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時代的莎士比亞

視覺時代的莎士比亞

《視覺時代的莎士比亞》的兩位作者通過各個篇章,從內容、思想、主題、技巧、藝術、社會等角度出發,對十數部較有代表性的莎士比亞喜劇、歷史劇、悲劇及傳奇劇電影進行細緻獨到的釋讀與批評,就上述問題做出了回應。莎士比亞電影幾乎與電影藝術同時起源,同時發展,20世紀90年代更是出現了所謂的“莎士比亞電影復興”。在“視覺時代”的語境下,作為人類文化和文學經典的莎士比亞與作為大眾藝術傳媒的電影之間有著怎樣的互動關係?這樣的互動,對經典文學在新語境下的闡釋與傳播,對大眾藝術傳媒在新時代遭遇的思想和技術挑戰,都將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在國際上,莎士比亞電影研究已成為莎學的重要內容,文學作品的改編研究也正在成為顯學,我國學者和學術界如何應對、參與,並發出自己的聲音?

基本介紹

  • 書名:視覺時代的莎士比亞
  • ISBN:9787301149676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9年3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尺寸:22.6x16.6x1cm
  • 重量:249g
目錄
導言:視覺時代與莎士比亞
第一編 默片時代的莎士比亞
沉默的莎士比亞:默片時代的莎士比亞電影
第二編 幻境中的歡聲笑語——莎士比亞喜劇的電影改編
一、莎士比亞的性別之戰:《無事生非》(1993)
二、並非喜劇:《威尼斯商人》(2004)
三、歌舞片形式的電影詮釋:《愛的徒勞》(2000)
四、浮生內外:《仲夏夜之夢》(1999)
五、微妙的更迭:《第十二夜》(1996)
六、紛亂的文化視覺符號:《皆大歡喜》(2006)
第三編 鏡頭中的歷史話語——歷史劇的電影改編
一、“視覺失語”:法雷爾的數碼版《理查二世》(2001)
二、密室政治的陰暗與罪惡:朗克萊因的《理查三世》(1995)
三、尋找理查,尋找莎士比亞:阿爾·帕西諾的“記錄片”《尋找理查》(1996)
四、重重疊疊的時空:《亨利五世》(1944)
第四編 視覺的悲劇、現實的當前——悲劇的電影改編
一、實景+愛情:電影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二、後現代,很當代:巴茲·魯爾曼的後現代
《羅密歐十朱麗葉》(1996)
三、精英VS大眾:《哈姆萊特》(1996)
四、在曼哈頓演繹哈姆萊特:阿爾莫雷達的“哈2000”
五、真情錯愛:《奧賽羅》(1995)
六、形異而神似:倫敦LWT版《奧賽羅》(2001)
七、是非成敗轉瞬空:《麥克白》(1971)
八、時空錯亂與電影投射:《泰特斯》(1999)
九、無關立場:《裘利斯·愷撒》(1970)
第五編 銀幕上的傳奇故事——莎士比亞傳奇劇的電影改編
人這織成夢幻的材料:《普洛斯佩羅之魔法書》(1991)
外一編卡通版的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戲劇的動畫改編
舞台的解構和動畫的蒸餾:《馴悍記》
附錄一:莎士比亞默片電影年表
附錄二:莎士比亞大銀幕有聲影片年表
附錄三: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