史密斯熱水器的柔性化管理19
案例2: 上海通用——樹國內汽車業柔性化生產楷模19
1.3.4集成化21
案例: 集成化管理造就現代鋼企奇蹟21
1.3.5精簡高效23
案例: 精簡高效——華為全球競爭力的核心23
1.3.6過程導向25
案例: 三星電子基於全流程的過程管理26
目錄1.3.7持續改善28
案例: 持續改善——企業長青的秘訣28
第2章典型的先進制造系統31
2.1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32
案例: CIMS助推中國國防工業跨越發展35
2.2並行工程37
案例1: 並行工程與美國“戰區高空領域防禦”39
案例2: 並行工程在西飛的套用39
2.3精益生產40
案例: 中國汽車標桿如何煉成
——精益生產在廣州豐田的運用44
2.4敏捷製造系統46
案例: “蘋果”獨步天下
——卓越的供應鏈管理實現敏捷製造50
2.5虛擬製造系統54
案例: 虛擬製造系統在汽車工業的套用56
2.6智慧型製造系統59
案例: 日本是否還能站在未來全球製造的前沿
——智慧型製造系統在日本的廣泛套用62
2.7網路化製造63
案例: 網路製造系統成就波音“夢想”65
深度閱讀: 解碼世界先進制造管理的演進路徑67
第3章先進制造系統的實施71
3.1切實開展對標管理,明確目標、找準方向73
3.1.1對標管理的概念73
3.1.2對標管理的意義74
3.1.3對標管理的思路及步驟74
3.1.4實施對標管理的關鍵75
案例1: 施樂複印機的標桿管理75
案例2: 重慶長安汽車: OTD(訂單到交付)對標管理77
3.2強化組織能力,戰略牽引、有序推進80
3.2.1領導力建設80
案例: 通用電氣卓越領導力培育82
3.2.2先進制造管理體系建設84
案例: 卡特彼勒生產管理系統(CPS)85
3.2.3推進計畫或規劃88
3.2.4搭建推進組織機構89
案例: 波音公司實施精益企業的歷史及其發展89
3.3選拔和培育內部標桿,強化示範帶動效應92
3.3.1內部對標的概念和意義92
3.3.2內部對標的實施步驟92
3.4加強班組建設和管理,不斷夯實推進基礎93
3.4.1班組的概念93
3.4.2班組建設的目標及意義94
3.4.3班組建設內容95
案例: 豐田的班組管理經驗100
3.5開展宣傳與培訓,培育先進制造系統生成沃土101
3.5.1廣泛的宣傳102
3.5.2持續的培訓102
3.6強化考核與評估,建立長效推進機制106
3.6.1建立健全推進機制106
3.6.2切實強化考核和評估107
案例: 通用電氣的全面績效管理108
第4章先進制造系統的管理實踐111
4.1沃爾沃製造系統的變革實踐112
4.1.1沃爾沃新型生產方式的形成背景112
4.1.2沃爾沃生產系統的產生與發展113
4.1.3沃爾沃生產系統的特點和基本內容118
4.1.4沃爾沃製造系統變革的若干經驗與思考121
4.2先進制造系統在中國的管理實踐
——以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為例122
4.2.1基於精益理念的先進制造管理變革與實踐的
背景123
4.2.2基於精益理念的先進制造管理變革的主要
做法125
4.2.3基於精益理念的先進制造管理變革的效果139
延伸閱讀: 追溯歷史,洞悉未來
——解碼人類製造大變革,從福特大規模製造到
豐田生產方式142第5章製造的未來175
5.1綠色製造176
5.1.1綠色製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177
5.1.2綠色製造的實施機制183
5.1.3綠色製造的實施與套用——以立邦為例185
5.1.4綠色製造的發展趨勢188
5.23D列印192
5.2.13D列印原理及主要技術193
5.2.23D列印製造過程195
5.2.33D列印——人類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196
5.2.43D列印製造的套用196
5.2.53D列印實例197
5.2.63D列印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及趨勢203
5.3服務型製造205
5.3.1服務型製造的演化路徑和理論基礎205
5.3.2服務型製造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
重要途徑207
5.3.3服務型製造提高企業價值創造能力210
5.3.4服務型製造的實施方式與路徑212
5.3.5服務型製造的實踐案例215
5.3.6未來我國服務型製造的實施策略217
1.1製造與製造系統3
1.1.1製造的概念3
1.1.2製造系統的概念4
1.1.3先進制造系統的概念演進5
1.2先進制造系統的體系結構與特徵8
1.3先進制造管理的成功秘訣11
1.3.1顧客驅動11
案例: 戴爾模式的精髓——以客戶為中心12
