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滲透理論

“觀察滲透理論”,是美國科學哲學家漢森提出的著名命題。這個命題指出了我們的任何觀察都不是純粹客觀的,具有不同知識背景的觀察者觀察同一事物,會得出不同的觀察結果。“觀察滲透理論”摧毀了邏輯實證主義所追求的科學合理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察滲透理論
  • 提出人漢森
  • 類別:著名命題
  • 關係:科學哲學研究的重要問題
來源,相關關係,認知解析,反思,

來源

邏輯實證主義堅信, 科學作為一種追求真理的客觀活動,其所堅守的理性標準一定是可被經驗證實並符合邏輯規則的。“ 科學所作的一切,說到底不過是描述人類經驗的規律性。所有的科學理論必定依賴於經驗,正因為與經驗相連,科學辭彙才可能有意義”。為了清楚地表明這一點,他們將理論辭彙和觀察辭彙區分開來。“ 觀察辭彙”的無疑問是其理論的堅固基石, “ 理論辭彙” 也是在此基礎上得以解釋和證實的。
然而,在科學觀察面前,人類往往更要藉助主體的能動性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屬性來獲得經驗知識,不同的主體甚至同一主體在不同條件下觀察到的結論也不盡相同。所以,人們開始接受漢森的結論:觀察滲透理論。在漢森看來,我們通常帶著由我們過去的經驗和知識構成的、以各種特殊語言和符號的邏輯形式加以著色的眼睛來“ 觀看”的。“ 看”是我們所謂的滲透理論的操作。這一結論對科學哲學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僅動搖了邏輯實證主義的合理性評判基礎,還為其他學派( 如歷史主義)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出發點。所以有人曾這樣說過:如果說+# 世紀以來,科學哲學中有什麼實實在在的具體進步的話, “ 觀察滲透理論” 肯定要算上一個。然而,隨著這一理論的不斷推進,有些科學哲學家( 例如費耶阿本德)卻將其推向了極致,用來捍衛他們的相對主義論題。他們認為,觀察過程中始終充斥著觀察者的主觀理論,所以觀察過程根本不具有客觀性,而建立在觀察經驗基礎上的科學事業也並不能稱為客觀的,所以不具有真理性,最終走向相對主義。雖然,反駁者們並不能以此就否定這一論題,但擁護者們卻必須為這一理論的強度進行合理的辯護。
它重點表征了“先行信息”在人的視角轉換中的意義;科學活動中的觀察滲透理論是一個關於科學的概念框架的變換問題,而哲學層面考察的則是主體的“先行具有”、“先行掌握”和“先行視見”等精神的本質力量對於現實的認識活動的條件性。

相關關係

觀察和理論的關係問題是科學哲學研究的重要問題。
首先,觀察依賴於理論,觀察滲透著理論。理論決定了觀察的目的和對象。在科學的研究中,人們都要根據研究的目的選擇觀察對象和範圍。科學觀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計畫地進行的。科學觀察的目的不外乎是為了作出新的發現或檢驗已有理論或假說。用觀察來檢驗一個理論,即是看是否能觀察到理論所預言的現象。
第二,觀察必須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理論決定了觀察到什麼。在觀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觀事物本質的理論為指導,將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觀察的客觀性;相反,當不完備甚至錯誤的理論或觀點滲透到觀察中時,就會導致錯誤觀察。理論可以糾正一些錯誤的觀察。
第三,任何觀察陳述都是用某種理論語言構成的,理論提供了觀察語言。一種情況是,有些觀察陳述明顯地用到一些理論術語,而離開了有關的科學理論就不可能理解這些觀察陳述。第二種情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概念,實際上過去曾是科學家在科學探索過程中所創造的理論術語,只不過它們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被長期廣泛使用,久而久之,人們逐漸忘記了它們的來源罷了。第三種情況,雖然觀察陳述中沒有任何形式的理論術語,但它所表達的意思仍以某種已經形成常識的理論為前提,與背景知識聯繫在一起。此外,在不同理論和信念的指導下,可以得出不同的描述。任何觀察語言總是同某種背景理論聯繫在一起的,而且其語義隨著背景知識的變化而變化。並且,觀察陳述所利用的理論或概念框架越精確,觀察陳述所表達的意義越精確。
第四,觀察陳述也是可錯的。一是觀察本身可能產生錯覺;二是觀察依賴了錯誤的理論。如何知道一個觀察陳述是否正確?還是要依賴於理論。而且檢驗越嚴格,要求的理論越多,知識越廣泛,並且永遠達不到絕對的確實無疑性。任何完全獨立於理論的 “中立的觀察語言”是不存在的,任何觀察陳述都不同程度地滲透著理論的因素。所以,觀察陳述並不能像邏輯經驗主義者構想的那樣,通過觀察陳述來給理論提供絕對可靠的基礎。
第五,理論以觀察為基礎和源泉。科學理論和定律的發現來源於觀察實驗。科學理論和假說的發展完善離不開觀察實驗,科學理論或假說也只是相對真理,需要在新的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完善。科學理論的檢驗必須依靠觀察實驗。
總之,觀察和理論是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的。觀察和理論的這種關係是由觀察的主觀性和客觀性所決定的。觀察的主觀性決定了理論必須依賴觀察;觀察的客觀性決定了理論必然依賴觀察。觀察主觀性與客觀性的辯證統一決定了觀察與理論的辯證統一。

