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解池鹽
- 出處:《夜航船》
摘自明張岱所著《夜航船》不必煎煮。居人疏地為畦,決灌其中,俟南風起,此鹽即成。故大舜歌曰:“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我國最著名的池鹽產地,是山西運城的鹽池,即解池(xiè chi),又稱河東鹽池。解池位於中條山的北麓,面對黃河由北向東的轉彎處,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3~5公里,面積約130平方公里。解池位於東經110°50' 00"~110°7'30",北緯...
運城鹽湖,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以南,此地古代為解縣和解州之地,故又名解池,也稱“河東鹽池”。運城鹽湖自古以產鹽著名,所產之鹽稱“解鹽”、“潞鹽”或“河東鹽”。神話傳說 其文字記載最早可上溯到5000多年前“炎黃”時期。關於...
池鹽(石鹽)(Halite)是採集於運城市安邑縣解池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無色,粒狀,玻璃光澤,透明,硬度為2.5,密度為2.618,平行立方體{100}完全,易溶於水,味鹹。主要用途 可作為食品調料和防腐劑,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運城鹽池,古稱鹽澤、盬,亦稱解池、河東鹽池等。位於山西省的南部,運城地區運城市。鹽池北靠運城市的七里崗、四十里崗,南依中條山,東至安邑,西至解州。東西長20~35公里,南北寬3~5公里,周圍高,中間底,成低洼形,總面積130...
鹽池又名鹽湖、銀湖,即古河東鹽池,亦稱解池。位於山西運城市南1公里,中條山下,涑水河畔。地形地貌 鹽池地處運城盆地之南,中條山北麓,自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30公里,寬3——5公里,面積130平方公里,是由鴨子池、鹽池、硝池等幾個...
大鹽,漢語詞語,拼音是dà yán,意思是山西解池所產之鹽。今指用海水熬制或曬制的鹽。 中文名 大鹽 拼音 dà yán 注音 ㄉㄚˋㄧㄢˊ 目錄 1 解釋 2 出處 解釋 語音 (1).稱山西解池所產之鹽。 (2).今指用海水熬制...
陝西顆鹽 陝西顆鹽,宋代解池鹽的稱謂。因為宋代解池隸屬於陝西路解州所轄之解縣和安邑縣,故冠名以“陝西顆鹽”專指稱解池鹽。
歷史上曾因此地傳說為“黃帝戰蚩尤”,蚩尤身首被分“解”之地而稱“解池”,生產的食鹽稱“解鹽”。運城鹽池盛產的食鹽曾名苦鹽、顆鹽、大鹽、河東鹽、潞鹽(因運城建城前名潞村而得名),並延用。 鹽,在人類生存和進化的歷程...
歷史上曾因此地傳說為“黃帝戰蚩尤”,蚩尤身首被分“解”之地而稱“解池”,生產的食鹽稱“解鹽”。運城鹽池盛產的食鹽曾名苦鹽、顆鹽、大鹽、河東鹽、潞鹽(因運城建城前名潞村而得名),並延用至今。早在4000多年前,已有人...
西鹽 西鹽,為四川產場名。西鹽,四川產場名。場署在西充縣城內,鹽場地跨西充、鹽亭二縣。民國時有鹽井二乾七百餘眼、火井六百五十餘眼,年產鹽約十二萬擔。宋代解池所產銷往陝西的鹽。
其中的“解鹽”系指山西解州之解池所產之鹽,解鹽質量居當時國內之首,屬“貢鹽”之列。無棣灘曬的海鹽質量與解州貢鹽相同,無棣製鹽水平可見一斑。山東夙沙氏煮海為鹽,為華夏製鹽之鼻祖。周初封姜太公於齊“北,西漢時渤海郡置...
其中的“解鹽”系指山西解州之解池所產之鹽,解鹽質量居當時國內之首,屬“貢鹽”之列。無棣灘曬的海鹽質量與解州貢鹽相同,無棣製鹽水平可見一斑。山東夙沙氏煮海為鹽,為華夏製鹽之鼻祖。周初封姜太公於齊“北 至於無棣”,據《...
當時為解決沿邊軍需困難,令商人向邊郡輸納糧草,按地理遠近折價,發給交引作為憑券到解池和東南取鹽販賣。隨後又允許商人在京師榷貨務入納金銀錢帛和折中倉入納糧米,發給交引支鹽抵償。由於商人操縱物價,牟取暴利,虧損國家鹽利收入...
中國最早有記載生產湖鹽的是山西運城的解池,相傳在虞舜時期在湖邊修建鹽畦,產鹽已具有相當規模。生產方法是天然結晶,集工采撈,以後發展為引湖水入畦曬鹽。中國西北地區的鹽湖,大都是固相和液相礦體並存,長期以來用人工采撈天然結晶的...
故事三:包拯運城變鹽法 從舜帝彈琴處往北拾級而上至平台處,是巍峨壯美的海光樓。海光樓上的一副對聯值得一記:“常平乃關壯繆故里,轄其民也,理應忠心報國;解池本包孝肅舊制,治此鹽者,首當鐵面無私”。意思說的是誰要當...
“徵榷門”自然是有關池鹽徵稅的記述,是池鹽之於國利的核心。其中所分大類有“正課”與“雜課”,其云:“明初鹽法,令商人輸粟於邊,而中鹽於場,謂之開中。其後練餉興而開中廢,向之輸粟者遂轉而輸銀,此解池鹽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