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2年8月,成立小市街道。
2006年,改名觀音閣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觀音閣街道轄小市、向陽、站前、溫泉、西山、文化、棉織、水庫、煤炭、新村、中心、楓橋、花園、儷城14個居民委員會,小市、張家堡、觀音閣3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觀音閣街道轄15個社區、3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本溪縣園林巷3號。
地理環境
人口
2011年末,觀音閣街道轄區總人口9.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6萬人,城鎮化率88.7%,另有流動人口692人。總人口中,男性50000人,占51.55%;女性47000人,占48.45%;15歲以下24250人,占25%;15~64歲53350人,占55%;65歲以上19400人,占20%。總人口中,以滿族為主,達68288人,占70.4%;漢族19400人,占20%;另有回、朝鮮、錫伯等少數民族,共9312人,占9.6%。人口出生率2.5‰,人口死亡率0.59‰,人口自然增長率1.91‰。
經濟
2011年,觀音閣街道一般預算收入705萬元,比上年增長81%。
2011年,觀音閣街道農業總產值0.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093元。生產糧食66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中草藥等。蔬菜種植面積1500畝,產量865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馬鈴薯、黃瓜、青椒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89萬頭,年末存欄0.76萬頭;羊飼養量0.64萬隻,年末存欄0.48萬隻;家禽飼養量127.7萬羽,上市家禽86.2萬羽。農業機械130台。
截至2011年末,觀音閣街道累計造林0.2萬畝,林地面積214.5平方千米。
2011年,觀音閣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3.4億元,職工1560人。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觀音閣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38個,文化站18個;公共圖書室17個,藏書5萬多冊。體育場地2處,體育社團38個,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籃球賽、社區居民運動會、廣場舞比賽、室內棋牌比賽。3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觀音閣街道有幼稚園20所,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觀音閣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其中醫院2所,村衛生室3個,民營診所17個。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萬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觀音閣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71戶,人數1304人,支出334.4萬元,比上年增長8.3%,月人均213.7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49人次;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1500人次,支出52.3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0戶,人數308人,支出42.7萬元,比上年增長9.2%,月人均115.4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8人,支出3.9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08人次;農村臨時救濟500人次,支出18.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5.7萬元。有9738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173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觀音閣街道有郵政網點1個,代辦所1個,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32個。
交通
2011年,觀音閣街道境內有304、305省道、小草線、小清線4條省級和縣鄉級公路幹線交會,鐵路本田線通過,設有小市站點。縣級客運站在西出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