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節

觀潮節

觀潮節,民間節日。流行於浙江杭州嘉興地區。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浙江錢塘江有大潮,漲潮時,浪濤排山倒海,氣勢十分壯觀。

南宋時已有此節。杭州人十一日起就有觀潮的,十六、十八傾城而出,從廟子頭到六和塔,沿江樓房均被租賃當作看位觀潮。清初以來,因河流改道,觀潮已移到嘉興海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潮節
  • 節日時間:農曆八月十八
  • 節日類型:民間節日
  • 流行地區:浙江省杭州嘉興地區
錢江涌潮,史書記載,觀潮舊俗,涌潮形成,涌潮利弊,

錢江涌潮

錢江涌潮,堪稱“天下第一潮”,蘇軾說得好:“八月十八潮,天下壯觀無。”它的最高潮位達9.58米,最快潮速達每秒12米。世界上,巴西亞馬孫河河口的涌潮亦較著名,但文獻紀錄的最高潮位是5米,遠遜於錢江潮。錢江大潮的形成,主要是特殊的地形環境所致。錢塘江位於寧波的出海口,寬達98.5公里;上溯至餘姚市的西三閘,寬僅19.4公里;到蕭山圍墾外八工段與海寧鹽官之間,寬已不足3公里。當東海潮波進入這個喇叭口後,因兩岸急劇縮狹,潮波不斷增高,而臨近蕭山圍墾時,河床又迅速變淺,快速推涌的潮水便急遽涌高,從而形成了潮水前波“若素練橫江”的奇特景象。歷代文人墨客歌吟錢江潮者數不勝數。如大詩人李白的“浪打天門石壁開,海神來過惡風回;浙江八月何如此?
觀潮節
濤似連山噴雪來”,大書法家米芾的“天排雲陣千雷震,地卷銀山萬馬奔”,大文豪蘇東坡的“若問潮頭高几許?吳山渾在浪花中”,大畫家鄭板橋的“雲雷風霆為前驅,潮頭聳並青山立”等等。據說,南宋高宗皇帝趙構逃到杭州後,半夜聞得潮聲,誤以為金兵追至,嚇得翻身欲逃。除了地理因素,涌潮也因時而異。每當農曆朔、望之後一兩天,月球所引起的太陰潮與太陽所引起的太陽潮相合,出現大潮;上弦和下弦之後的一兩天,太陰潮與太陽潮相消,則為小潮。而每遇天體運行的秋分大潮,涌潮最高,尤其是農曆八月十八日的潮水,高大整齊,蔚為壯觀,所以自古以來這一天是觀潮節。

史書記載

南宋周密的《觀潮》是這樣描寫錢江潮的:“浙江之潮,天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進,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豪雄。”
觀看錢江潮,南北兩岸均可。南岸的觀潮地帶都在沙地範圍之內,尤以青龍山、赭山一帶稱佳。每年八月中秋至十九日這幾天,幾十里之外的紅男綠女,要攜帶酒肴,趕到江邊欣賞這大自然的傑作。十八日午後潮水來臨之時,數十公里長堤之上,更是人山人海。
錢江涌潮錢江涌潮
據史料記載,南宋時期在這節日盛會中,還有一種經過專門訓練的水師,為看客作“弄潮”表演,宋代詩人潘閬稱:“弄潮兒向當潮立,手把紅旗旗不濕”,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周密在《觀潮》中對此作了更為具體生動的描述:“善游者數百,皆披髮紋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泝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而豪民貴宦爭賞銀物。”現在看來,這種弄潮技藝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可能他們的弄潮地點都選在杭州附近,以便南宋小朝廷的達官貴人們欣賞,而那裡已是潮水的尾巴了。要是大潮地段,潮水每平方米有七噸多的衝擊力,幾千公斤重的護坡巨石常被捲走,可謂“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以身試潮是不堪一擊的。

