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調查委員會

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調查委員會

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調查委員會(朝鮮語:친일반민족행위자재산조사위원회),是韓國政府於2006年8月18日成立的,目的是:以便清理“親日派”人士的財產並將其收歸國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調查委員會
  • 外文名:친일반민족행위자재산조사위원회
  • 實質:委員會
  • 所屬韓國政府
成立目的,調查報告,各方反應,

成立目的

“親日反民族行為人財產調查委員會”是根據韓國國會2005年12月通過的《親日反民族行為人財產收歸國家的特別法》成立的。調查委員會是韓國泛政府機構,直屬韓國總統領導,其任務是確定親日反民族的行為人,對他們的財產進行清理和收歸國庫。 “親日反民族行為人財產調查委員會”委員長金昌國在調查委員會成立儀式上說,韓國於1949年解散的“反民族行為特別調查委員會”未能調查和清理“親日派”的財產,這項工作拖了57年後才開始做。韓國調查和清理“親日派”的財產是為了振奮民族精神,體現社會正義。 被任命為調查委員會常任委員兼事務局長、韓國資深律師的張完翼表示,他們將在4年時間內,清算在日本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期間親日賣國的叛徒,將他們本人及家族成員因為親日行為獲得的財產全部沒收充公。 《親日反民族行為人財產收歸國家的特別法》規定,“親日反民族行為人”是指1905年簽訂導致朝鮮半島開始淪為日本殖民地的《乙巳條約》、1910年簽訂使朝鮮半島成為殖民地的《日韓合併條約》等重大事件中“立功”並獲得相應地位的人,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當過日本國會議員、參與日本駐朝鮮總督府中樞院事務的人以及殺害獨立運動人士的人等。 《親日反民族行為人財產收歸國家的特別法》還規定,調查委員會將調查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與日本軍國主義合作的“親日派”人士所獲得的財產或他們的後人繼承的財產。 “親日反民族行為人財產調查委員會”有效存在時間為4年,視情況可延長2年。委員會由法務部、警察廳、監查院等韓國11個政府部門的公務員以及大學教授、律師等專家總共104人組成。委員會決定先期對400多名“親日派”後人的財產進行清理和處置。

調查報告

該委員會2005年8月29日公布韓奸3090人名單,其中包括韓國前總統朴正熙,小說家李光洙、原梨花女子大學總長金活蘭、原朝鮮日報社長方應謨、著名記者張志淵、原天主教大主教盧基南、高麗大學總校長俞鎮午及越北的演員文藝峰等。

各方反應

韓國政府和政界日前掀起一股如火如荼的親日歷史調查活動,以查清日本對韓實行殖民統治期間與親日行為有關的人與事。在野黨認為是政府與執政黨對其進行“政治迫害”,而多數民眾則對此表示支持。
朴正熙女兒,韓國最大在野黨——大國家黨主席朴槿惠則對“韓奸”名單的公布表示遺憾。大國家黨認為政府和執政黨推動的清算親日歷史運動隱含著打壓在野黨的政治動機,使可能於2007年參與總統競選的朴槿惠蒙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