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漁

《觀漁》是清代文學家梅曾亮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池魚逃捕為喻,感慨法網森嚴,人民罹觸無逃。開頭數句描繪池魚逃捕之種種情狀,情景活現;接著以二反問句扣住池魚逃捕之情狀進行揣摩,以人之心態加於池魚;然後轉入“漁者”熟視無睹的冷漠態度,從而引出池魚無逃而枉自跳躍拼搏的慨嘆。文多奇趣、寄慨遙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觀漁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梅曾亮
  • 作品出處:《柏梘山房文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觀漁1
漁於池者2,沉其網而左右縻之3。網之緣出水可寸許4;緣愈狹魚之躍者愈多5。有入者,有出者,有屢躍而不出者,皆經其緣而見之。安知夫魚之躍之出者,不自以為得耶?又安知夫躍而不出與躍而反入者,不自咎其躍之不善耶?而漁者觀之,忽不加得失於其心6
嗟夫!人知魚之無所逃於池也,其魚之躍者,可悲也;然則人之躍者7,何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漁:捕魚。
  2. 漁於池:在魚池裡捕魚。
  3. 縻(mí):牽繫,牽動。
  4. 緣:邊。寸許:一寸多。
  5. 狹:狹小。
  6. 忽:忽視,漠視。加得失於其心:把得失放在心上。
  7. 人之躍:指人的拼搏努力。

白話譯文

在水池中捕魚的人,先把漁網沉入水中,然後從左右兩邊收緊。當網的邊露出水面一寸多時,網收宿得愈狹小,魚蹦跳起來的就愈多。有跳入網中的,有跳出網外的,有多次跳躍而沒有跳出網外的。它們都經過網的邊緣而顯露出來。怎么知道池魚之中那些跳出網外的不自以為慶幸呢?又怎么知道那些沒有跳出網外的和反而跳入網中的,不自己責怪自已跳躍得不好呢?然而,捕魚的人看到這些情形,並不在心裡為魚生得失之情。
可嘆呀!只有人知道魚沒有可以逃出水池的啊,那些池魚之中跳躍的,實在可悲啊!然而作為人,其中跳躍的又怎么樣呢?

創作背景

清朝從康乾盛世之後逐漸走向衰落。官場日漸腐敗,階級矛盾激化,陸續發生的民變如川楚教亂林爽文事件都遭到嚴酷鎮壓。此文作於嘉慶二十一年(1816),當時嘉慶帝已親政數年,然而並未能解決遺留弊端。作者某一日觀漁人在魚塘里網魚,魚兒跳躍掙扎,有所感而作下此文。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漁人在魚塘里網魚,可謂一種景觀。此時魚塘里水花四濺,水聲喧囂,魚兒鱗光閃閃,此起彼伏,景象煞是好看。然而作者沒有停留在對生活表象的觀察上,他使用了兩副不同的眼光,引出一番對人生的思考。首先,他從魚的眼光去看,對於網中之魚來說,躍不躍得出去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躍出去的會暗自慶倖免於罹難,躍不出去的和反躍進來的會悔恨不置,但這只是魚兒們的微觀的眼光。若從漁人的眼光看,魚的一切蹦跳掙扎都是無濟於事和無關緊要的,即使有少數魚兒漏網,一網總能打到不少魚,再說漏網之魚終究跑不掉,它們仍在魚塘里,至多再活幾天。漁人不關心每條魚的命運,他的眼光對於魚來說是一種巨觀眼光。
作者由此聯繫到“人之躍”。人的命運像塘中的魚一樣,是給定了的,無論個人如何努力與命運抗爭,終究逃不出命運的手心。顯然這是一種消極、宿命的人生態度。宿命,總是無力反抗現實的結果,由此可以想見清代嚴酷的政治統治和思想統治給作者心理上帶來的陰影。“漁人”是統治者的象徵,“魚之躍”正是當時人們戰戰兢兢、如履薄凍的生存狀態的寫照;或許作者還有更深廣的高意:“漁人”是造物主,他在冥冥之中操縱著人的生死命運,……作者消極悲觀的人生態度是不足取的,但他觀察生活的兩副不同眼光和由此產生的生命的悲劇意識,對於今人仍有啟迪的意義。

名家點評

四川師範大學原教授趙義山:其文至此,尤覺深沉而悲涼,明嘆魚之可悲,實哀人之不幸,比起前面之推測揣摩,就更富於弦外之音而令人玩味再三了。而文中“池”、“網”、“漁者”之象徵意義,則顯而易見,無須明指了。文章未尾一句,意在設眼,以挑明寓意,結果卻自揭迷底,有損韻味。(《歷代小品文觀止》)
北京師範大學原教授郭預衡:曾亮居京師,曾因“靜觀人事”而“無復進取之志”,這裡從“魚之躍”而想到“人之躍“,也是從“觀漁”回到“觀人事。魚之躍”既“無所逃池”,則“人之躍”不言可知。世人方臨淵而羨魚,曾亮乃觀漁而悲之,則其為人之志趣,亦不言可知。(《中國散文史 下》)

作者簡介

梅曾亮(1786~1856),字柏言,上元(今江蘇南京)人。道光進士,用知縣,以親老告歸。復入資改戶部郎中,居京二十年。晚歸,主講揚州書院。與邑人管同皆出姚鼐之門,以善古文名於時。曾亮之文取法桐城,選聲練色,務窮極筆勢。有《柏梘山房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