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八陣圖

《觀八陣圖》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借詠八陣圖而表達了對蜀相諸葛亮的無限仰慕和對賢臣的冀盼之情。全詩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語言蒼勁,意境深沉。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觀八陣圖
軒皇傳上略,蜀相運神機。
水落龍蛇出,沙平鵝鸛飛。
波濤無動勢,鱗介避餘威。
會有知兵者,臨流指是非。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八陣圖:相傳為諸葛亮布石而成,分為“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個陣勢,遺址在今四川省奉節縣西南部。據《水經·江水注》中載:“江水又東,徑諸葛亮圖壘,石磧平曠,望兼川陸,有亮所造八陣圖,東跨故壘,皆累細石為之。自壘西去,聚石八行,行間相去二丈,今以水漂蕩,歲月消損,高處可二三丈,下處磨滅殆盡。”
⑵軒皇:即傳說中的黃帝軒轅氏。上略:即上等的謀略,這裡指八陣圖。據《太白陰經》載:“黃帝設八陣之形。”
⑶蜀相:蜀國丞相,即諸葛亮。神機:指神奇的計謀,這裡指的是八陣圖的變化功用。
⑷水落:指水勢的變化,這裡比喻形勢變化。龍蛇:即龍蛇陣,這裡用來比喻非凡人物。
⑸鵝鸛(guàn):水禽名,亦為陣名。
⑹鱗介:泛指魚鱉等水中的動物。
⑺臨流:面對江流。指是非:對某件事物進行褒貶評論。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黃帝傳下了高超的兵略,諸葛亮運用它妙算神機。
水落時龍蛇從江心湧出,平坦的沙灘上鵝鸛飛起。
大江波濤並無動盪趨勢,八陣圖餘威使魚鱉遠避。
應當會有懂得兵術的人,面對著江流來指點是非。

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於劉禹錫在唐穆宗長慶二年(822)至長慶四年(824)任夔州刺史時期。劉禹錫在遊覽此地時因觀賞八陣圖而對蜀相諸葛亮產生了由衷的景仰之情,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劉禹錫的一首懷古詩,借詠八陣圖而表達了對蜀相諸葛亮無限的仰慕之情。宋王讜唐語林》云:“王武子曾在夔州之西市,俯臨江岸沙石,下看諸葛亮八陣圖,箕張翼舒,鵝形鶴勢,聚石分布宛然尚存。峽水大時,三蜀雪消之際,瀕滂滉漾,大樹十圍,枯槎百丈,破礭巨石,隨波塞川而下,水與岸齊,雷奔山裂,聚石為堆者斷可知也。及乎水已平,萬物皆失故態,惟陣圖小石之堆,標聚行列依然。如是者垂六七百年間,淘灑推激,迨今不動,劉禹錫曰:是諸葛公誠明一心,為先主效死;況此法出《六韜》,是太公上智之才所構,自有此法,惟孔明行之。所以神明保持,一定而不可改也。”
首聯兩句點出了八陣圖的來歷。八陣圖相傳為諸葛亮布石而成,曾稱“八陣既成,自今行師而不復敗”(盛弘之荊州記》)。杜甫亦有詩云:“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八陣圖》)由此可知此八陣圖之威力無比,同時也曲筆寫出“蜀相”真乃“運神機”者。
頷聯兩句寫到了八陣圖中的景物。詩人站在江邊,看到眼前之景,不禁想起了當年諸葛亮大擺八陣圖的場景,真乃時勢造英雄,如今龍蛇不見,只有那鵝鸛仍在飛來飛去,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頸聯兩句是詩人在構想八陣圖施展起來所產生的威力,借八陣圖餘威寫出了八陣圖當年威力之大,從側面烘託了諸葛亮非凡的謀略和超人的智慧。
尾聯兩句暗用東晉桓溫之事典。據《唐語林》載:“東晉桓溫征蜀過此,勒銘曰:‘望古識其真,臨源愛往跡。恐君遺事節,聊下南山石。’”對此結句,不同的人可能產生不同的理解,或把這個知兵術的人認為是桓溫,或把這視為是詩人自比。詩人此時面對大江,暢想諸葛亮當年羽扇綸巾、指點江山的風神情貌,景仰之餘不禁有慨然之志。
中間兩聯是敘寫八陣圖中的景物、陣勢與威力,千百年後,“餘威”尚存。尾聯則含蓄表達了作者冀盼賢臣之情。這種期盼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的流露。當時的中唐社會,君主昏庸無能,奸臣當道,朝政腐敗到甚至皇帝的廢立生殺大權都由宦官掌握,而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詩人多么想有一位智謀卓越的賢人來主持政局,這樣中唐之中興或許還有希望。因此發出了“會有知兵者,臨流指是非”的慨嘆。同時也可以理解成自己雖身處困境,但壯心未滅,自信必有機會指點江山,主宰世事浮沉,效命國家,拯救蒼生和明斷是非。從這個角度講,這是對杜甫同類詩歌題材在思想和藝術上的繼承和發展。

名家點評

古典文獻學家梁守中《劉禹錫詩文選譯》:首聯點出八陣圖的來歷,中二聯寫八陣圖的景物、陣勢與威力,尾聯則含蓄地表達作者的冀盼之情。詩中的“知兵者”,隱然有自比之意。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並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