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馬胡同位於東城區東南部,廣渠門內大街南側。原名觀馬圈,形成於清代。並延續200餘年,至1965年改稱“觀馬胡同”。北起廣渠門內大街,南至延慶街。長300米,寬5米。 現北部已拆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馬胡同
- 管轄部門:體育館南路街道
- 長:300米
- 寬:5米
- 原名:觀馬圈
- 地址:東城區東南部
歷史沿革,胡同文化,歷史故事,胡同歷史,
歷史沿革
觀馬胡同位於東城區東南部,廣渠門內大街南側。原名觀馬圈,形成於清代。乾隆年間此地為正藍旗八旗兵飼養馬匹的地方,據傳當時有馬圈二十餘間,最多時有馬近百匹。滿族是一個以騎射征戰著稱的民族,所以各旗營中均備有戰馬,俗稱“官馬”,並由專人飼養。自乾隆十三年(1748年)開始這裡被稱為“官馬圈”,其附近的街巷被稱為“官馬圈胡同”,並延續200餘年,至1965年改稱“觀馬胡同”。現北部已拆除。
胡同文化
歷史故事
廣渠門內的觀馬胡同也與清代養馬機構、制度有關。清代內務府專設管理“御用”馬匹的機構——上駟院(原名御馬監,這是沿用明代的稱謂)。順治年曾改為“阿敦衙門”(“阿敦”為滿語,意為“馬群”),康熙年間改為“上駟院”。據史載,明代御馬圈在景山東街,清代上駟院在紫禁城內外及南苑共有十七個馬廄,飼養700多匹馬。在口外及盛京等還設四個牧廠,養馬260多群(每群四五百匹)。除朝廷專用養馬場,駐京八旗也各有養馬場所。滿洲八旗均以騎兵為主要作戰力量,分京營和駐防。駐守北京京營八旗約十萬人,按旗劃分駐地:正黃旗駐德勝門內,鑲黃旗駐安定門內,正白旗駐東直門內,鑲白旗駐朝陽門內,正藍旗駐崇文門內,鑲藍旗駐宣武門內,鑲紅旗駐阜成門內,正紅旗駐西直門內;各旗在駐地均有養馬場,所養戰馬俗稱“官馬”,養馬之地稱之為“馬圈”(音“券”,加兒音)。皇家上駟院養馬場所稱之為“馬廄”,查《清乾隆北京城圖》:此地曾一度為“兵部馬圈”,乾隆十三年始稱之為“官馬圈”,成為正藍旗兵馴養官馬之地。附近街巷被稱為“官馬圈胡同”。二百年間沒有改變,直到1965年才被改叫“觀馬胡同”延續至今,位於廣渠門內幸福大街延慶街內,是一條很短的死胡同。而廣渠門外也有個地名稱之為“馬圈”,推想大約也與清代京營正藍旗養馬地有關。而今面目全非,成為居民樓小區,只剩下公共汽車站名及以“馬圈”命名的一家郵政所。
胡同歷史
從字面上看,“條”作為形容詞,是指狹長的東西,而作為地名中的“條”,則是指狹長的街巷。這是老北京小胡同兒的統稱。一般是指比大街或胡同小的小胡同,故有“胡同中的胡同”之稱。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其實許多以“條”相稱的街巷,又是直接從以“胡同”相稱的地名轉化來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條”與“胡同”又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北京的“條”有幾個特點——一是相對來說,其長度和寬度,大多要比“街”短的多和窄的多,並處於街與街的中間區域,與胡同並存;二是多由東西向或由南北向依次排列的居多,並以數字順序命名,但數字前不加“第”字,也就是說,第一條要稱為“頭條”,而不說“一條”;另外,“條”的排列順序至少是三條以上,最多的像東四頭條至十四條,一直排到了十四,有獨在一處的是單獨的街巷能稱“條”的。如果條數太多,還可以在數詞前加上東、西、北、南、中、上、下等方位詞,但不能有前、後、左、右等方位詞;再有,“條”多集中在老城區內,也就是二環路以內,在老城區的邊緣地帶也有一些,但也只集中在三環路以內,多是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形成的居民區,因街道較窄,於是多以“條”相稱,而郊區就比較少了。
老北京為什麼有許多以“條”相稱的地名呢?按照考證,相當一部分以“條”相稱的地名,是從明朝流傳下來的。明代張爵所著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已開始有“某幾條胡同”的記載了。
從北京城的發展看,明代的北京城比元朝大了許多,街道、胡同的數量明顯增加,為了便於記憶,也儘量避免重名,便採取街道名稱的“序列化”,就是將同一區域內依此排列的胡同、街巷,以數字順序命名,最初叫“某某胡同頭條”、“某某胡同第二條”,或是“某某街頭條”、“某某街第二條”,但很快覺得這樣稱呼很繞嘴,於是便簡稱為“某某頭條”、“某某二條”,而將“胡同”、“街”、和“第”字省略掉,但保留前面的處所名,這樣稱呼起來,既簡捷,又好記,很是方便。像是東四頭條到十條,就是明代保留下來的,是指東四路口東北處,自南向北排列的十條胡同,後來又增加了四條。
東四十條現在已成平安大街的一部分。往北的東四十一條東段,明朝時叫鈔紙胡同,清代改叫抄手胡同。西段叫十一條,清末統稱十一條胡同。東四十二條明代叫老君堂,清代改為十二條。東四十三條明代分為兩段,西段叫汪家胡同,東段叫照慧寺胡同,沿用到1965年改為十三條,東四十四條明代時叫新太倉南門,清代乾隆年間叫王寡婦胡同,清代宣統年間東段稱五顯廟,西段稱船板胡同,1965年改為十四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