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台窯是河北磁縣觀台鎮的瓷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台窯
- 地理位置:河北磁縣觀台鎮
觀台窯是河北磁縣觀台鎮的瓷窯。
觀台窯是河北磁縣觀台鎮的瓷窯。宋元磁州窯的主要產地。《中國陶瓷史》:“觀台窯址燒瓷品種最為豐富,除白釉、黑釉之外,還有白釉劃花、白釉剔花、白釉綠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醬彩、白釉釉下黑彩劃花、白釉釉下醬彩劃花...
磁州觀台窯,北宋至元代瓷窯。窯址在河北省磁縣當地人傳為曹操的“觀兵台”之上。是磁州窯主要窯場之一。以燒白瓷為主,也燒黑釉、綠釉、紅綠彩、翡翠釉、鈞釉和素胎器。器形有碗、盤、瓶、罐、盒、枕、爐、缽、渣斗、注子、雞腿瓶、大缸、器蓋、人物和玩具等。白釉多施化妝土。主要裝飾手法為劃花、刻花...
這時直系窯口生產主要分布在以峰峰礦區臨水、彭城為主的滏陽河流域和以磁縣觀台為主的漳河流域。觀台窯與元代幾近衰落;臨水、彭城窯口則薪傳於今,生產規模日益壯大,遂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制瓷中心。磁州窯瓷器面向大眾而品相紛華,陶藝在宋元眾多瓷窯中風騷獨領。它以施用化妝土為基本特徵,創造了豐富的裝飾技法,...
【白釉醬彩】瓷器釉彩品種之一。又稱“白釉醬花”。其繪製、裝燒方法與白釉釉下黑彩相同,因彩釉過薄,或燒成溫度不同,成為醬白相襯的效果。觀台窯從創燒之始就將白釉醬彩作為一種主要裝飾,在第二期,已成為最多的裝飾方法。流行的紋飾有六點或七點梅花紋和蝌蚪狀點紋。北宋後期,磁州窯系這種裝飾十分流行...
白釉劃花 白釉劃花,最早見於宋代磁州系的曲陽定窯和觀台窯,其方法是在成形的坯上,先敷一層化妝土,然後用色料繪畫細線紋樣,再用尖狀工具在紋樣上勾畫輪廓和花瓣箸脈,露出化妝土,施一層透明玻璃釉,人窯燒成。紋樣有荷花、卷葉、水波紋和龍紋,見白釉劃花碗、盤和瓶。
大官屯窯出土的白釉黑花,磁縣觀台窯出土的白釉黑花罐,是代表器。裝飾構圖除宋代多用的帶狀纏枝式、單獨紋樣的均衡式和滿花式外,還善以開光樣式突出主題紋樣,耀州窯遺址金代層出土的青釉刻花臥牛碗,河南鶴壁市博物館藏的白地黑花嬰戲蓮紋枕、白地黑花盆花枕,都以菱形開光托出臥牛、嬰蓮和盆花主題紋飾等分線內...
磁州窯觀台鎮遺址發現了許多如意頭形台座枕殘片,和此枕特點有相似之處,由此判斷此枕可能是觀台窯生產,為宋代流行的式樣。明代的青花蝴蝶枕 明代的青花蝴蝶枕(如圖1)。該青花瓷枕面長29厘米,底部長11厘米,寬14厘米,高9厘米。整個枕面是一隻正在扇動翅膀的蝴蝶,生動可愛。蝴蝶的翅膀上還有眼狀或鋸齒狀的...
人們發現這種紅綠彩器均出土於金代墓葬,不見有北宋墓出土。因此,其時代應為金代。河北觀台窯、山東淄博窯、河南鶴壁窯、山西長治窯等金代窯址都出土有此類器物。器形以小碗為主,一般是在白釉器物上以紅、綠彩描繪紋飾,再經低溫燒制而成。有的器物是以紅、綠、黃三種色彩描繪,故又稱“金三彩”。
但是自從到過河北省邯鄲市看過觀台窯址之後,滿山遍地的窯具和瓷片,更能深入地體會觀台窯當時的燒造工藝和盛況,是名副其實的正宗磁州窯產品,其它則算是磁州窯系,考古系對觀台窯址的發堀報告,提供解決了傳統鑑定中與考古地層學結合的科學依據,更能精確地判斷傳世磁州窯器物早、中、晚年代,屬於觀台窯產...
