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王金陵效白樂天何處難忘酒是明代于謙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觀王金陵效白樂天何處難忘酒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于謙
作品全文,其一,其二,注釋,
作品全文
其一
何處難忘酒,隆冬客異鄉。
門前風凜凜,天外雪茫茫。
候館人煙少,前途道路長。
此時無一盞,安得解愁腸。
其二
何處難忘酒,承恩晝錦榮。賓朋相慰藉,兒女共攀迎。
白髮庭闈健,青春事業成。此時無一盞,安得敘歡情。
注釋
金陵
(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別稱。 戰國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滅 越 後在今 南京市 清涼山 ( 石城山 )設 金陵邑 。 南朝 齊謝朓《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麗地, 金陵 帝王州。” 唐李白《金陵歌送別范宣》:“ 金陵 昔時何壯哉!,席捲英豪天下來。”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州 (今 江蘇省 鎮江市 )。 唐李紳《宿瓜州》詩:“煙昏水郭津亭晚,回望 金陵 若動搖。” 唐杜牧《杜秋娘》詩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馮集梧 註:“……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王楙《野客叢書·北固甘羅》:“ 趙璘《因話錄》言 李勉 至 金陵 ,屢贊 招隱寺 標緻。蓋時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圭 陵墓。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故 盛樂城 西北。《魏書·太祖紀》:“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上謚 宣武皇帝 ,葬於 盛樂 金陵 。”
(4).指 四川 銅陵山 。 唐王勃《為人與蜀城父老書》:“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蔣清翊 注引《後漢書·公孫述傳》註:“ 蜀 有 銅陵山 。”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州 (今 江蘇省 鎮江市 )。 唐李紳《宿瓜州》詩:“煙昏水郭津亭晚,回望 金陵 若動搖。” 唐杜牧《杜秋娘》詩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馮集梧 註:“……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王楙《野客叢書·北固甘羅》:“ 趙璘《因話錄》言 李勉 至 金陵 ,屢贊 招隱寺 標緻。蓋時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圭 陵墓。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故 盛樂城 西北。《魏書·太祖紀》:“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上謚 宣武皇帝 ,葬於 盛樂 金陵 。”
(4).指 四川 銅陵山 。 唐王勃《為人與蜀城父老書》:“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蔣清翊 注引《後漢書·公孫述傳》註:“ 蜀 有 銅陵山 。”
樂天
(1).謂樂於順應天命。《禮記·哀公問》:“不能安土,不能樂天;不能樂天,不能成其身。” 鄭玄 註:“不能樂天,不知己過而怨天也。”《孟子·梁惠王下》:“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 湯 事 葛 , 文王 事 昆夷 ……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 趙岐 註:“聖人樂行天道,如天無不覆也。”
(2).引申為安於處境而無憂慮。 晉陶潛《自祭文》:“勤靡餘勞,心有常閒。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明王廷相《慎言·作聖篇》:“隨所處而安,曰‘安士’;隨所事而安,曰‘樂天’。” 茅盾《創造》:“第二件事使 君實 極感困難的,是 嫻嫻 的樂天達觀的性格。”
