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本法師(1868~1945年)廣東中山人,俗姓張。法號明一。早歲專致於儒學,光緒年間中舉人,講求維新,東渡日本。中年時,深研佛典,舍家宅為功德林。年六十三,其母去世,遂出家,赴鼓山依虛雲和尚受具足戒。曾為鼓山增補各祖師傳記。世壽七十八,僧臘十六。著有香光閣集二十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本法師
- 祖籍:廣東省中山縣
- 原名:張壽波
- 朝代:清
參加維新,出家受戒,弘化利生,
參加維新
觀本法師俗家姓張,名壽波,號玉濤,廣東省中山縣人,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戊辰歲潤四月初三日生。他是廣東省香山縣南屏鄉張性田公的長子。兩歲時,他的伯父星槎公棄養。星槎公無子,按宗法社會的習俗,以觀本為嗣。他的祖父益階公久在福州經商,他三歲時隨著祖母到了福州,七歲在福州啟蒙受學,禮番禺名儒胡箕疇為師,攻讀經史。觀本穎悟異常,他過目能誦,在鄉里有神童之譽。
觀本十一歲時,祖父病歿,觀本與他父親扶襯回廣東省中山,時為光緒四年(一八七七年)。回鄉後繼續攻讀,未幾祖母又逝世,觀本哀痛逾恆,自思如何告慰先人於地下,乃發憤苦讀。十九歲時補縣學生員,中了秀才。二十三歲補為增生,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年)辛卯科鄉試,中式第六名舉人,時年二十四歲。
觀本中舉人後,他曾與族叔張仲球先生,在澳門創設了一所原生學堂,以教學認真,圖書館藏書豐富稱著。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之戰,中國海軍敗北後,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地賠款。觀本目睹國勢如此,義憤填胸,愛國熱情,溢於言表。
他曾追隨康有為、梁啓超的維新運動,參加公車上書。光緒一八九八年戊戌,“百日維新”失敗後,觀本避禍日本,入橫濱大學商學院就讀。光緒一九〇一年畢業回國,在武漢經商。光緒一九〇三年發生日俄戰爭,他協助容翰屏等為紅十字會募款,曾得到獎章。光緒三十年(一九〇四年)再次東渡日本,入東京帝國大學專攻政治經濟學。後來移居神戶,任日文學校校長,為華僑教育作出貢獻。清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觀本自日本回國,在漢口商會任職。次年再去日本,在大阪的一家化學工廠中,研究化學工業,及學習製造當時流行的草帽方法。學成後回國,在上海開設草帽工廠。但因時局多變,鼎革之際,工廠被毀,損失頗鉅。自此感世事無常,人生如幻,遂發心學佛。
出家受戒
一九一四年,觀本奉粵漢鐵路局委派,在上海設辦事處,駐滬辦事。在此期間,於上海玉佛寺,皈依於冶開長老座下,法名觀本。次年返回廣東,後來舉家遷居澳門,在澳門建立佛化家庭,勸導母親及眷屬學佛,他的妹妹受他影響,後來出家為尼。一九一六年,觀本再到上海,轉赴常州天寧寺參謁冶開長老,在長老座下受持五戒。繼而回到中山縣,為地方人士推舉為香山恭都學校校長,任教之餘,學佛讀經不稍懈。一九一九年,專程赴南京寶華山,依浩淨老和尚座下受菩薩戒。回粵後辭去教職,專修淨業。
以後數年間,他的嗣母吳太夫人棄養,繼室李夫人病歿,家庭迭遭變故,使他修道之心益切,乃將自己在澳門的住宅,改為無量壽功德林,做為女眾共修的道場,並照章向澳門政府立案,永為慈善性的女眾修院,禮請得上海靈山寺的朝林老和尚出任住持。以後數年,觀本歷游南洋群島,朝禮仰光大金塔。由南洋回國後,在香港創設念佛社,與社友同修淨土法門。一九三〇年,他的生母李太夫人棄養,至此觀本決心出家。是時冶開長老業已示寂,乃由澳門無量壽功德林的朝林老和尚代冶開長老操刀為之剃度。觀本至此現沙彌相,是時年已六十三歲。
一九三三年癸酉二月,觀本於福州鼓山湧泉寺,依虛雲老和尚受具足戒。虛雲老和尚素知觀本道業精進。圓戒後即派他為湧泉寺監院。觀本到湧泉受戒時,他的堂叔張仲球居士(亦是冶開長老的皈依弟子,法名觀圓),為他賦詩送行,詩云:
火宅拋離拜湧泉,六旬受戒入僧年;原生妙入無生國,功德翻成報德天。
兩代傳燈空似續,再來慧地屬機緣;河清譜軼今光大,禪學儒林著手編。
此詩中註解之處頗多,文長不錄,惟五、六兩句要加以說明。觀本有子,法名妙持,於一九二〇年,依微軍老和尚參禪得悟,隨著老和尚到杭州,在常寂光寺剃度。一九二一年辛酉歲三月初十日,微軍老和尚示寂。微老的徒眾不論出家在家,鹹欲推妙持主持寺務。妙持以生死事大,乃密約同參妙慧師離杭返廣東,在清遠峽心寺上院修苦行。數月之後,遽於一九二一年舊曆九月初五日,在峽山寺下院示寂。初六日荼毗時,煙作白色,無絲毫臭味,據老宿說,此等現象,非有功德及業障已消者,無此境界。妙持早先在澳門荷蘭園舊宅出世,離胎時坐蓮而出,想是有夙根的人。故“兩代傳燈空似續,再來慧地屬機緣”句,系指此而言。
弘化利生
觀本法師在鼓山圓戒後,初在福建省福州湧泉寺任監院。是年年底,澳門無量壽功德林的朝林老和尚圓寂,觀本被功德林同修推舉為功德林住持。一九三四年春,觀本辭去湧泉寺監院,和一位明觀法師一同隨侍虛雲老和尚經由香港、廣州到了曹溪南華寺,至此乃辭別虛雲老和尚,回到澳門,晉山繼任無量壽功德林法席。他在功德林中設立了佛學院,自任主講,同時他還兼著香港佛學院主講,及五會念佛教授。
民國二十四(一九三五年)年春,虛雲老和尚應香港東華三院之請,赴港建水陸法會,事畢回鼓山,辭去湧泉寺丈席,老和尚回到韶關南華寺,繼續重興南華。邀觀本相助,命他擔任南華寺監院。一九三七年七月,日寇侵略戰爭爆發,後來廣州淪陷,廣東省會由廣州遷到韶關,而南華寺徒眾日多,觀本奉虛雲老和尚之命,到香港與佛教人士募集經費,支援南華寺。他在香港時,於沙田普靈洞講經,以普度女眾為己任。一九四一年,日寇發動太平洋戰爭,竊占香港。觀本法師乃間關內進,回到南華寺。繼而隨著虛雲老和尚到了雲門寺,持戒益嚴謹,修持益精進,所至之處,四眾景仰,男女善信皈依者逾萬人。
日寇戰敗無條件投降後,廣東省佛教會迎請他返回廣州,駐錫菩提精舍。中國佛教會聘他為指導員,指導整理廣東佛教。而觀本法師世緣已盡,於一九四五年甲申歲十二月初六日,在菩提精舍安詳示寂,世壽七十八歲,僧臘十八,戒臘十六夏。遺著有《香光閣隨筆》、《五會念佛譜》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