1.3.2以人為本15
案例: “以人為本”成就“松下電器”核心競爭力16
1.3.3柔性化18
案例1: A.O.史密斯熱水器的柔性化管理19
案例2: 上海通用——樹國內汽車業柔性化生產楷模19
1.3.4集成化21
案例: 集成化管理造就現代鋼企奇蹟21
1.3.5精簡高效23
案例: 精簡高效——華為全球競爭力的核心23
1.3.6過程導向25
案例: 三星電子基於全流程的過程管理26
目錄1.3.7持續改善28
案例: 持續改善——企業長青的秘訣28
第2章典型的先進制造系統31
2.1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32
案例: CIMS助推中國國防工業跨越發展35
2.2並行工程37
案例1: 並行工程與美國“戰區高空領域防禦”39
案例2: 並行工程在西飛的套用39
2.3精益生產40
案例: 中國汽車標桿如何煉成
——精益生產在廣州豐田的運用44
2.4敏捷製造系統46
案例: “蘋果”獨步天下
——卓越的供應鏈管理實現敏捷製造50
2.5虛擬製造系統54
案例: 虛擬製造系統在汽車工業的套用56
2.6智慧型製造系統59
案例: 日本是否還能站在未來全球製造的前沿
——智慧型製造系統在日本的廣泛套用62
2.7網路化製造63
案例: 網路製造系統成就波音“夢想”65
深度閱讀: 解碼世界先進制造管理的演進路徑67
第3章先進制造系統的實施71
3.1切實開展對標管理,明確目標、找準方向73
3.1.1對標管理的概念73
3.1.2對標管理的意義74
3.1.3對標管理的思路及步驟74
3.1.4實施對標管理的關鍵75
案例1: 施樂複印機的標桿管理75
案例2: 重慶長安汽車: OTD(訂單到交付)對標管理77
3.2強化組織能力,戰略牽引、有序推進80
3.2.1領導力建設80
案例: 通用電氣卓越領導力培育82
3.2.2先進制造管理體系建設84
案例: 卡特彼勒生產管理系統(CPS)85
3.2.3推進計畫或規劃88
3.2.4搭建推進組織機構89
案例: 波音公司實施精益企業的歷史及其發展89
3.3選拔和培育內部標桿,強化示範帶動效應92
3.3.1內部對標的概念和意義92
3.3.2內部對標的實施步驟92
3.4加強班組建設和管理,不斷夯實推進基礎93
3.4.1班組的概念93
3.4.2班組建設的目標及意義94
3.4.3班組建設內容95
案例: 豐田的班組管理經驗100
3.5開展宣傳與培訓,培育先進制造系統生成沃土101
3.5.1廣泛的宣傳102
3.5.2持續的培訓102
3.6強化考核與評估,建立長效推進機制106
3.6.1建立健全推進機制106
3.6.2切實強化考核和評估107
案例: 通用電氣的全面績效管理108
第4章先進制造系統的管理實踐111
4.1沃爾沃製造系統的變革實踐112
4.1.1沃爾沃新型生產方式的形成背景112
4.1.2沃爾沃生產系統的產生與發展113
4.1.3沃爾沃生產系統的特點和基本內容118
4.1.4沃爾沃製造系統變革的若干經驗與思考121
4.2先進制造系統在中國的管理實踐
——以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為例122
4.2.1基於精益理念的先進制造管理變革與實踐的
背景123
4.2.2基於精益理念的先進制造管理變革的主要
做法125
4.2.3基於精益理念的先進制造管理變革的效果139
延伸閱讀: 追溯歷史,洞悉未來
——解碼人類製造大變革,從福特大規模製造到
豐田生產方式142第5章製造的未來175
5.1綠色製造176
5.1.1綠色製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177
5.1.2綠色製造的實施機制183
5.1.3綠色製造的實施與套用——以立邦為例185
5.1.4綠色製造的發展趨勢188
5.23D列印192
5.2.13D列印原理及主要技術193
5.2.23D列印製造過程195
5.2.33D列印——人類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196
5.2.43D列印製造的套用196
5.2.53D列印實例197
5.2.63D列印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及趨勢203
5.3服務型製造205
5.3.1服務型製造的演化路徑和理論基礎205
5.3.2服務型製造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
重要途徑207
5.3.3服務型製造提高企業價值創造能力210
5.3.4服務型製造的實施方式與路徑212
5.3.5服務型製造的實踐案例215
5.3.6未來我國服務型製造的實施策略217
參考文獻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