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獵行

《觀獵行》是南宋詩人王邁的作品,作者通過描寫其在觀獵時所見到的毫無勇氣、毫無血性的獵人們,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對於南宋末期武備鬆弛,國力日衰的狀況的感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觀獵行》
  • 創作年代:宋
  • 文學體裁:五言歌行體
  • 作者:王邁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落日飛山上,山下人呼獵。
出門縱步①觀,無遑②需屐屧。
至則聞獵人,喧然③肆牙頰④。
或言岐徑⑤多,御者困⑥追躡。
或言御徒⑦希,聲勢不相接。
或言器械鈍,馳逐無所挾。
或言盧犬⑧頑,獸走不能劫。
余笑與之言,善獵氣不懾。
汝方未獵時,戰氣先萎苶⑨。
弱者力不支,勇者膽亦怯。
微哉一雉不能擒,虎豹之血其可喋⑩?
汝不聞去歲淮甸間,熊羆百萬臨危堞⑪。
往往被甲皆汝曹⑫,何怪師行無凱捷!
嗚呼!安得善獵與善兵,使我一見而心愜!

作品注釋

①縱步:放步、急步。
②無遑:無暇。
③喧然:喧,聲音大,指喧譁的樣子。
④牙頰:口齒之間。
⑤岐徑:歧路,從大路上分出來的小路。
⑥困:錢鐘書《宋詩選注》:“‘困’原作‘因’,疑是誤字。”
⑦御徒:御者,駕馭車馬的人。
⑧盧犬:黑色善走的狗。
⑨苶(nié):蹈、踏。
⑩喋:通“蹀”,蹈、踏之意。即喋血,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謂“流血滿地污足下也”。
⑪危堞:堞,城上女牆。此處“危”字作垂危解。詩意為:以百萬大軍攻打垂危之城,理應獻捷,但因作戰的都是懦弱之徒,故不能取勝。
⑫汝曹:人稱代詞,你。

作品賞析

這首詩的前四句扣題點出“觀獵”。“出門縱步觀,無遑需屐屧”,表現了作者急於觀獵,甚至連鞋子也顧不上穿的迫切心情。他的觀獵不是因為他好武,也不是湊熱鬧,而是出於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至則聞獵人”一下十句,寫出門所見。狩獵非同兒戲,須有一往直前的勇氣。而詩人眼前的這些獵人,卻正在那裡大爭口舌;有的說岔路太多,不知從哪條路追趕;有的說人手太少,造不成聲勢;有的說武器太鈍,殺不死野獸;有的說獵犬太弱,趕不上豺虎。在那種種遁避的背後,反映出他們膽怯、畏難的心理。故此數句,恰是那些獵人膽小懦弱的最真實的寫照。
自“余笑與之言”一下十二句,為詩人對獵者所言。“善獵氣不懾”,為一篇之大綱。夫戰,勇氣也,故前人一鼓作氣。如今尚未出獵,氣已先泄,如此,則一隻野雞都難捉到,又怎能和虎豹格殺,喋血奮進?打獵尚且畏懼,又怎能在戰場上和敵人拼搏?詩人即景生慨,通過下面“汝不聞去歲淮甸間”四句,明白地將這層意思道出。淮河地區為宋、金交壤,乃爭戰之地。史載1206年(宋寧宗開禧二年),韓侂胄北伐。此四句疑即隱指此事。韓侂胄恃寵專權,欲借北伐,立功自固,兵敗身戮,為世所詬。而王邁對北伐之舉,全無非議,卻怪罪懦夫,言披甲作戰的都是像獵人那樣的無用之徒,不能取勝,又何足怪!
弋獵之舉,從來都是習武練兵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漢武帝連年征伐,窮兵黷武,亦好田獵,聲勢浩大。盛唐國勢強盛,士氣高昂,故在那時的詩人筆下,展現出雋逸豪邁的風貌。宋勢弱力薄,又不重田獵,即民間狩獵,也乏前代的生氣和勇力。漢、唐詩中所表現的那種令人神往的場面,已邈然難追,即使是像王邁這樣的軒昂磊落之士,也已難寫出漢、唐詩中的壯觀。非不欲,實不能也。

作者簡介

王邁(1184~1248) 字實之,號臞軒,莆田(今屬福建)人。1217年(嘉定十年)進士。為潭州觀察推官。後調浙西安撫司乾官,改通判漳州。1241年(淳祐元年),通判吉州。1247年(淳祐七年),知邵武軍。1248年(淳祐八年)卒,年六十五歲。與劉克莊友善,並有詞唱和。有《臞軒集》,存詞19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