觀潮舊俗

錢江觀潮,起於漢魏,盛於唐宋,歷經2000餘年。南宋定於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所謂潮神生日),在錢塘江上檢閱水師,以後相沿成習,把這一天作為觀潮節。蘇東坡盛讚:“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紅旗青蓋互明滅,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景此行那兩得。”
錢江涌潮錢江涌潮
舊俗,觀潮節也是“潮神節”,以前每當這一天,沙地到處都要募捐聚眾祭祀潮神,稱“潮神會頭”或“潮會”,張神殿、鎮海殿、靜海殿、靖江殿等處,香火十分旺盛。這種風俗,與錢塘江河口段“坍江”頻仍有關。那時人們無法了解潮汐的成因,就免不了以神力來穿鑿附會,於是就產生了潮神的傳說。歷史上,錢塘江河口段潮神眾多,但沙地民眾普遍敬奉的是張老相公,即北宋時的漕運官張夏。凡潮神節、“坍江”及農曆三月初六張老相公生日,必祭祀。
傳統的觀潮勝地是海寧鹽官鎮,所以又稱“海寧潮”。這一帶有鎮海塔、海神廟、中山亭等景點,每年中秋前後,有10萬餘人聚集,形成人潮海潮齊涌,熱鬧非凡。觀潮最佳勝地有三處。一是在鹽官附近可看銀濤滾滾整齊而來的“一線潮”。二是在鹽官以東的八堡大缺口可看東、南兩股潮頭相撞,掀起萬座冰山、千里雪峰的“碰頭潮”。三是在鹽官以西的老鹽倉可看潮頭猛衝丁字壩後,浪濤壁立,沖向天際的“返頭潮”。因為潮水以每小時25千米的速度逆行,因此如果一潮三看,必須乘觀潮專車與潮頭賽跑。可先在八堡看“碰頭潮”,再到鹽官飽覽“一線潮”風光,最後到老鹽倉欣賞“返頭潮”。由於涌潮變化多端,觀潮的最佳地點也遷徙不定,可根據具體情況慎重選擇。

涌潮形成

從現代科學來看,地球上的海洋潮汐是海洋水體受到天體(主要是月亮和地球)引力作用及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而形成的一種周期性運動。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地球、太陽和月球差不多在一條直線上,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在一起,力量特強,易形成大潮。中秋前後,不但它們的位置連起來恰好接近直線 ,而且這時又是一年中地球比較接近太陽的時候,所以秋潮較大,這也是一般的自然現象。
錢江涌潮錢江涌潮
為什麼錢塘江大潮特別洶湧和巨大呢?喇叭形的河口是原因之一。杭州灣外的江面寬度約100千米,往裡則急劇收縮,到距灣口90千米的錢塘江口的海鹽澉浦時,寬度只有20千米,而杭州市區的河寬僅1千米左右。當大量潮水湧進狹窄的河道時,水面就會迅速地壅高。又由於這裡的河底有大量的泥沙淤積形成沙坎,進入灣口的潮波遇到沙坎,水深減小,阻力增大,前坡變陡,後坡相應變緩。當前坡陡到一定程度後,前鋒水面明顯湧起,從而形成涌潮,甚至翻出浪花。
不過世界上有好些江河的河口,也是外大內窄、外深內淺,為什麼沒有象錢塘江大潮那樣洶湧澎湃?原來高潮的出現與河水流動的速度也有關係,當潮水湧來時,它的前進方向是和河水流動的方向相反的。中秋前後,錢塘江河口的河水流速與潮水流速幾乎相等,力量相等的河水與潮水一碰撞,就激起了巨大的潮頭。另外,浙北沿海一帶,夏秋之交常吹東南風或東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也助長了它的聲勢。總之,錢塘江大潮的形成是受天文和地理(包括河口形狀、河床地貌、水文、氣候等)因素綜合的影響。

涌潮利弊

錢塘江涌潮歷史悠久,千秋功過,誰人評說!錢塘江涌潮氣勢磅礴,舉世無比,已成為旅遊項目。涌潮蘊藏著豐富的潮能資源,如河口澉浦的多年平均潮差為5.57米,最大潮差達8.93米,是我國沿海潮能資源最豐富的地方。漲潮時,大量外海泥沙隨潮流進入河口,一部分在河口落淤,從而淤積成綿延的沙灘,這也是一項資源。但是,涌潮也確實給沿江人民帶來了痛苦和災難。“浩浩錢江水,滴滴災民淚”,“颶風拔木浪如山,振盪乾坤頃刻間。臨海人家千萬戶,漂流不見一人還。”這便是當時遭潮災的寫照。每當颱風來臨,又值大潮汛時,風暴潮危害特別嚴重。沿江人民與潮患進行堅苦長期的鬥爭,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努力,已在錢江兩岸興建了綿延317千米的海塘,它像一座銅牆鐵壁,抵禦涌潮和洪水的衝擊,保衛著沿江人民的生命財產和農田的安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