(2).引申為安於處境而無憂慮。 晉陶潛《自祭文》:“勤靡餘勞,心有常閒。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明王廷相《慎言·作聖篇》:“隨所處而安,曰‘安士’;隨所事而安,曰‘樂天’。” 茅盾《創造》:“第二件事使 君實 極感困難的,是 嫻嫻 的樂天達觀的性格。”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王昌齡《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台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獎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隆冬
深冬。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其南則隆冬生長,踴水躍波。” 宋楊萬里《初食太原生葡萄時十二月二日》詩:“隆冬壓架無人摘,雪打冰封不曾拆。” 清 沉復《浮生六記·坎坷記愁》:“隆冬無裘,挺身而過。” 郭小川《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詩:“永遠記住這個時間吧:一九五四年隆冬時分,北風早已吹裂大地,冰雪正封閉著古老的柴門。”
異鄉
(1).猶異方。謂各在一方。《文選·曹植〈洛神賦〉》:“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 李善 註:“鄉,猶方也。”
(2).他鄉;外地。 南朝 宋 鮑照《東門行》:“一息不相知,何況異鄉別。” 前蜀韋莊《上行杯》詞之二:“惆悵異鄉雲水,滿酌一杯勸和淚。” 明吳騏《感時書事寄計子山陸孝曾》詩:“ 薊 北非吾土, 秦中 亦異鄉。” 巴金《滅亡》第八章:“她們很知道青年作客異鄉的苦味。”
(3).指外國。 魯迅《集外集拾遺·〈哀范君〉之二》:“海草國門碧,多年老異鄉。”
(2).他鄉;外地。 南朝 宋 鮑照《東門行》:“一息不相知,何況異鄉別。” 前蜀韋莊《上行杯》詞之二:“惆悵異鄉雲水,滿酌一杯勸和淚。” 明吳騏《感時書事寄計子山陸孝曾》詩:“ 薊 北非吾土, 秦中 亦異鄉。” 巴金《滅亡》第八章:“她們很知道青年作客異鄉的苦味。”
(3).指外國。 魯迅《集外集拾遺·〈哀范君〉之二》:“海草國門碧,多年老異鄉。”
凜凜
(1).寒冷。《古詩十九首·凜凜歲雲暮》:“凜凜歲雲暮,螻蛄夕鳴悲。”《文選·潘岳〈寡婦賦〉》:“夜漫漫以悠悠兮,寒淒淒以凜凜。” 李善 注引《說文》曰:“凜凜,寒也。” 唐岑參《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冰片高堆金錯盤,滿堂凜凜五月寒。” 元 武漢臣《生金閣》第一折:“疏剌剌風亂鼓,寒凜凜望長天一色粉妝鋪。”《西遊記》第四八回:“彤雲密布,朔風凜凜號空;慘霧重浸,大雪紛紛蓋地。”
(2).借指年老。 宋蘇軾《李杞寺丞見和復用元韻答之》:“吾年凜凜今幾餘,知非不去慚 衛 蘧 。”按,此用前引“歲雲暮”之意。
(2).借指年老。 宋蘇軾《李杞寺丞見和復用元韻答之》:“吾年凜凜今幾餘,知非不去慚 衛 蘧 。”按,此用前引“歲雲暮”之意。
天外
(1).天之外。極言高遠。 戰國 楚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
(2).謂極遠的地方。 唐岑參《送崔子還京》詩:“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 戴望舒《示長女》詩:“然後,緬想著天外的父親,把疲倦的頭擱在小小的繡枕。”
(3).謂意想不到之處。《後漢書·西域傳論》:“神跡詭怪,則理絕人區;感驗明顯,則事出天外。”
(2).謂極遠的地方。 唐岑參《送崔子還京》詩:“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 戴望舒《示長女》詩:“然後,緬想著天外的父親,把疲倦的頭擱在小小的繡枕。”
(3).謂意想不到之處。《後漢書·西域傳論》:“神跡詭怪,則理絕人區;感驗明顯,則事出天外。”
茫茫
(1).廣大而遼闊。《關尹子·一宇》:“道茫茫而無知乎,心儻儻而無羈乎。” 宋王安石《化城閣》詩:“俯視 大江 奔,茫茫與天平。” 清 沉復《浮生六記·浪遊記快》:“今年且四十有六矣,茫茫滄海,不知此生再遇知己如 鴻乾 者否?” 朱德《苦熱》詩之一:“滾滾 長江 嗟還逝,茫茫大野喜雲封。”
(2).遙遠。 漢 荀悅《〈漢紀〉論》:“茫茫上古,結繩而治。” 唐楊衡《桂州與陳羽念別》詩:“茫茫從此去,何路入 秦 關?” 清陳維嵩《女冠子·本事》詞之二:“路茫茫,度海雲鬟亂,還宮繡帶長。” 龔爾位《懷人》詩之二:“茫茫數千載,微言亦云終。”
(3).渺茫;模糊不清。 漢 揚雄《法言·重黎》:“神怪茫茫,若存若亡,聖人曼雲。” 唐高適《苦雨寄房四昆季》詩:“茫茫十月交,窮陰千餘里。” 宋王安石《吳任道說應舉時事》詩:“獨騎瘦馬沖殘雨,前伴茫茫不可尋。” 清杜浚《登金山塔》詩:“咄哉天咫尺,訊息轉茫茫。” 陳其通《萬水千山》第二幕:“夜霧茫茫,月色朦朧。‘迎春亭’佇立山崗。”
(4).紛繁,紛雜;眾多。 漢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隋書·音樂志上》:“茫茫億兆,無思不遂。” 唐李白《古風》之十九:“俯視 洛陽 川,茫茫走 胡 兵。” 清 秋瑾《寶劍歌》:“ 炎帝 世系傷中絕,茫茫國恨何時雪?”