認知解析

在科學哲學家們嘗試用心理學的理論來解析這一論題的過程中,仍然劃分為對立的兩個陣營,爭論的焦點集中在科學觀察僅僅是大腦的靜態知覺過程還是主體的動態認知過程的劃分上。例如福多作為“ 觀察滲透理論”的反對方就強調: “ 知覺過程是隔離的,它們向高水平的認知過程提供輸入,但不能被認知滲入”。他的結論是:人類有共同的知覺經驗,所以作為知覺過程的科學觀察具有客觀性。然而,心理學中大量的錯覺實驗(例如鴨兔雙關圖)已經證明,觀察中大腦接受外界信息的過程不僅僅只停留在知覺階段,還要經過一系列的信息處理,形成對事物的整體印象,歷經大腦的認知推理階段。所以,傾向於從認知視角研究科學觀察的哲學家們認為,將科學觀察停留在知覺裝置的靜態可靠性上是十分狹隘的,背景理論通過認知的發生已經滲入了主體的觀察過程。他們的辯護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
( 一)認知過程中知覺系統的工作方式。
在認知過程中,大腦將感覺信息組成有意義的對象,知覺系統的工作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兩個層次來考慮。首先,知覺系統對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採用一種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或者稱之為“ 數據驅動加工”。外部刺激的一些簡單屬性作用於各個感覺器官,形成我們的視覺、聽覺、嗅覺等等,其發生過程可以模擬為大腦的編碼過程,只要大腦皮層中的感覺區域工作正常,大腦就會對同一外界刺激產生相同的編碼和圖景。例如人們在辨認物體形狀時,相同的空間形狀刺激對應著一系列相同的編碼特徵,所以大腦才會接受知識的傳遞,形成自身的知識基礎。然而,主體的認知卻不僅僅停留在這一階段,還會歷經知覺系統第二個層面的信息加工過程———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或者稱為“ 概念驅動加工”。這種方式由知覺對象的一般特徵開始,大腦首先形成了關於知覺對象的一般概念、期望或者假設,並由此制約認知的水平和方向,背景理論的滲透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發生的。主體對事物的需要、興趣、愛好、對活動的期待以及事先所作的準備,都在這一加工過程中產生影響。一般來說,認知過程是知覺系統這兩種加工方式共同作用的過程。如果沒有外界刺激物的直接作用,知覺自上而下的加工只能產生幻覺;如果僅僅只有外界刺激物的低水平刺激,大腦所要負擔的思維工作必將太重,接受外界信息的速度也會變慢,甚至無法構成對事物的正常認知。在不同的情況下,知覺系統對這兩種加工方式也有不同的側重。良好條件下或者在主體較少重視的過程中,一般採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較多;而相對惡化的環境或者主體較為重視的過程中,自上而下的方式會逐漸增多,甚至占據主導地位。科學的觀察過程是主體傾注較多注意力的過程,所以,主張認知解析的哲學家們得出結論:雖然知覺的這兩種工作方式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還不能準確地加以描述,也不能由此為科學觀察過程提供準確的模型,但是在排除觀察理論無負荷這一結論上已經提供了較有說服力的證據。
( 二)認知過程中對錯覺的抑制。
大腦在某些情況下會產生所謂的錯覺。將“ 觀察滲透理論”的論題絕對化而得出的相對主義結論,就是誇大了錯覺產生的範圍,並由此斷言科學活動失去了客觀性。而從認知角度來講,錯覺的產生原因不但能夠被認識,而且錯覺的產生也是可以被修正的。實際上,大腦本身已經具備了協調解決錯覺產生的功能。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特定或一般的知覺裝置都具有可塑性,知覺的形成是受大腦和環境的相互作用限制的。並且,通過知覺學習,能夠有效地改變知覺系統神經元聯結方式,“ 視野顛倒”的實驗就是這一結論的有效證明。人們帶上某種使視野顛倒的倒像鏡後,能夠在一段時間訓練之後適應這一視覺環境,在視野顛倒的情形下做出行為調整。由此可以證明,指導認知過程的預期假定通過新經驗的獲得而發生了改變,即知覺系統通過學習,使認知過程調整了方向,避免主體行為的偏差。所以,在預期和感覺之間發生錯配的情況下,知覺的喚醒系統就有可能喚醒注意,對預期發生克製作用。對於這種喚醒作用的發生,心理學家借用物理學的電流理論來形象地描述,例如格斯伯格等人的研究就表明:如果注意是預期和實在之間的錯配所引起的,那么來自喚醒系統的輸入就構成一種復位波,引發大腦意識到這種錯配,從而抑制知覺定勢的形成,使認知錯誤不發生成為可能。

