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暑三白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具有清暑祛濕之功效。主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陰陽氣逆,霍亂嘔吐,小便不利,臟腑不調,噁心頭暈。
基本介紹
- 名稱:解暑三白散
- 別名:解暑三白飲、三白散
-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 組成:澤瀉、白朮、茯苓
- 功用:清暑祛濕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文獻摘要,
組成
澤瀉、白朮、白茯苓各二錢。
用法用量
上?咀。每服半兩,水一盞,加生薑五片,燈心十莖,煎八分,去滓,不拘時候服。
功用
清暑祛濕。
主治
冒暑伏熱,引飲過多,陰陽氣逆,霍亂嘔吐,小便不利,臟腑不調,噁心頭暈。
文獻摘要
《東醫寶鑑》:“解暑三白散。治暑熱引飲過多,致吐瀉。澤瀉、白茯苓、白朮各二錢。上銼,作一貼,入姜三片,燈心二十莖,水煎服。《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