(5).茂盛。《淮南子·俶真訓》:“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謂大治。” 高誘 註:“茫茫沉沉,盛貌。” 唐劉長卿《經漂母墓》詩:“春草茫茫綠,王孫舊此游。” 宋王安石《和農具詩·耕牛》:“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2).遙遠。 漢 荀悅《〈漢紀〉論》:“茫茫上古,結繩而治。” 唐楊衡《桂州與陳羽念別》詩:“茫茫從此去,何路入 秦 關?” 清陳維嵩《女冠子·本事》詞之二:“路茫茫,度海雲鬟亂,還宮繡帶長。” 龔爾位《懷人》詩之二:“茫茫數千載,微言亦云終。”
(3).渺茫;模糊不清。 漢 揚雄《法言·重黎》:“神怪茫茫,若存若亡,聖人曼雲。” 唐高適《苦雨寄房四昆季》詩:“茫茫十月交,窮陰千餘里。” 宋王安石《吳任道說應舉時事》詩:“獨騎瘦馬沖殘雨,前伴茫茫不可尋。” 清杜浚《登金山塔》詩:“咄哉天咫尺,訊息轉茫茫。” 陳其通《萬水千山》第二幕:“夜霧茫茫,月色朦朧。‘迎春亭’佇立山崗。”
(4).紛繁,紛雜;眾多。 漢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隋書·音樂志上》:“茫茫億兆,無思不遂。” 唐李白《古風》之十九:“俯視 洛陽 川,茫茫走 胡 兵。” 清 秋瑾《寶劍歌》:“ 炎帝 世系傷中絕,茫茫國恨何時雪?”
(5).茂盛。《淮南子·俶真訓》:“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謂大治。” 高誘 註:“茫茫沉沉,盛貌。” 唐劉長卿《經漂母墓》詩:“春草茫茫綠,王孫舊此游。” 宋王安石《和農具詩·耕牛》:“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候館
(1).供瞭望用的小樓。《周禮·地官·遺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和積。” 鄭玄 註:“候館,樓可以觀望者也。”
(2).泛指接待過往官員或外國使者的驛館。 唐錢起《青泥驛迎獻王侍御》詩:“候館掃清晝,使車出 明光 。” 宋歐陽修《踏莎行》詞:“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 宋蘇軾《趙州賜大遼賀興龍節使副茶藥口宣》:“既漸邇於中邦,方少安於候館。”
(2).泛指接待過往官員或外國使者的驛館。 唐錢起《青泥驛迎獻王侍御》詩:“候館掃清晝,使車出 明光 。” 宋歐陽修《踏莎行》詞:“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 宋蘇軾《趙州賜大遼賀興龍節使副茶藥口宣》:“既漸邇於中邦,方少安於候館。”
人煙
亦作“ 人煙 ”。 住戶的炊煙。亦泛指人家。 三國 魏曹植《送應氏》詩之一:“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唐李白《蜀道難》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 秦 塞通人煙。” 唐 穀神子《博異志·崔無隱》:“師行可七八日,入 南陽 界,日晚過一大澤中,東西路絕,目無人煙,四面陰雲且合,漸暮,遇寥落三兩家,乃欲寄,宿耳。” 宋楊萬里《過張王廟》詩:“地回人煙寂,山盤水勢回。” 瞿秋白《餓鄉紀程》九:“閒著無聊,望著車窗一片雪色,往往幾十里內絕無人煙。”
此時
這時候。《後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白居易《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四更天光景了。”
一盞
(1).猶言一杯。 北魏 賈思協《齊民要術·作醬法》:“乞人醬時,以新汲水一盞和而與之,令醬不壞。”《水滸傳》第二四回:“ 武松 吃了飯,那婦人雙手捧一盞茶,遞與 武松 。”
(2).特指一杯酒。 唐杜甫《撥悶》詩:“聞道雲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 清 昭槤《嘯亭雜錄·馬僧》:“案上酒肴橫列,公飲巨觥,而以一盞見賜。”
(3).表數量。用於稱單個的燈火。 唐白居易《和李中丞與李給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詩:“一盞寒燈雲外夜,數杯溫酬雪中春。”《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那廚房裡牆上掛著一盞油燈。”
(2).特指一杯酒。 唐杜甫《撥悶》詩:“聞道雲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 清 昭槤《嘯亭雜錄·馬僧》:“案上酒肴橫列,公飲巨觥,而以一盞見賜。”
(3).表數量。用於稱單個的燈火。 唐白居易《和李中丞與李給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詩:“一盞寒燈雲外夜,數杯溫酬雪中春。”《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那廚房裡牆上掛著一盞油燈。”
解愁