金後期的陶瓷生產系指遷都燕京後,集中在大定年問或以後恢復發展起來的河北曲陽定窯、磁縣觀台窯,河南禹縣鈞窯和陝西銅川耀州窯、山東淄博磁村窯等。此時的瓷器基本繼襲宋制,但仍有自己的民族和時代風格。西夏瓷器 西夏政權始於公元1032年,止於1227年。其制瓷工藝是受磁州窯系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最大的制瓷...
西夏靈武窯的發掘,使我們看到西夏瓷器的真實面貌,其中除部分白釉器為仿定器外,黑(褐)釉剔刻花器受北方最大民間窯場磁州窯影響較強烈。為了弄清它們之間的關係,不防將靈武磁窯堡窯出土西夏瓷器與較之稍早的北宋磁州窯中心窯場觀台窯出土瓷器作簡要比較:器物造型 北宋磁州窯產品豐富,除日常生活用品碗、盤、...
“金代中原地區在大定年間及以後發展起來的陶瓷窯,據目前發掘和調查,有河北曲陽定窯,磁縣觀台窯及河南禹縣鈞窯,陝西銅川耀洲窯等”。金代陶瓷業前期是邊陲少數民族陶瓷業的落後期。金代陶瓷業的後期是中國北方陶瓷業的停滯滑坡期。主要原因是金朝多次侵略宋朝,刼掠人口,財富,占領土地。窯工南逃,沒逃出來的...
【白釉剔花】是磁州窯首創的裝飾方法。利用化妝土與胎色間的差別,剔去主體花紋外的化妝土,以達到烘托主題的目的。在觀台窯的第一期前段即已出現,第二期後段成為最重要的裝飾方法,金代白釉剔花與白地黑花等裝飾共同構成磁州窯的繁榮景象。定窯從北宋後期開始仿製白釉剔花裝飾,主要用於粗白瓷上,直到金元時期。
略向前傾。長28.5厘米、寬18厘米、高7.8—9.8厘米。枕面用粗細黑線繪八角形框線,框內墨筆行書“樓台側畔楊花舞,簾幙中間燕子飛”。立面繪卷枝花卉一周,枕底中部有一長方形陽文楷書“張大家枕”四字戳記。以前發現“張大家造”瓷枕較多。據考,張大家造瓷枕,可能就是漳河南北觀台窯和冶子窯產品。
遼寧撫順大官屯窯和遼陽江官屯窯是金前期日用陶瓷產地,品種有黑、白、醬釉和茶綠色釉等,胎質粗厚多雜質,釉質混濁不光潤。裝飾簡單,僅見白地黑彩裝飾,刻、劃、印、雕、加彩等極少見。遷都燕京後的陶瓷生產,集中在大定年間或以後發展起來的河北曲陽定窯、磁縣觀台窯、河南禹縣鈞窯和陝西銅川耀州窯、山東淄博...
直筒罐始於北宋晚期,盛行於金代,在河北的觀台窯和河南的當陽峪窯都有出土。金、元兩代河南、山東也生產了很多白釉剔花瓷器。工藝 剔花工藝還經常使用在瓷枕上。製作方法是先用工具切割出一定厚度的泥板,然後將泥板合攏,泥板的結合部位用泥條蘸泥漿粘接。晾曬一定時間後,修坯施化妝土,然後剔花。在枕的後部...
” 著名考古學家陳萬里先生考察當陽峪窯時提出:“總之,當陽峪窯的作品,向來是不為人們所重視的,如此一個重要窯場,竟被忽略了。我以為,黃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陽之定、臨汝之汝以外,沒有一處可與當陽峪相媲美。磁州的冶子窯以及安陽的觀台窯(在漳河兩岸)終遜當陽峪一籌。” 可見,當陽峪絞胎瓷在歷史...
綠釉飛刀紋 綠釉飛刀紋,瓷器裝飾技法之一。【綠釉飛刀紋】瓷器裝飾技法之一。器身上為不規則形豎式刀削紋,其製作方法是在拉坯成形後,用刀具飛快地削剔坯體,連續轉動輪盤製成,然後在上、中、下劃三道雙弦紋,再素燒,然後罩綠釉料漿二次入窯低溫燒成。金代觀台窯的缽和小罐上有這種紋飾。
綠釉貼花 【綠釉貼花】瓷器裝飾技法之一。先用小模印製貼飾,趁濕貼於坯體上,再素燒,然後施綠釉料漿低溫燒成。也有用白瓷改燒的情況,如將燒成的白地貼花瓜棱瓶,再罩一層綠釉料漿,二次人窯低溫燒成。以唐代長沙窯和金代觀台窯為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