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社會行為強化說

親社會行為強化說(reinforcement theory of prosocial be- havior)是指一種強調獎懲對親社會行為形成具有重要性的理論。學習論者認為, 無論是親社會行為(如助人、合作、分享),還是反社會行為(如侵犯等), 都是後天通過模仿、聯想、強化而形成的。儘管不少心理學家指出強化在親社會行為形成中並非是最必需的,有時甚至引起副作用,而多數社會學習論者如班杜拉、沃爾特斯等認為,強化不限於直接強化,也可以是替代性強化或自我強化,它在這裡是必要條件。

人的行為之所以被保留,是由於它被證明有助於從環境中得到積極成果。莫斯與佩奇(1972)通過現場實驗證實了這點。研究者讓一位年輕婦女故意向許多過路者問路,經指點後給以積極的(“謝謝”)、中性的(“行”)或消極的(“我不懂你說的”)強化。而後這些過路者在前方又遇到一個婦女(實驗者助手)掉了提包而裝作未覺察, 結果發現那些受到積極強化的過路者更可能通過招呼或拾包來幫助她。拉什頓和蒂奇曼(1978)在以兒童為被試所進行的實驗中也發現,由獎賞所引起的積極體驗能增加分享行為,而批評所引起的消極體驗則減少分享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