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認識與度量教學研究》是2014年1月1日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邢佳立、吳玉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角的認識與度量教學研究
- 作者:邢佳立、吳玉蘭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239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04180438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邢佳立等編*的《角的認識與度量教學研究》緊緊圍繞國小數學中《角的認識與度量》教學,從上位數學知識(解決一桶水的問題)、課標(從*高的綱領性檔案中明確這節課的定位)、教材比較(教學的藍本,需要認真研讀)、學情(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設計(教學前的準備)等方面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深度、系統研究,以幫助國小數學教師實現國小數學“圖形與幾何”領域中重、難點課的有效教學,並啟發其進一步思考教學,為其開展教學研究提供了可參照的藍本和思路。書稿適合教師閱讀和培訓。
圖書目錄
1上位數學知識研究
1.1角概念和角大小的上位數學知識解讀
1.1.1角概念的科學定義
什麼是角?
如何給角概念下定義?
角還有其他定義方式嗎?
1.1.2角概念的解讀
如何理解角的定義?
角的邊為什麼用射線定義而不用線段定義?
為什麼多數國小教材中角的定義並不明確?
1.1.3角的表示方法
1.1.4角的大小
角有大小嗎?
兩個角可以比較大小嗎?
如何比較角的大小?
1.1.5角的分類
按照旋轉方向,角如何分類?
按照角的大小,角如何分類?
終邊相同的角應如何表示?
1.1.6平面角的其他知識
什麼是補角、餘角?
什麼是鄰補角、對頂角?
什麼是同位角、內錯角?
1.1.7空間中的角
什麼是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什麼是二面角?什麼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1.2角概念和角大小的上位數學知識對教學的啟示
1.2.1角概念的上位數學知識對教學的啟示
教學時要關注哪些本質屬性?
生活中的角對數學有何影響?
如何通過指角建立概念?
藉助怎樣的學具(圖片)建立概念?
畫角對角概念理解有幫助嗎?
1.2.2角大小的上位數學知識對教學的啟示
活動角有哪些作用?
使用活動角時要注意什麼?
比較角的大小需要經歷哪些步驟?
1.3角的度量的上位數學知識研究
1.3.1角的度量的上位數學知識解讀
為什麼能度量出角的大小?
度量角有哪些單位?
角度單位與長度單位相比有何特別?
可以使用哪些工具度量角?
如何正確使用量角器?
什麼是度量中的誤差?
1.3.2角的度量的上位數學知識對教學的啟示
有必要讓學生體驗統一度量單位的思想嗎?
如何讓學生正確使用量角器?
量角器對誤差產生有影響嗎?
2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研究
2.1國內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對角的學習要求
2.1.1回顧歷史要求
何時開始出現相關內容與要求?
何時開始對“度量”與“分類”提出要求?
何時開始有具體細緻的教學要求?
2.1.2了解課程標準導向
實驗稿課標有怎樣的要求?
2011版課標有怎樣的要求?
2.2台灣地區及國外部分國家課程標準對角的學習要求
2.2.1台灣地區的要求
2.2.2日本的要求
2.2.3英國的要求
2.2.4俄羅斯的要求
2.3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研究對教學的啟示
2.3.1內容安排:從集中到分散
為什麼要分學段學習?
分段教學目標應如何設定?
2.3.2編寫呈現:從關注直觀表象到關注本質屬性
為什麼要結合射線認識角?
為什麼要提出“角的度量與分類”的要求?
為什麼學習要求會越來越具體?
為什麼要重視直角的學習?
角的學習要結合生活實際嗎?
為什麼要提出用三角板畫規定角度的角?
3“角的初步認識”教學研究
3.1教材比較研究
3.1.12000年以前教材編寫情況
不同時代的引入呈現方式有什麼特點?
基本知識點有變化嗎?
比較角大小一般採用什麼方式?
練習怎樣呈現?
3.1.22000年以後教材編寫情況
呈現的內容整體上有何不同?
導入方式各有何特色?
分別呈現了哪些素材?
呈現“什麼是角”時有何區別?
呈現“做角”時有何不同?
“角的大小比較”呈現方式各有何特色?
3.1.3台灣、香港、澳門地區及日本、英國教材編寫情況
台灣地區教材如何編寫?
香港地區教材怎樣編排?
澳門地區教材怎樣呈現?
日本教材有何特點?
英國教材怎樣借鑑?
3.1.4教材比較研究對教學的啟示
有必要呈現動態角嗎?
有必要多種方式教學角的大小比較嗎?
3.2學情研究
3.2.1學生前測情況
測試的問題、對象是什麼?測試過程如何進行?
測試結果說明什麼?
3.2.2學生學習中感到困難的地方
學生“錯”得有道理嗎?
學生錯誤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3.3教學設計研究
3.3.1不同教學環節設計
可以採用哪些不同的導入方式?
揭示角概念時有哪些不同方式?
介紹、比較角大小可以有何不同方式?
3.3.2同課異構研究
如何依據概念教學理論進行教學?
如何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為核心進行教學?
如何以“突破角的大小難點”為核心進行教學?
3.3.3不同教學設計對教學的影響
不同設計需遵循同樣的教學規律嗎?
不同設計的教學目標相同嗎?
不同設計突破重、難點的方式一致嗎?
3.4校本教研活動方案
……
4“角的認識”教學研究
5“角的度量”教學研究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作者簡介
邢佳立,國小數學教育碩士,國小高級教師,杭州市勝利國小數學教師。浙江省“領雁工程”骨幹教師培訓實踐導師,黑龍江省教學能手。曾獲全國電教化課堂教學競賽特等獎,黑龍江省課堂教學競賽特等獎、一等獎。10餘篇文章在國家級刊物發表,多篇案例發表、獲獎。
吳玉蘭,大學本科,中學高級教師,杭州市天長國小數學教師。杭州市教壇新秀,杭州市學科帶頭人,上城區特級教師。曾參與省級課題和獨立承擔市、區級課題的研究。近5年來,主動承擔各級各類公開課40餘節,近30篇論文及13篇教學設計發表或在各級各類評比中獲獎。
張麟,大學本科,國小高級教師,杭州市天長國小數學教師。浙江省及杭州市“教改之星”金獎獲得者,杭州市教壇新秀。曾獲浙江省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華東地區六省一市課堂教學大賽數學學科一等獎。10餘篇論文及案例在省、市、區評比中獲獎或在刊物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