反思

對“ 觀察滲透理論”的認知解析作為一種全新角度的研究方法,可以說是對這一問題傳統爭論的突破,開闊了我們的思維視野,引發我們向更深層次進發研究問題,在方法論層面上具有啟發性的意義。然而,當擴展到較為廣闊的哲學思維領域時,認知角度的解析又並不是完全令人滿意的。首先,僅作認知解析同樣具有狹隘性。認知過程的研究僅僅說明科學的觀察過程中確有大腦原有的某種理論經驗的參與,然而,談到觀察過程中所滲透的理論時,卻不應僅僅局限為主體的背景知識,其他心理因素(如非理性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價值觀念因素等方面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這也正是科學認知研究走向語境化的內在要求。其次,這一解析在某種程度上又過於寬泛。在科學哲學中,理論的表達和結構有著嚴格的定義,而認知是一個比較泛化的概念,它不僅涵蓋了語義、理論和相關的知識建構,而且還涉及到人們的信念、欲望、意圖、目的等多種因素。所以,認知過程所探討的理論對於嚴謹的哲學話語來講缺乏一定的精準性。
而且,對於心理學認知理論的合理性,以及心理機制與信息加工原理的隱喻,都是仍在討論中的話題,畢竟人腦的工作過程是一個複雜、繁瑣的過程,如果說某些部分的信息處理過程可以模擬為物理編碼符號的處理,那么這種處理過程也僅能被認為是大腦在初級水平上進行的工作,大腦更深層次的工作對人類來講還是一個未知的領域,所以對認知過程研究的理論成果還是應該持有所保留的態度的。另外,必須指出,認知過程或者說觀察過程中確有主體理論經驗的參與,僅僅是對“ 觀察滲透理論”的充分條件證明,可以說並不能以此否證科學具有的客觀性,但更不能因此就將科學視為非理性的事業。並且,我們已經討論了認知系統在科學觀察過程中對主體任意性的抑制,雖然無法構建準確的心理模型,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相對主義的論點在這一解析視角下同樣是站不住腳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