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窩中耳穴

角窩中耳穴,耳穴名。別名喘點,肝炎點,便秘點,呼吸點。位於三角窩中1/3處,即三角窩3區。主治哮喘,咳嗽,急性肝炎,膽囊炎,喘息,便秘等。一般用毫針、埋針、壓籽法等進行刺激。

基本介紹

  • 別名:喘點,肝炎點,便秘點,呼吸點 
  • 隸屬:耳穴
  • 分布:三角窩
  • 功能:調理肝膽,降氣平喘,消炎止痛
  • 主治:哮喘,咳嗽,急性肝炎等
  • 操作:一般用毫針、埋針、壓籽法等
功能作用,定位,主治,操作,功效,

功能作用

調理肝膽,降氣平喘,消炎止痛。

定位

位於三角窩中1/3處,即三角窩3區。

主治

哮喘,咳嗽,急性肝炎,膽囊炎,喘息,便秘等。

操作

一般用毫針、埋針、壓籽法等進行刺激。
針法:用0.5號毫針,直刺進針,即有明顯疼痛,疼痛越明顯越佳。留針20分鐘,中間捻針1次,捻針強度按個人耐受情況決定。每隔2天針1次。3次為1療程。
耳穴壓療法:治咳嗽。把粘有王不留行子的5毫米見方的膠布,貼上在穴位上,壓實(丸應對準穴位記號),並囑患者每穴每次按壓5分鐘,每天按壓5次,每隔1天換貼1次。雙耳輪換貼壓,5次為1療程。
耳穴注射療法:治哮喘。每穴注入肝泰樂注射液0.3毫升,每隔1天注入1針,5次為一療程。
耳穴埋藏療法:治哮喘。局部消毒後,將耳針按穴位刺入,並用膠布給予固定。要求患者每日揉按耳針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按壓後以局部有熱感為度。留針時間,冬季埋藏5-7天,夏季埋藏3-5天,如需繼續埋藏應注意更換穴位。如果單耳埋藏,可以兩耳交替埋針。

功效

具有抗過敏、清熱止咳平喘的功效。用於治療喘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