解除愁悶。 晉陸雲《與兄平原書》:“文章既自可羨,且解愁忘憂但作之。” 宋蘇轍《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詩:“我雖不能往,寄詩以解愁。”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每天無事,她不是拿三弦或洞簫解愁,便是暗暗流淚。”
承恩
(1).蒙受恩澤。 唐岑參《送張獻心充副使歸河西雜句》:“前日承恩 白虎殿 ,歸來見者誰不羨。” 劉成禺《洪憲紀事詩》之一七四:“君王碧洗頒冠玉,養子承恩四子婚。”
(2). 漢 台館名。《漢書·霍光傳》:“築神道,北臨 昭靈 ,南出 承恩 。”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云:“ 昭靈 、 承恩 、皆館名也。”
(2). 漢 台館名。《漢書·霍光傳》:“築神道,北臨 昭靈 ,南出 承恩 。”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云:“ 昭靈 、 承恩 、皆館名也。”
晝錦
賓朋
賓客朋友。 南朝 宋 鮑照《代堂上歌行》:“車馬相馳逐,賓朋好容華。”《西遊記》第六九回:“我又不曾與他會茶會酒,又不是賓朋鄰里,我怎么認得他!” 陳毅《頤和園“五一”春遊紀盛》詩:“大家翩翩起舞,無分各國賓朋。”
慰藉
撫慰;安慰。《後漢書·隗囂傳》:“ 光武 素聞其風聲,報以殊禮,言稱字,用敵國之儀,所以慰藉之良厚。” 宋范成大《次韻耿時舉苦熱》:“荷風拂簟昭蘇我,竹月篩窗慰藉君。” 清顧貞觀《賀新郎·寄吳漢槎寧古塔》詞:“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 王統照《沉船》:“現在無論誰,只有直接的苦惱,更沒有慰藉苦惱的有趣味的東西了。”
兒女
(1).子女。《後漢書·馮衍傳下》:“兒女常自操井臼。”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吾家兒女,雖在孩稚,便漸督正之。” 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老舍《茶館》第一幕:“最苦是,鄉村里,沒吃沒穿逼得賣兒女。”
(2).指青年男女。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宋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詞:“兒女淚,君休滴。”
(3).泛指男女。 唐白行簡《三夢記》:“ 劉 俯身窺之,見十數人兒女雜坐,羅列盤饌,環繞之而共食。見其妻在坐中語笑, 劉 初愕然。”
(2).指青年男女。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宋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詞:“兒女淚,君休滴。”
(3).泛指男女。 唐白行簡《三夢記》:“ 劉 俯身窺之,見十數人兒女雜坐,羅列盤饌,環繞之而共食。見其妻在坐中語笑, 劉 初愕然。”
白髮
告發;揭露。《新唐書·元載傳》:“ 華原 令 顧繇 上封白髮其私,帝方倚以當國,乃斥 繇 ,除名為民。”《新唐書·韋保衡傳》:“俄為怨家白髮陰罪,貶 賀州 刺史,再貶 澄邁 令,遂賜死。” 宋洪邁《夷堅乙志·畢令女》:“事既彰露,不可復續,而白發其事,皆出仲女,所謂壞其法者豈此邪?”
白頭髮。亦指老年。《漢書·五行志下之上》:“白髮,衰年之象,體尊性弱,難理易亂。” 唐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宋范仲淹《祭知環州種染院文》:“青春多難兮,白髮始遇。” 明唐寅《漫興》詩之一:“內園歌舞黃金盡,南國飄零白髮長。” 楊笑影《赤子之心》:“他想念母親,甚至看到了她粗糙的雙手和鬢邊的白髮,她慈愛的笑容和溫存的眼睛。”
白頭髮。亦指老年。《漢書·五行志下之上》:“白髮,衰年之象,體尊性弱,難理易亂。” 唐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宋范仲淹《祭知環州種染院文》:“青春多難兮,白髮始遇。” 明唐寅《漫興》詩之一:“內園歌舞黃金盡,南國飄零白髮長。” 楊笑影《赤子之心》:“他想念母親,甚至看到了她粗糙的雙手和鬢邊的白髮,她慈愛的笑容和溫存的眼睛。”
庭闈
內舍。多指父母居住處。《文選·束晰〈補亡〉詩》:“眷戀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註:“庭闈,親之所居。” 唐張九齡《酬宋使君見詒》詩:“庭闈際海曲,軺傳荷天慈。” 清劉大櫆《少宰尹公行狀》:“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訓,言動皆必以禮。”因用以稱父母。 唐杜甫《送韓十四江東省覲》詩:“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宋王安石《憶昨詩示諸外弟》:“刻章琢句獻天子,釣取薄祿歡庭闈。”
此時
這時候。《後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白居易《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四更天光景了。”
一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