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解散)

解散(解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解散,指分散;離散。語出《書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

民法:是指法人因其目的事業完成、法人成員會議作出解散決議、法人章程所規定的存續期限屆滿或解散事由發生等而自動終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解散
  • 拼音:  jiě sàn
  • 注音: ㄐㄧㄝ ˇ ㄙㄢˋ
  • 同義詞: 遣散
基本解釋,引證解釋,反義詞,

基本解釋

  1. [dissolve]∶取消團體等。
    他解散了軍事法庭。
  2. [dismiss]∶集合的人分散開。
    隊伍解散後,士兵們在樹蔭下乘涼。
  3. [dispersed]∶分散;離散。
    天下學士,逃難解散。

引證解釋

1. 離散;分散。
《書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
柳宗元《答問》:“交遊解散,羞與為戚,生平嚮慕,毀書滅跡。”
清姚鼐《於朱子穎群齋》詩:“萬里解散復會合,並有百錦囊壓輈。”
魯迅《野草·好的故事》:“諸影諸物,無不解散,而且搖動,擴大,互相融和;剛一融和,卻又退縮,復近於原形。”
2. 融化。
元高安道《哨遍·皮匠說謊》套曲:“見天陰道膠水解散,恰天晴說皮糙燋黧。”
李調元《月會氣候圖說》:“凍結於冬,遇春風而解散。”
3. 遣散;強制取消。
《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誘呼鮮卑 ,侵擾北方” 裴松之注引晉王沉《魏書》:“而吏士兇悍,不可解散,期於畢命,投死無悔。”
《明熹宗實錄》:“誠是但若輩糜餉日久,一朝解散不無猝然之虞。合無令登撫(袁可立)逐一查點見在兵數。”
清魏源 《聖武記》卷十二:“蓋平時亦家口老弱充數,及降時造冊解散,則水落石出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二:“他忽然說,賑災會被解散了。”
4. 解除;解決。
《魏書·太宗紀》:“丙子,大赦天下。 西河張外、 建興王紹 ,自以所犯罪重,不敢解散。”
《隋書·王劭傳》:“藩決難解者,明當時藩鄣皆是通決險難,皆解散也。”
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中丞台皇遽無措,檄公(袁可立)往解散。”
李漁《奈何天·巧怖》:“等袁老爺回來,把我送上門去,我自有好話為你,或者連那場人命都解散了,也不可知。”
5. 指文體擺脫舊的束縛。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而去聖久遠,文體解散,辭人愛奇,言貴浮詭。”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中·元子》:“大概六代以還,文尚俳偶,至唐李華、 蕭穎士及次山 輩,始解散為古文。”
6. 見“ 解散髻”。

反義詞

集合、召集、聚集、齊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